首页 理论教育 倾听语文声音: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倾听语文声音: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一边实践一边探索,逐步形成了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策略。这逐级组合提升的过程就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过程,也是学生习得语言智慧的过程。(三)从交际到对话丰富的口语交际内容,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生长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统编教材“讲述”故事、“复述”课文内容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载体。

倾听语文声音: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我们一边实践一边探索,逐步形成了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从字词到句段

一个字一个字按一定的语法规则连缀起来就是一篇文章。这逐级组合提升的过程就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过程,也是学生习得语言智慧的过程。从整个训练过程来看,用好一个字、一个词是基础,也是关键。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正是它的基础性决定了低段语文教学的方向和本质。从学生入学开始学习语文,从一个字的学习开始,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

【案例】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诗歌只有四行两句话,却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一个孩子把新月当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在月亮上,在蓝天中航行,驶在星海中,看见星星,表现出孩子喜悦的心情……想象奇特,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展开想象的翅膀,展现孩子想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课文插图十分生动形象,能引起孩子对美丽夜空的无限遐思,对神奇夜空的深切神往,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教学过程中,我们呈现:

船  小小的船

月儿 弯弯的月儿

星星 闪闪的星星

天  蓝蓝的天

先引导学生说怎样的船,怎样的月儿,怎样的星星,怎样的天;接着引导学生去发现由叠词组成的词语;然后指导学生拓展说叠词。到这里为止,是从字到词的训练,是文本走向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的拓展,这丰富了学生的词汇,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怎么去表达以及成就怎样精准地表达。教学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而是继续推进,引导学生分别用上“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等短语说一句话。于是,学生纷纷发言。

船  小小的船  在无边的大海上,小小的船儿游啊游。

月儿 弯弯的月儿 弯弯的月儿好像一条可爱的小船。

星星 闪闪的星星 闪闪的星星挂在天空中,就像小朋友的大眼睛。

天  蓝蓝的天  蓝蓝的天是鸟儿的家。

……

从词语到句子,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跳出教材教语文,既为学生创造了语言运用的机会,又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从听说到读写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听说读写的过程就是学生实践的过程。没有听说读写这些具体的语言实践过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无法得到提升,更不用说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了。听说读写能力是最基础、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具体的语言实践过程,既有词语的输入和积累,也有输出和表达,是个双向互动、互补的过程。

【案例】(www.xing528.com)

在学生的眼中,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比尾巴》一文采用了三问三答、对问对答的形式,分别介绍了六种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让我们仿佛看到两个小朋友正在做猜谜游戏。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强烈地唤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还引起了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听,听老师读,听同学读,一边听一边记,整体感知课文,并把整首儿童诗背诵下来;然后,引导学生一问一答,或者三问三答把儿歌内容说出来,在听、说的过程中,把握儿歌表达上的特色。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读,把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然后,引导学生一边做游戏一边拓展创编有关其他动物尾巴的儿歌,让学生说,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写下来。最后,把学生写的儿歌组合起来,变成一首首新的儿歌。

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四个维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项能力的发展都影响、牵制着其他能力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中,既要兼顾学生听说的能力,又要启迪学生读写的能力,让学生的四种能力和谐整体地、全面地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智慧的生发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三)从交际到对话

丰富的口语交际内容,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生长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与人教版口语交际内容相比,有了很多的不同。一是明确了“口语交际”的课型,二是凸显了“交际”的功能,三是注重“交际”的仪式感和礼仪。从交际走向对话,是语言表达的功能和真正意义。

【案例】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我说你做》是一年级第一次“口语交际”,要求“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和“注意听别人说话”,这是“说”与“听”最基本的要求,培养孩子大胆地说、敢于说和注意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

第二次“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则要求“说话时看对方的眼睛”,这是低段目标中“能认真听别人讲话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等要求的具体化,它在“大声说”“注意听”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

第三次“用多大声音”则说明什么时候可以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教材中创设了三个情境:一是图书室,二是在老师办公室,三是在教室里给同学们讲故事。这三个情境是学生在生活当中的真实场景,也是日常生活中要面对的实际的交际问题。“有时大声说话,有时小声说话”,引导学生区分不同场合、对象,用适当的音量与人交谈,这是社交礼仪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分别提出了“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让别人听清楚”“学会礼貌用语”“给别人打电话时先说出自己是谁,没有听清楚时,可以请对方重复”“辅以动作进行表达”等要求。这些,都是将年段目标具体细化在了每一个精选的交际话题中。最后提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将交际与对话连接起来,从教材模拟走向生活现场,把学生的语言训练等实践活动连接到学生的生活中,连接到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以及奇妙的大自然。

(四)从复述到讲述

统编语文教材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不管是“口语交际”内容,还是文本中的插图,以及教材的选文,都深藏着许多语言表达的资源,只要教师细细阅读,用心体会,就能发现、把握这些资源。统编教材“复述”教学的编排目标明确,有梯度

【案例】

统编教材“讲述”故事、“复述”课文内容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载体。统编语文教材对这一语言实践环节的编排很有梯度。编者在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曹冲称象》《大禹治水》《风娃娃》这四篇课文后面编排了“复述”的要求。

从编排的内容来看,《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是借助图画来讲述课文内容。《曹冲称象》一文,提供“赶象上船”“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在船舷上做记号”“称石头的重量”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把曹冲称象的过程复述出来。从题目的要求来看,复述的要求不是很高。《大禹治水》一文,提供的是这个神话的关键语句,适当进行了概括,复述时,学生主要把提供的关键语句说具体,故事的基本内容就可以讲出来了。再来看《风娃娃》提示的复述内容和要求,它提供“风娃娃来到田野、风娃娃来到河边和风娃娃来到广场”这三个地方,具体的内容由学生自己来把握,语言要学生自己来组织。讲述的难度逐步提升。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复述”有其本身内在的意义,一是教材的编排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二是教材的编排体现出了语言训练的梯度,从易到难,从图画到文字,从词语到句子,从重要词汇到关键句……螺旋上升;三是“复述”的要求随着学生复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也逐步提高。

统编语文教材语言训练的资源很丰富,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规律,教师要善于发掘,架起教材资源与学生语言训练之间的桥梁,真正夯实学生语言表达的基础,为学生后续学习以及一生的成长作铺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