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花灯世界:文化熙和湾中的中原灯俗

花灯世界:文化熙和湾中的中原灯俗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原灯形客家神,舞灯敬神祭祖先,身背宗牌闯天下,千年做客灯伴行”——当地流传的古谚,就生动地描绘了这一现象。2008年,石城灯彩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石城流行的众多灯种中,“秆龙灯”是石城最早的龙灯雏形,也是石城客家灯彩的先驱,直到现在仍被石城人称为“灯王”。因稻草在石城方言中称为“秆”,便以“秆龙灯”称之。灯会,是石城民间灯彩活动的表演团队。据1984年、1986年普查,石城县的灯会达350多个。

花灯世界:文化熙和湾中的中原灯俗

江西赣州市,俗称赣南,其花灯制作工艺有上千年的文化历史,且灯彩品种多样,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如崇义县的三节龙灯,赣县的狮灯,宁都县的割鸡灯、竹稿灯,石城县的龙灯(麻布龙灯、娄子龙灯、秆龙灯),等等。石城是位于赣州市东北部、江西东南部的一个县。石城始得名于隋开皇十三年(593),以境内“四面环山,耸峙如城”得名“石城场”。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石城场为石城县。东连闽西,南接粤东北,历史上是客家先民向南迁徙的重要站点,是客家人的发祥地和聚居地之一。

史书载,“石城百姓好作灯游之嬉”,这里的“灯游”指的就是灯彩活动。在石城客家方言中,“灯”与“丁”是谐音,舞灯寄寓人丁兴旺之愿,为百姓喜闻乐见之艺。“中原灯形客家神,舞灯敬神祭祖先,身背宗牌闯天下,千年做客灯伴行”——当地流传的古谚,就生动地描绘了这一现象。据研究者考证,自五代南唐始,石城灯彩便开始形成,至宋时灯彩成为民间盛行之艺。最初,灯彩是民众避祸消灾的重要仪式活动,多表现为自发性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灯彩与其他文艺形式不断融合,被搬上舞台、荧屏。改革开放后,灯彩与地方庙会、宗族活动等结合,在民间依然盛行。1992年,石城县被授予“灯彩之乡”的称号。2008年,石城灯彩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悠久的石城灯彩,灯种繁多,主要有:秆龙灯、板桥灯、船灯、蛇灯、龙灯、狮灯、马灯、茶篮灯、蚌壳灯、盾牌灯、莲花灯、排灯、宝伞灯、花灯、鲤鱼灯、箕笼灯、八宝灯、酒杯灯、麒麟灯、高跷大头灯、莲枪鼓子灯、如意灯、云灯、铜钱灯、风车灯走马灯、堂灯、金鸡灯、凤凰灯……这些灯彩组成了石城客家灯彩的大家族,成为客家文化艺术中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石城灯歌欢快,灯舞优美,灯形似物,色彩鲜艳,服饰喜庆,曲目短小,演出方便,宜厅堂、门前、舞台演出,其自成一体的灯(具)、技(艺)、曲(调)、歌(词)、舞(姿)、饰(服饰、头饰)、乐(吹奏、打击、弦)、彩(语)形成了独特的神、魂、韵。

在石城流行的众多灯种中,“秆龙灯”是石城最早的龙灯雏形,也是石城客家灯彩的先驱,直到现在仍被石城人称为“灯王”。关于秆龙灯的来历,有这样的传说:在古代,生产力十分落后,人们无力抵御自然灾害,总是把希望寄托于神灵。遇上旱灾虫害时,人们就用舞龙求雨的形式,祈祷降雨除灾。当时石城没有彩布和彩纸,他们就用稻草制作龙具,在田头地角舞动,以求降雨除灾、五谷丰登,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秆龙灯”。石城是中原汉人南迁的重地,南迁汉人进入石城后,亦将中原用以祈祷风调雨顺的龙灯带来,以神灵形式防御自然灾害。起初,境内没有制作龙灯的原材料,百姓便将稻草扎成龙头、龙尾、龙身,以示龙灯。因稻草在石城方言中称为“秆”,便以“秆龙灯”称之。秆龙灯的舞步以矮子步为特征,要求达成类似于田间耕作的“左右摆龙”姿态,亦便于在田头地间舞动。届时还要将香插于稻草上,既作装饰,又添福气。秆龙灯入户时,领灯人大喊“龙灯进屋”,其余人回应“兴家发福”。秆龙灯出户时,户主需于稻草中拔下香烛插于家门上,以示接福。秆龙灯会在三个时间段开展,一是春节期间,作祈祷之用;二是四五月禾苗打包时,作防御之用;三是有灾难之时,作抵御之用。

与此同时,石城村民还通过舞蛇灯、板桥灯、木杆花灯,以希望人丁兴旺、六畜平安;通过舞龙灯、秆龙灯、香火龙,则寄托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愿。

石城灯俗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地向艺术性、观赏性发展,于是成为当地民间贺新春、闹新年的一种文化娱乐习俗。民间灯彩活动,主要集中于正月初一日至正月十五日这一春节元宵期间。(www.xing528.com)

