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软硬件设施
应急监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信息和数据处理工作,环节多,内容杂,需要精密的硬件和软件作为技术支撑。当前应急监测站点设置不全、设备缺失老化,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都与经费紧缺不无关联。加大资金投入有助于推进基层监测站点的修建,加快应急监测网络全覆盖的步伐;有助于保证各级监测站点配备齐全的监测设备,不因仪器缺失而影响信息收集的效率;有助于定期维修、检查、更新监测设备,不因设备老化失灵而影响信息采集的精准度;有助于加大科研力度,研究开发更灵敏、更智能的仪器和网络平台,提高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能力。具体来说,加大资金投入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加大国家财政拨付力度,提高现有财政预算中应急监测资金的数额;二是给予政策倾斜,吸引市场资本,密切政企合作,提高相关企业研发、生产、维护监测设备和信息平台的积极性。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监测能力
应急监测工作事情多、任务重、责任大。它要求监测人员除了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谨慎细致的工作态度,否则,一个小数点的错位、一个细节的疏漏都有可能导致形势的误判和行动方向的偏离。在美国“9·11”事件的19名劫机者中,有13人早在当年4至6月就已提前抵达美国。他们改换名字,主要分散在美国8个州内活动。但是,向来以情报收集为傲的美国情报部门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察觉出任何异常端倪。[10]这种疏漏促成了恐怖袭击事件的爆发,也引发了美国情报管理体系的反思。美国“9·11”事件调查报告明确指出,失败的根源在于情报收集。[11]在我国,监测人员既包括政府部门设立的专门监测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选出的专兼职信息报告员,还包括相关行业的学者和专家。针对监测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欠缺,监测工作初浅化的现状,应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养,促进信息敏锐力和关联力的提升。首先,在思想上,通过宣传和教育,强化监测工作的意义和责任,使监测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和使命感。其次,在专业技能上,开展定期培训,对监测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查缺补漏,避免知识的断层与僵化;举办研讨会、交流会等活动,创建一个相关专家与技术人员经验交流和切磋的平台,了解前沿动态,开阔视野。此外,贯彻“平战结合”原则,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演练,以检验应急监测水平和响应能力,提高部门间分工协作能力,增强实战经验。同时,将培训和演练作为政府部门监测人员专业技能的考核指标,切实保障监测能力的提升。最后,在人才供给上,可采取与专业院校合作,建立人才培训基地等方式,保障监测队伍专业人员的储备和培养[12]。此外,还应分领域、分方向、分模块构建应急监测专家库,必要时与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就收集的信息进行会商,评估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可能造成的影响,这与第二章的风险评估机制相类似,此处不予赘述。
(三)调动社会资源,实现监测途径的多元化(www.xing528.com)
基于不同的监测主体在性质、职责等方面的差异,应急监测应遵循“政府主动收集为主,被动收集为辅”的原则,但当前作为补充力量的被动收集缩水严重,极大地制约了信息收集能力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通过建立社会公众报告、举报奖励制度,设立基层信息员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对此,应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在应急监测中的作用,以弥补监测手段单一所带来的局限。美国在信息分析研判组织方式上,建立了以中央情报局为主,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共同参与的情报分析研判体制,既体现了政府专职机构的主导作用,也充分发挥了社会力量的辅助作用,实现了信息收集、研判渠道的多元化。[13]在鼓励社会力量为政府部门提供线索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便捷性。专线电话的开设、网络平台的推广等都应采用广为人知的方式,畅通信息接收渠道。二是保密性。政府部门既要对情报提供者的身份进行保密,防止其因提供线索而遭到打击报复,还要对接收的信息进行保密,防止重要情报泄露引起社会恐慌或不法分子出逃等情形的出现。三是奖励性。对分析研判后确认具有重大价值的情报,可通过精神或物质奖励,对公民的行为予以肯定和鼓励。2015年,北京“西城大妈”全年共提供涉恐线索72条,4个月获得56万元奖励[14],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参与社会治安治理的热情与积极性。总之,集全社会之力查找信息,在人数和来源上都具有绝对的优势,而行政机关要做的就是把好关,引导、筛选、判断和提炼有价值的信息,两者相得益彰,形成专业监测与社会监测相结合的完整的监测体系。
(四)优化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监测智能化水平
监测信息平台的优化并非简单的网络修补与升级,其有几个基础前提:一是监测区域的合理划分与监测站点的全方位覆盖;二是监测项目和监测指标设定得科学、明确;三是系统自动化水平高。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其监测系统比较发达。日本气象厅是主管全国地震和海啸的专门监测机构。在地震监测方面,日本气象厅在全国安装了约180个地震检波器站点,约600个点的地震强度仪,在日本海域还安装有约1000个地震仪,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向全国约3900个区域点发送地震强度信息。除了气象厅主动收集数据外,日本政府安装的约2800个点以及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隶属于文部科学省的国立科研机构)安装的地震强震观测仪也会将监测所得的信息与气象厅共享。其中,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设有三级2000多个点的监测网络。1996年4月,日本内阁府研发的“地震受害假定系统和地震受害早期评价系统”可对4级以上的地震信息进行储存并在短时间内估算人员伤亡、房屋毁损等危害后果和规模,为政府判断灾情提供了参考依据。[15]日本在监测网络覆盖面、多主体间信息共享、监测手段多元化、信息平台智能化等方面都较为领先,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对此,首先,应结合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影响程度和当地的自然、人口、经济等因素来科学划定监测区域和监测站点,扫除监测盲区。其次,根据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设定明确合理的监测指标和阈值,如环境空气污染物的监测项目有哪些,浓度限值为多少。监测指标和阈值的设定具有科学理性,能为信息收集、挖掘和研判提供指引性方向,减少监测无关信息的无效劳动。再次,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建立覆盖全县或全市的突发事件基础数据库,如县级气象数据库、地质灾害数据库等。复次,将数据库并联到信息接收终端的网络平台,通过授权,赋予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获得查阅信息的资格,实现信息的共享与联动。最后,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进一步提高信息网络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如建立由用于数据录入、汇总、分类、储存、更新的数据模块和基于变量选择、权重、评价和预测的分析模块组成的超级计算机系统[16],使其能自动筛除无价值信息并将有价值信息进行汇总、传输和简析。信息平台的智能化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力,这将极大地促进信息管理与联动的便捷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