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日本投降的步伐,1945年8月9日,苏联加入对日作战,大约150万人出兵中国东北地区,他们的目标是盘踞在中国与朝鲜半岛多年的日本关东军。1945年8月15日正午12点,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当时向苏联军队投降的日本关东军大约有60万人,他们被分批转移至西伯利亚无人区从事强制劳动。在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中,日本战俘佐藤清用画笔记录当时的生活,疲劳、严寒、饥饿、疾病和死亡始终围绕着他们。在西伯利亚度过整整5个年头后,活着回家是这些日本战俘们的奢望。
1949年12月,一辆列车从北京秘密启程。这是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首次出访外国,目的地是莫斯科。此行的目的是与苏联签订全新的外交条约,苏联政府还甄别出一部分曾在侵华战争中犯下严重罪行的日本战俘,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1950年7月下旬,大约1 000名日本战俘乘坐火车从苏联转移到中国东北的抚顺市。这是一次绝密行动,运送战俘的列车窗户完全被遮盖住,他们没有人知道将要去哪里,很多战俘都很害怕。
当年中方参与移交的工作人员大多相继离世。几经辗转,我们联络到时年91岁的赵毓英。71年前,20岁的赵毓英作为护士,与包括警卫、翻译在内的100余名工作人员前往绥芬河参与日本战俘的接收工作。
赵毓英(前抚顺战犯管理所护士):
苏联用的闷罐车,到了绥芬河以后,打开车厢,他们都跳下车来。将官还穿着将官的衣服,还有的留着仁丹胡。看起来好像雄赳赳的,实质来说他们有些胆颤,有些害怕,跳下火车以后汗流浃背,非常狼狈。(www.xing528.com)
这批1 000余名战俘秘密移交工作的目的地是抚顺战犯管理所。抚顺战犯管理所占地40余亩,1936年由日本人建造,曾经是一所关押、屠杀中国抗战军民的监狱。为了接收苏联移交的日本战俘,中国政府在经济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对这所监狱进行改建,增建锅炉房、礼堂、理发室、医务室,并增设暖气设备。
此时,距离抚顺1 300公里外的太原关押着140名日本战俘,他们因在日本战败后加入国民党军队,在1949年太原解放战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离休教授刘林生的带领下,摄制组找到当年太原战犯管理所的所在地,这里在成为战犯管理所之前曾是关押中国抗战志士的集中营,刘林生的父亲刘侵霄曾是集中营的幸存者。
太原战犯管理所旧址(摄制组摄于中国山西太原)
刘林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到1949年,把阎锡山国民党部队打败以后,解放军俘虏了大批的日本战犯,当时就关押在这个院子里。房子是通体的,原来是阎锡山部队的炮兵部队的马厩。
短视频1:探访抚顺和太原战犯管理所旧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