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三岛”位于广西防城京族自治县,指的是京族同胞居住的巫头、山心、沥尾3个小岛。岛上四季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物常年葱绿,优美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京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也形成了特殊的三岛风情。
哈节,是京族最大的民族节日。“哈”在京语中有两重意思,其一为“吃”,其二为“歌”,“或唱歌”。所以哈节也称为“乡饮节”、“歌节”或“唱歌节”。节日活动内容有祀神、祭祖、乡饮、娱乐。哈节的日期因地而异。沥尾、山心两村为农历六月初十、巫头村为农历八月初十、红坎村为正月十五。节日活动在固定的地点“哈亭”举行。“哈亭”是京族聚会的场所,兼有神庙、祖词、乡饮堂、歌堂的功能。每个村寨都建有哈亭。建哈亭的材料全用优质木料,外形美观,坚固宽敞。有些哈亭,屋脊上还有双龙戏珠的雕塑。哈亭中供奉的,主要是京族信奉的镇海大王等神位和族中祖先的灵位。哈亭”正堂两侧,设置从高到低的三级阶梯或坡板,在迎神、祭祀或者听“唱哈”时,成年男子按年龄长、幼、尊、卑和捐款数额入座,这是早已形成的规矩。
关于哈节的来历,在京族三岛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有一条蜈蚣精,它吃人成性,凡从此海域过往的船只,都要奉送一个活人给它吃,不然就会翻船。害得人们妻离子散,不得安宁。有一个神仙知道后,就来到这里为民除害。他将热辣辣的南瓜掷入蜈蚣的口里,蜈蚣吃后便碎成数段,分别化作巫头、山心、沥尾三岛,这位神仙后来被众人奉为镇海大王,祈愿他给众人带来安康吉祥。
过“哈节”时,人们首先集结在一起,举着旗、抬着神座、打着鼓、撑着伞来到海边,朝着建在彼岸白龙尾半岛上的神庙祭拜,遥遥迎接神灵到哈亭享受众人的敬奉。从海边回来后,人们在哈亭跳进香舞、花棍舞和天灯舞。两个嗓音脆甜的姑娘敲起竹板,在三弦的伴奏下,唱起“哈哥”。这两个善唱姑娘,人称“哈妹”。
伴奏者,人称“哈哥”。哈歌有民间叙事长歌《琴仙》、《十二哥卖鬼》和《京汉结义歌》等。哈歌中还有些用京语唱的白易的《琴琶行》、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情歌也是“哈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哈歌旋律优美,娓娓动听,加上有悠扬的琴声伴奏,更加动人心弦。哈节是祭神、娱神的节日,更是娱人的节日。《防城县志》中对哈节,特别是节日的男女对歌情景,作了生动的记载:居住在山心岛一带的京族,“农隙时,择定地点,十月白风清之夜,邀集邻人,以资娱乐,其所唱之歌,乃系民歌,俗称山歌。参加者分为两部,一部为男性,一部为女性,两方均有谙熟山歌者二、三人,名曰歌屯。男万择一歌喉清脆之男童,名曰歌郎,女方亦择一歌喉清脆女童,名曰歌娘,男女相距约五、六丈,由歌屯将歌逐句低声口授,歌郎或歌娘循声高唱,一问一滴,声调和谐,其乐盎然。”哈节还是青年们交友的节日,夜幕降临后,他们踏着月光来到海边以民族特有的“踢沙”和“摘木叶”等形式试探爱情和回报爱意。尔后,情歌伴着他们度过快乐时光,哈节期间还进行斗牛活动。节日活动持续3天,送神为最后的仪式。哈节还是民族团结的节日,各家各户盛情款待慕名前来的兄弟民族的朋友,使哈节洋溢着团结的气氛。(www.xing528.com)
京族居住在海岛,与大海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在饮食上,那别有风味的鲶汁,使京族三岛富有“鲶汁之乡”的名称。“鲶汁”亦称之“鱼露”。它以从海上捕得的小鱼腌制而成,用以调味,可使菜肴更加鲜美可口。它的制作方法是:把洗干净的小鱼放进腌鱼的大瓦缸或木桶里,分层加盐压紧,然后加盖封好。等过了几个月,小鱼自会溶解,而分泌出一种红色的鱼汁。经过过滤,滤出的就是鲶汁。每年3~6月的鱼汛期,是制作鲶汁的季节。届时,每家每户部精心制作这一传统食品。现在这一食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远销东南亚各国。
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乐器。那琴声特有的装饰音和长颤音,如海浪起伏,婉转动听。独弦琴的构造比较简单。琴身是长1米左右的半片大斑竹筒,或是3片木板做成的方形长匣,在右端约15公分处凿一孔,插上一块小圆木作琴码,在左端的5公分处凿一孔立一摇杆,作为把手,琴码前面装上指板品格,琴底装一调弦校子,那唯一的一根琴弦,则一头系于摇杆,另一头经过琴码穿到琴底的校子上。劳动之余,一人抚琴,众人围坐,沐着海风,在独弦琴的旋律中度过良宵。
独弦琴又名匏琴,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民间乐器,流传甚广,但后来便逐渐失传,如今,只在我国京族和越南一些地方得以保存,并在结构上更趋于简单、合理易于演奏。
面海而居的京族主要从事渔业生产。他们热爱大海,熟悉大海,并在渔业生产中,总结出许多经验。有谚语道,“日西晚东,雷雨共鸣,海水漫流,鱼虾解鲎。”在海边,不时可以看见有小小的竹排在浪中浮掠,还可以听见海风送来的竹排海歌,曲调高亢,胜过涛声。歌中常常咏唱海上的景物,真是见景生情,声情并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