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钱庄解放时期的研究成果

上海钱庄解放时期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攻占上海的战役,在战事进入市区前,上海钱业公会通知同业自5月24日起所有钱庄停业三天。5月27日国民党军队余部溃逃,上海全部解放,十多年的战争阴霾彻底终结,上海迎来了新时代。自此日起,上海钱庄相继复业。到上海解放时,各家钱庄的资力已普遍比较薄弱,这主要是金圆券飞速贬值所造成的资金缩水,加上国民党当局以法规法令进行“管制”的结果。

上海钱庄解放时期的研究成果

1949年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攻占上海的战役,在战事进入市区前,上海钱业公会通知同业自5月24日起所有钱庄停业三天。5月27日国民党军队余部溃逃,上海全部解放,十多年的战争阴霾彻底终结,上海迎来了新时代。自此日起,上海钱庄相继复业。在长期失序的政治经济环境中被侵蚀、磨炼的上海钱庄,应该说,是以畸形的经营状态迎接上海的解放。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时,营业的钱庄共有80家,除义丰、永庆、永生、致昌和永裕5家外地分庄外,其余均为上海本地钱庄。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钱庄是安康余钱庄,成立于1830年,已近120年历史;历史最短的钱庄为宏昶钱庄和致昌钱庄上海分庄,迟至1948年才获得营业资格,表2-1是根据各家钱庄成立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的排列。若按照成立的历史时期划分,那么晚清时期计12家,北洋政府时期为17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4家,抗日战争时期14家,抗战结束后成立了33家。(33)也就是说,在80家钱庄中,抗战之前成立的钱庄为33家,(34)而在长期战争和严重通货膨胀环境中成立的钱庄达47家之多,占钱庄总数量的一半以上。

表2-1 1949年5月营业的上海钱庄

(续表)

(续表)

说明:①安康余钱庄和安裕钱庄的成立时间,多处史料记载分别为1870年和1879年。但是这两家钱庄分别是由1830年成立的南履和钱庄和1866年成立的北履和钱庄改组而来。为了与本书第六章、第九章的内容保持一致,避免混乱,此处两家钱庄的成立时间分别选用1830年和1866年。

②上海80家钱庄成立的时间,不同的档案文献记载颇有差异,即使在《上海钱庄史料》中,不同的页面中记载也有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或许因为“设立时间”本身包括有钱庄管理层自行宣布成立的时间、政府当局批准成立的时间和钱庄正式开业时间之分,当然也不排除档案文献本身记载方面的错误,因此这种差异不可避免。此表格中的设立时间是以档案记载为基础,与其他文献进行比照、辨析而确定。另外,对于抗战胜利之后“复业”的钱庄,其设立时间统一按照“复业”的时间进行编排,其“初创”时间详见第六、七章各家钱庄简史。

资料来源:《金融业同业公会登记会员行庄公司负责人、创立年月、职工人数一览表》,上海市金融业同业公会档案,档号S172-4-11;《上海市金融业同业公会会员登记表》,上海市金融业同业公会档案,档号S172-4-15;本书第六、七章各家钱庄简史所引用的档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第94~96、189~190、193~202、261、264~269、313~321、344~349、385页等。

到上海解放时,各家钱庄的资力已普遍比较薄弱,这主要是金圆券飞速贬值所造成的资金缩水,加上国民党当局以法规法令进行“管制”的结果。

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措施办法》,宣布发行新币金圆券,以1∶300万的比例收兑法币。在法定货币有贬值倾向的情况下,金银、外币属于保值资产,所以民众一般会争相持有。但是,国民党当局在宣布金圆券为法定货币的同时,也颁布了另外两个法令,其中《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理办法》规定,“除中央银行外,所有其他中外银行非经中央银行之委托,不得收兑、持有或保管黄金、白银、银币或外国币券”。要求人民持有者必须于9月30日以前,向中央银行或其委托之银行按照规定的比价兑换金圆券;另一个法令《中华民国人民存放国外外汇资产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凡中华民国人民存放国外之外汇资产,限期向中央银行及其委托之银行申报、登记并移存,违者予以制裁。(35)因此,钱庄和众多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一样,被强制要求交兑或申报移存金银外币、外汇资产。根据上海市钱业公会档案的不完全统计,上海钱业被迫缴出的金银外币,共折合金圆券5 954 205.295元,详见表2-2所示。

