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学概念模糊
“预学”和“预习”一字之差,但教学的理念、教学的行为都不同。“习”与“学”虽是近义词,但两者之间却有着很大的差异。“预习”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所学内容提前学习一遍,是对学习内容的预知。“预学”则是学生凭借预学单对学习内容进行提前“酝酿”与预探。对学生而言,预学是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是独立学习新知的一次“前检测”。对教师而言,学生的预学是教的依据,教的起点。但是,许多老师没有弄清楚“预习”和“预学”的概念和内涵,预学单中设计的内容更多的是预习内容。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基于学生预学时呈现出来的学情起点展开教学,学生思维的增量不大。
【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这一美好品质。一位老师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一张预学单:(1)你认为文中有哪些易写错、难读的字词,请找出来写在横线上。(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并说说理由。(3)读了课文,把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
从以上预学单来看,更侧重的是预习的要求,缺失了预学为学生学习准备与探测的功能。而且像这样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预学单”,与传统的预习没有什么区别,丧失了文本本身可供预学的功能。概念的模糊,导致了预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二)预学目标模糊
预学目标犹如预学旅途中的灯塔。有了清晰的目标,预学的任务就能够具体化、可视化、可操作化;有了清晰的目标,学习者就有了思考的方向和轨迹,预学行动也有了意志和动力。但从老师设计的预学单来看,预学的目标不是很清楚。
【案例】(www.xing528.com)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是一篇经典的传统美文。对于这样一篇耳熟能详的课文,在预学单的设计上是要下一番功夫的。我们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预学单:(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3)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对于这样的预学单,目标笼统模糊,为预学而预学,学生只能草草了之,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原始的、真实的学情起点,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预学能力了。
我们发现,预学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与教学的目标是一致的。目标指向不明确,导致学生预学处于游离状态的现象不在少数。预学单设计是教师驾驭文本能力的体现,教学过程是基于预学情况的整理、分析而展开的。
(三)教学过程模糊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精心设计了预学单,引导学生按预学单进行了预学。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的老师却抛开了学生的预学情况,按照另外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在进行教学,教师没有因学设教,因学而教。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会儿按预学的思路展开,一会儿又抛开学生的预学基础,整个过程一片混乱。
【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牧场之国》是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写的一篇美文。一位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这样的预学设计:(1)在朗读课文时,觉得哪些词和句子要细细地品读。(2)用概括的语言写一写课文写了哪几个画面。(3)结合课文中的具体叙述,对照你概括的语言,你有什么发现和疑问?我觉得这位老师的预学单基于文本的特色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来设计,质量比较高。但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位老师没有围绕学生的预学展开,而是按照另外的教学思路展开了教学。
教学过程是直指教师、文本和学生对话的过程。预学单的设计、学生的预学和教学现场成了没有内在联系的三张皮。教学中不但没有发挥预学的功能,没有培养学生预学的能力,反而画蛇添足,使学生云里雾里,使课堂一团乱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