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循吏的特点与作用-国家治理语境下司法能力嵌入与生成原理

循吏的特点与作用-国家治理语境下司法能力嵌入与生成原理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循吏用仁爱教化治民,以德服人,深受吏民的拥护和爱戴,是世代称颂的清官。循吏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勤政爱民,注重公益事业。循吏们往往注重赈灾恤民,注重救济老弱孤贫。面对统治者不理智的专断行为,循吏们敢于维护法律的权威性,甚至不惜以死冒犯龙颜。就理讼而言,循吏不尚严苛,注重息讼止争,往往以礼决狱、哀矜宽宥,注重司法教化功能。循吏们在处理因饥荒、重大自然灾害而引起的盗抢案件时,往往体恤民情而法外开恩。

循吏的特点与作用-国家治理语境下司法能力嵌入与生成原理

循吏”概念出自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起初指汉初文、景之世黄老无为型官吏[27],后来逐渐发展到代表儒家德治的“教化型循吏”。循吏用仁爱教化治民,以德服人,深受吏民的拥护和爱戴,是世代称颂的清官。

循吏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1)勤政爱民,注重公益事业。循吏们注重道路、桥梁水利等公益设施的兴修和建设,尽心尽力地“为民兴利”,以惠民富民为务。(2)崇尚德教,导民向善。循吏们往往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崇尚德教,以移风易俗、导民向善为务。(3)关注民生,体恤百姓。循吏们往往注重赈灾恤民,注重救济老弱孤贫。[28](4)奉公守法,勇于纠正君主专断行为。面对统治者不理智的专断行为,循吏们敢于维护法律的权威性,甚至不惜以死冒犯龙颜。[29] 唐代循吏李素立,在唐高祖对“犯法不至死”的罪囚执行死刑诏令时坚决反对,“三尺之法,与天下共之,法一动摇,则人无所措手足。陛下甫创鸿业,遐荒尚阻,奈何辇毅之下,便弃刑书?” 谏阻后,李素立还敢抗命以行:“臣忝法司,不敢奉旨。”[30] (5)以礼决狱、哀矜宽宥。就理讼而言,循吏不尚严苛,注重息讼止争,往往以礼决狱、哀矜宽宥,注重司法教化功能。宋代《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家人之间争讼财产案件,循吏胡石壁把与家人争财产的当事人比喻为禽兽和小人,“人生天地之间,所以异于禽兽者,谓其知有礼义也。所谓礼义者,只是孝于父母,友于兄弟而已,若于父母则不孝,于兄弟则不友,是亦禽兽而已矣”[31]。最后胡石壁判决将当事人押送回家向亲属赔礼道歉,并让邻居劝解。循吏们在处理因饥荒、重大自然灾害而引起的盗抢案件时,往往体恤民情而法外开恩。[32]如翟溥福任南康知府时,饥荒引起民众不法行为,多人已被初判死刑,但翟知府念及民众苦难,宽宥用了杖刑,“先是岁歉,民擅发富家粟,及收取漂流官木者,前守悉坐以盗,当死者百余人。溥福阅实,杖而遣之”[33]。(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