表2-2 1948年上海钱庄向中央银行交兑的金银外币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第367页。

按当时中央银行规定的折合率,即金圆券200元合1两黄金计算,上海钱业被迫缴出的金银、外币共值黄金29 771.03两。与此同时,钱业也被迫缴出相当数量的美元、英镑港币、荷盾等外币证券以及法币、规银证券。(36)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上海银钱业的金银外汇资产受到前所未有的劫夺。

上海钱庄依照规定,以全部的金银、外币等资产兑换了金圆券。但是,金圆券却在发行后9个月零几天的时间里,飞速贬值,其价值从每元合黄金0.005两,惨跌到每元合黄金0.000 000 000 6两,贬为原值的一千万分之一。(37)因此,受货币贬值的影响,钱庄的资力必然大大缩水。

钱庄资力薄弱首先表现在资本额方面,根据1948年9月1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公布的《商业银行调整资本办法》,上海钱庄最低资本额应调整至商业银行最低额之半,即金圆券250 000元。按此标准,各家钱庄分别增资。表2-3是去除外埠5家分庄之外,75家钱庄的资本额统计情况。

表2-3 1948年上海钱庄资本额分类统计

说明:资本为50万元者是金源和福源钱庄,资本为37.5万元者是春茂钱庄,资本为30万元者是徵祥、同余永记和万祥泰钱庄,资本为27.5万元者是福利钱庄。

资料来源:《上海市钱商业同业公会会员钱庄增资后资本总额表》,《钱业月报》第20卷第2期,1949年2月。

上表显示,占总数大约91%的钱庄,其资本金停留在财政部要求的最低限额250 000元;(38)75家钱庄的平均资本额也仅为金圆券260 700余元。如果按照1949年5月23日的烚赤场外市价,每两合金圆券16亿元计算,(39)每家钱庄的资本金仅合黄金1.6两,实在是微不足道。

存款额也是衡量钱庄资力的重要指标。考虑到通货膨胀的缘故,以金圆券为货币单位的存款金额已无法反映钱庄的真实情况,所以需要换算成黄金来考察。抗战前夕,全国法币的发行总额约为14亿元,而上海76家私营银行、钱庄存款总额便达到法币4.7亿元,折合黄金为47万条。抗战时期以及战后,由于受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到1949年2月底,上海219家私营银行、钱庄的存款总额为金圆券55.896亿元,当时尚合黄金3 700余条;而上海解放之际整个私营金融业的存款总额已达金圆券30 000亿元左右,但却仅合黄金100余条。(40)另据1949年6月底的统计,204家开业的私营银行、钱庄存款总额共计433 961元(折合新人民币计算),折合黄金31 711两,仅为抗战前夕上海76家私营银行、钱庄存款总额的1/150。(41)由此可见,到上海解放之际,私营银钱业的资力已相当薄弱。在银钱业整体资力严重缩水的情况下,上海钱庄自然也在劫难逃。

上海钱庄单独的存款数据,可见表2-4所示。上海解放前夕,由于战事的缘故,钱业公会通知各钱庄于5月24日停止营业,之前5天全体钱庄的存款余额,可以直接反映钱业当时的状况。

表2-4 1949年5月18日~23日上海钱庄存款余额统计(www.xing528.com)