石城客家灯彩融灯具、灯歌、灯舞、灯戏为一体,内容十分丰富,表现手法独具特色,其主要特点五个:一是灯具美:灯具是石城灯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多数灯彩都是因灯具而命名,经常用于表演的灯具有数十种之多。除秆龙灯外,其余灯具都是用彩色纸(亦有用绸布者)编、扎、画、剪、贴精制而成,灯具有形象逼真,色彩华丽,制作精巧等特点。二是舞姿美:龙灯、狮灯类侧重于舞蹈,表演时踏、摆、蹲、转、插并用,动作粗犷、豪放;茶篮灯、船灯类为舞唱结合,人物有旦、丑之分,其舞蹈小旦轻盈、活泼,采旦滑稽、泼辣,丑角诙谐、灵活,协同表演,情感交融,富有生活情趣。三是音乐美:客家流行最广泛的民间音乐,且伴之于独创的锣鼓经与灯歌、灯调。《累累经》为石城特有的打击音乐,节奏明快,变化有致,用于龙灯、狮灯伴奏,与威武雄壮的灯具、粗犷豪放的舞姿配合在一起,给人以阳光之美的享受。而茶篮灯、船灯类,则吸收了民间的一些优美的民歌、小调,形成了独特的灯歌、灯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其中《倒采茶》以其轻松、活泼、热情、质朴的格调,最受人们的欢迎。四是服饰美:石城灯彩的服饰讲究协调、和谐、独特。不同的灯种表演配以不同的服饰,不同的角色穿着不同的服饰。服饰设计追求自然、朴实、实用、美丽,凸显客家特色。协调的各种服饰,成了灯彩表演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五是队形美:石城灯彩源于生活,灯彩艺人创作出了许多新颖美观的队形,并配以旋律、步法、节奏以及色彩的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有许多队形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走四方”意为客家男儿志在四方;“卷谷笪”意为喜庆丰收;“半月形”意为花好月圆;“一字阵”意为众志成城。百花齐放,灯彩争艳。茶篮灯,又叫花灯,灯形如茶篮,是石城流传范围最广的灯种。舞灯时,女旦舞灯唱歌,配以锣鼓、唢呐二胡等器乐吹奏弹拉,喜笑颜开。丑角矮步,采步行走,左手转宝伞灯,右手转彩扇花,情感诙谐,形态滑稽,老令婆右手持蒲扇,走路似媒婆,嬉逗小旦,令人捧腹大笑,大饱眼福。

灯会,是石城民间灯彩活动的表演团队。灯会有一定的成员规模,依托一定的基金、道具、服饰,是以村落、庙会、姓氏、宗族为单元的自发性民间组织。灯会一般有作为总管的灯头、指导灯彩艺术的灯导、负责钱财的灯财、负责打杂的灯事、负责打铁铳的灯铳及灯彩表演者。据1984年、1986年普查,石城县的灯会达350多个。

灯会活动有以下几个环节,而环节内部也有变化。一是出灯仪式,届时到河边杀鸡喝彩,灯队连放三响铁铳,再放鞭炮,通知出灯,而后灯队进行动作表演。二是通知,主要由灯头领导灯会成员向各乡(镇)、村、组、宗祠及各家各户发印有灯名的灯片。三是进屋,灯片发送后,灯头领队进村入户,吹打乐手携行进入房屋内部厅堂送祝福喝彩。早期会进入厨房舞灯“打八仙”,近来,入厨房环节渐渐退去。四是接灯,灯队进屋后,接灯人家会在祖先牌位前点蜡烛香火,在门前燃放鞭炮迎接,期间,给灯财赠送礼物。早期礼物主要是烟酒茶,改革开放后转变为礼金红包。五是谢灯,入庙、户等活动持续数天,至最后一天,灯队需要于出灯位置进行毕幕表演,随后将灯具烧成灰倒入河中,同时杀鸡、燃放鞭炮、三鞠躬,进行谢灯仪式。

改革开放以来,石城县加大了对石城灯彩保护发展的力度,促进了石城灯彩(灯会)的大发展。《蚌壳灯》《倒采茶》《喜相逢》《打甑盖》等数十个灯彩节目获得省、地表演奖;《三杯酒》和《跃进花》于华东巡回演出后拍成舞台电视艺术片;《迎春花灯》与《喜庆丰收年》进入电视荧屏;集灯彩之精华融灯、歌、舞、戏于一体的大型灯彩戏《花灯仙子》应邀进京演出;2009年石城灯彩节目选调参加北京亚洲博览会演出;2010年石城灯彩《龙腾鼓欢》参加山西大同第八届山花艺术节荣获金奖;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13年中秋文艺晚会中,石城县被指定为时空连线的分会场,石城灯彩再次向世界观众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了使石城灯彩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石城县成立了石城灯彩保护和发展领导小组,灯彩协会以及灯彩研究会,出台了“石城灯彩(灯会)保护发展措施”,先后举办了“石城灯彩(灯会)传承人评选”“石城灯彩歌曲创作大奖赛”“石城灯彩灯具制作大奖赛”“石城灯彩文化艺术节”“石城灯彩踩街活动”“乡村灯会春节进县城舞灯活动”等,有力地推动了石城灯彩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发展,使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以更耀眼的形象展示在文化艺术的舞台上,展现了中国灯彩之乡的无穷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