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之所以是语文课,在于它是以语言文字作为特定的学习对象,把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为特定目标的学科。对于文本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知识,获取的途径和方法都必须是语文的,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理解、品味来实现。因而在文本解读时,必须致力于有重点地选择、组织语文知识——字词句段篇的学习积累,整合相关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的综合训练,来实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整合重塑。
(一)关注语言的训练点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作者一般不会在文本重要的地方加着重号,所以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标点都不能轻易放过,需仔细推敲词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而不用另一种方式表达。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潜心涵泳。涵泳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最后一段话:“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解读这段话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同学们对生命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如果给课文题目加上标点,你会怎么加?为什么?学生围绕课题展开思辨。德国著名教育家普斯格朗曾经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生命的意义让学生自己去体验。通过给课题加不同的标点符号这一语言训练点,更好地和学生一起感悟生命,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只要教师仔细解读、善于发现,文本中适宜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点是很多的。
(二)挖掘语文能力的生长点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体现在具体的听说读写的操练中。文本中有许多概括处、拓展延伸处……这都是进行语言训练,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生长点。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这些语文能力的生长点。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一文中的第四、五两段话,重点介绍了科学家做的三次实验。第一次实验,作者介绍得比较具体完整,第二次和第三次只是把实验的不同处和重点进行了介绍,写得比较简洁概括。在解读文本时挖掘这个训练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仿照第一次实验过程的介绍方法,具体介绍第二次、第三次的实验过程。学生通过语言再现情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想象力等。
我们仔细地解读文本,可以发现像这样表达上的概括之处还有很多,语文老师要及时发现并灵活应用。(www.xing528.com)
(三)捕捉师生情感的生发点
语文不是无情物。语文丰富的情感因素洋溢在字里行间。在具体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师生时而热泪盈眶,时而悲从中来,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心静如水……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心灵碰撞、共鸣的过程。文本中,情感生发点是很多的。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这里就有一个情感的生发点:这一天终于来了,我们捧着鲜花如约来了……“我”内心的那份喜悦不言而喻。我们如约而来,看到的却是蓝盔、鲜血染红的征衣、浸满了凝固的血的手表、覆盖着国旗的遗体……看不到的是……看不到的是……此时此刻,“我”内心的那份悲痛油然而生。这份悲痛之情在师生之间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教师可以捕捉类似的情感生发点,把情景还原,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同时,设计语言训练。
在解读文本时,教师善于把握师生情感共鸣的生发点,更有利于师生共同走进文本,体会文本的内在意蕴,促进情感的体验。
(四)关注文本空白,唤起学生的创造性
由于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或表达的需要,文本中有许多内容被省略的地方。这些省略处为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讨论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一文,同学们在一次课堂测试中都得了零分。当同学们拿着这张“零分”的考卷给父母看时,会怎么样呢?解读文本时,可以抓住这处省略,请学生围绕父母当时的神态、语言、动作展开想象,进行情景再现。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是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教师解读文本时要善于捕捉文本表达的省略处,指导学生补充,唤起学生的创造性。
根据文本意义的不确性,利用文本空白,经过合理地解读和挖掘,并恰当地运用,就可以发挥文本更大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