说明:5月22日数据缺失。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75~377页。

上表显示,各家钱庄每日存款余额并无大的变化,小的钱庄有时日存款余额也会达到几十亿元金圆券,但其价值却是微不足道的。截止1949年5月23日,各钱庄存款总计为4 594.54亿元,根据这一天烚赤场外市价,每两合金圆券16亿元计算,5月23日上海80家钱庄全部存款仅折合黄金287.15两。因此,从存款情况可以窥见上海解放之际,钱庄资力薄弱之状况。正如此前钱业人士自述:“自通货膨胀,经济失序,社会大宗资金早已不复渗过金融业,是以今日庄号资力远非战前可比。在昔一家乡镇钱庄银号之存款,足以接济数百户农民之周转,而一家都市钱庄银号之资金,最低亦足供数十家大行厂之营运。今则时移事异,腹地庄号仅有数亿元之呼吸,小者不具论,即令拥有百十亿之存款,衡其力不啻一家棉布店百余箱存货之值,以之应付现阶段之社会供求,其不前蹶后踬者几希。”(42)

当然,上述钱庄的存款情况,只是公开的账面数字。要考察这一时期钱庄的真实资力,不应忽略暗账的存在。如前所述,在国民党当局金融高压政策和极端恶性通货膨胀的环境中,即便是以规范经营自誉的钱庄,也会以逾越常规的方式以求自保。比如,多数钱庄设立暗账,通常拥有明、暗两套账簿,因此仅看正账数字未免是片面的。据统计,1948年8月份上海钱庄存款总额为金圆券468.8万元,而整个钱业的资产值即资产减去负债,仅剩金圆券21万元;9月资产值为66.8万元,(43)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前文所述,钱业被迫缴出金银外币时,兑出的金圆券却达到5 954 205.295元。可见,其中存在着较大的资产差额,这便是当时钱庄运用暗账隐匿的结果。设立暗账,是存在于钱庄中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上海解放时。因此,不否认因连年战争和货币贬值的影响,上海钱庄资力已经严重缩水,营业艰难,但是在考察钱庄资力的真实状况时,还必须结合暗账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在上海解放前夕,钱庄的业务状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即存放款数额、存款种类和实际的业务内容。

首先观察存放款情况,从金圆券币制改革起至1949年1月,总计6个月上海钱庄的存放款数据,如表2-5的统计。其中,存款数字为全体钱庄的定期、活期、储蓄、通知、信托及本票全部数字;放款数字包括贴现、进口押汇、出口押汇、活期放款、活期质押放款、活存透支、活存质押透支、定期放款、定期质押放款,两者都不包含同业往来数据。

表2-5 1948年8月~1949年1月钱庄存款放款统计

说明:1949年1月之后的数据缺失。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88页。

在持续的恶性通货膨胀情况下,民众是不愿意把资金存入金融机构的,表现为钱庄的存款数量必然减少。需要注意的是,上表6个月的存款总数大体是逐步增加的,不过这只是账面数字的增加而已,若与金圆券增发的数字以及市面充斥的游资数量比较,这些数字并不能代表着钱庄业务的增长。如果再将货币通胀率的因素考虑进去,应该说存款的实际价值是在缩减的。因此,账面存放款数量的增长趋势,也并不能代表这一时期钱庄营业状况是良好的。另外,从存放款比率来看,6个月份中,其中3个月份的放款是大于存款额的,特别是1948年8月,放款占存款的比率高达228%,也就是说,放款额竟是存款的2倍多。说明这一时期钱庄的运营是极不稳健的,也是钱庄对恶性通货膨胀经营环境的一种反应。1949年2月~5月未见留存下来的完整数据,但是因为恶性通货膨胀愈加严重,情况只能更糟糕。

存款种类主要考察定期与活期之比,由于缺少单独的关于钱庄存款种类的资料,考虑到1948年银钱业所处的整体环境和营业状况是大体相同的,所以仍然用全体银钱业的数据来分析,如表2-6所示。

表2-6 1948年上海银钱业存款种类统计

说明:1948年1月、7月的货币单位是法币,8月、9月、10月是金圆券。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40页。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对于存户来讲,定期存款即意味着资金的贬值,而活期存款则可以随时运用。上表显示,无论是1948年金圆券币制改革之前还是之后,银钱业的活期存款都占到存款总额的90%左右。在已知的5个月份中,即使存款有所增加,但仍以活期存款占绝大多数。对于钱庄业而言,活期存款数额虽然多,但其流动性大,具有不稳定性,很难加以利用。何况,政府当局对银钱业的各种存款准备金有严格的规定,并多次调整,如1947年国民政府颁布的《银行法》中规定,钱庄所收普通存款应向国家银行缴存保证准备金,其中活期存款的比率为10%~ 15%;同时钱庄还应提存付现准备金,其中活期存款的比率为15%,(44)加上钱庄本身应该留足的库存准备,因此即使是活期存款,真正可运用的部分也大为缩减了。

由于定期存款少,钱庄可以运用于长期放款的资金自然有限,而且,因为通货膨胀率又远高于放款利率,纵使有足够的资金去放款,也很难做到有利可图。于是,很多钱庄的放款变成了日拆,甚至半日拆,但即便是这样的短期拆放,也是有风险的,毕竟可利用的都是活期存款。在这种情况下,钱庄和众多私营银行一样,业务内容变得极为简单,储蓄和信托业务已经近于消失,一般的存放汇业务也在衰退中。钱庄每天的收付虽然数目惊人,但都是活期存款和短期拆款,实质上已沦为一种票据与现金的收付机构,成为一般人调拨头寸的中间人。

根据1949年3月的统计,全市商业行庄有两百七八十家,而存款总额约为金圆券600亿元左右,其中十分之二存中央银行为保证准备金,另十分之三四为准备库存,所余最多为十分之四五,即大约300亿元可用于举办短期拆放。按照日拆60‰计算,扣除存息15元,每千元净赚45元,那么一天的总收入仅13.5亿元,用来维持全市各行庄大约万人以上的薪金支出,和一切基本的营业费用,已是万分拮据。(45)这种困顿状况,遑论对工商实业的扶助了。事实上,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上海钱庄与工商业正常的往来联系明显减少了,对于工矿业的放款更是少而又少;相反,出于利润的考虑,与工商业中的投机成分加强了往来。

综上,在存款数字没有合理地增加,活期存款又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钱庄的放款业务自然相对减少,收益受到影响。但是钱庄每天的开支,则因物价指数的不断上升而日趋庞大,正规钱庄从事合法存放业务,变得日益艰难。与此同时,地下钱庄高利吸收游资,既可套借正规钱庄的资金,又能躲避政府的管制,自定高息,获利丰厚,扰乱市场,也极大地压缩着正规钱庄的生存空间。在混乱的经济金融秩序中,多数钱庄的不规范经营逐渐成为常态。实际上,到了1948年下半年的时候,一般的钱庄都已经重操旧业了,通常设置两套账簿,一为明账(即正账),主要应付政府当局检查;一为暗账,用以记载实际收付。

上海解放之际,不仅钱庄,甚至整个银钱业都在使用明暗两套账的办法来进行投机,私营拆放、收取黑市利息等等。随着暗账规模日渐扩大,不仅正账上的利润收入可以转移隐匿到暗账上去,就是资产部分也可以用处理或出卖的方式,按原来账面即比转移时实际价值要低得多的价格,或略高于账面价格转移到暗账上去,以致于正账上的实际资力显得格外薄弱了。特别是有些账面上没有固定资产如房地产、投资等项目的钱庄,其暗账资产价值通常是超过正账的,这种情况已是当时业内公开的秘密。

整个上海钱业资力薄弱,实力下降,各种违规经营成为常态,而政府当局经常性地把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管制作为重要的应急举措,颁行的各种业务法规和临时法令虽然多如牛毛,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包括钱庄和私营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战战兢兢,动辄获咎,进退维难,然而管制愈严,秩序愈加混乱,已形成恶性循环。面对金融秩序的极度混乱,无论是钱业,还是银行业无不深感前途暗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