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沙市三中重点实施校长负责制,重塑办学之道

沙市三中重点实施校长负责制,重塑办学之道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沙市三中是重点中学,你就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实行好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不仅仅是谁说了算,这只是个表面的现象。校长负责制要建立一个体系,要形成一种制度,这是十分重要的。第二个,就是创建完备的校长责任制的运作体系。因为实行了第一责任制,就会分工严格,“各人自扫门前雪”。实行年级负责制,将管理重心前移。优化组合是必需的管理手段,校长负责制一定要坚持这一条。

沙市三中重点实施校长负责制,重塑办学之道

第一个,就是确认确保校长的治校权。

这个治校权就是对副校长的组阁权,对中层机构的设置和中层干部的任免权,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权。

1987、1988年,校长责任制是学校改革的热点,也是当时改革的主要命题:学校由过去党支部说了算,转变为校长说了算。沙市三中是重点中学,你就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实行好校长负责制。当时,也有几个学校的人在议论,我们马上要实行校长负责制了,但仅仅是说说而已,后来也没能很好地实行。

校长负责制不仅仅是谁说了算,这只是个表面的现象。校长负责制要建立一个体系,要形成一种制度,这是十分重要的。既然要实行校长负责制,首先要看看校长的权力。

关于组阁权。

校长的权力,首先是对校级干部的组阁权。也就是由校长提名副校长,让副校长自觉地接受校长的领导和维护校长的权威。校长和副校长的关系处理好很重要。

副校长的设置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就是分工负责制,这个是主管德育的副校长,那个是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分工不同;还有一种就是委派负责制,他没有具体的分工,校长派他去干什么他就去干什么,他其实就是校长的真正的助手,没有分管的权力,所有的重大决定都由校长说了算。

这两个“制”到底哪个好?大家自己去体会。我个人认为要根据情况。如果校长能力非常强就可以用委派负责制,不需要副校长去分管;如果需要加强集体领导,就用分工负责制,校长听听大家的意见再去做决策

校长负责制的经验就是校长对副校长的任命,人事决定权要拿在手里,这才是真正的校长负责制。如果你做校长,由教育局给你配副校长,组织上再给你安排几个人,从感情交往,从各个方面的认可,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你说麻不麻烦?八十年代的这点进步,到现在又退回去了,我认为要好好反思。

关于中层机构的设置和中层干部的任免权。

中层机构的设置既要重视常规管理功能的实现,又要敢于打破常规,可根据学校的需要设立特殊的部门,来解决特殊的问题。比如在特色和发展方面,我们就需要设立相关部门。中层干部由校长直接任免,那就更不用说了。

关于教师队伍的管理。

管人,首先是管助手,再管中层,三管队伍。

管队伍,考验校长的能力,你不能光有管理能力,当时的校长还要有一个创收的能力。

经济大潮来了之后,教师的收入受到很大的冲击,各个学校都想办法创收,以改善老师的福利待遇——有办校办工厂的;有破墙开店的;有找企业赞助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然,作为一种历史产物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

我到了三中学校后,下了很大的决心,一定要改善老师的福利待遇。逢年过节,当时单位补助给教职工的一般都是十元、二十元,最高的也就是五十元;我们整个班子就说一定要发一百元,并且还要把十元的换成一张一百元的,放在信封里发给大家。就为这一百元,创纪录的一百元,除了学校自己筹集之外,就去找了沙市几个最有效益的工厂,跟他们的领导去游说化缘,用了一周的时间,终于筹集到每个人一百元的福利待遇。当老师们拿到这个信封时,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老师待遇上来了,人就好管了。

校长管理队伍不是说只管他的待遇,主要是管他的共识,管他的工作,还有其他的方方面面。这里只是举例说明,校长要具备管理队伍的多种能力。

第二个,就是创建完备的校长责任制的运作体系。

首先是建立第一责人任制。

第一责任制的核心就是第一责任人要负责,强调负责而不是强调合作。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句话从道理上说是不对,但从管理学上讲是对的。因为实行了第一责任制,就会分工严格,“各人自扫门前雪”。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门前的雪扫得很好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很干净;如果你去把别人的门前雪都扫好了,却没有扫好自己门前的雪,只希望别人来支持和关心,帮你来扫,那只能说明你自己没有把工作做好,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从管理的角度来讲,从决策的角度来讲,大家来商量讨论,要分工合作;从执行的角度来讲,要各自完成任务,要负责而不是合作。如果我们的每一个部门第一责任人认真负责的话,各自把各自的工作做好,我认为这就是和谐;如果都等待别人来支持的话,那什么都做不好。

其次就是要实行年级负责制。

实行年级负责制,将管理重心前移。年级主任主要负责两件事,一件事就是对老师的全面管理;第二件事就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全过程负责。年级负责制是我们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基础。

管理到底是由年级组还是教研组来进行?那个时候在沙市三中还真正是个焦点,议论很多。从教研组的角度来讲,偏向业务的职能比较多;从年级组的角度来讲,强调管理的职能比较多。

沙市三中有一批老教师,都是很有主见的老师,他们都坚决要求搞教研组负责制。我发言以后,我们一位特级教师还特意把我的发言稿拿去琢磨,看能不能发现什么问题,找出什么破绽。

每一个重点中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市里很重视,因为人们都把重点中学的成绩作为当地教育质量的晴雨表。每一个重点中学都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都会有一批很有影响的老教师。这也是一个“中国特色”。

老教师长期以校为家,干了三四十年了,对这个学校的感情十分深厚,你不能不尊重;老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对重点中学有发言权,且影响极大,你不能不尊重;老教师校友广、能量大,市、省甚至中央领导都有他的学生,他的意见你是不能回避的,你不能不尊重。在重点学校当校长就是要处理好跟老教师的关系,既要发挥老教师的积极性,又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树立自己的权威。

当时,为了统一思想,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把老教师聘为学校顾问,带骨干出去参观等。我们去全国最好的学校,包括北京八中、东北师大附中、南开中学,碰到了一批中学里的知名教育家,那些教育家毫无例外地支持年级负责制。因为年级负责制不仅对老师负责,还对学生负责;教研组在教学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要对学生全面教育和管理就不行。从那时起就在沙市三中普遍地改成了年级负责制,并且一直沿用到现在。

第三就是激活优化组合机制。

优化组合是十分重要的。优化组合是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可以从根本上保证管理到位。优化组合是必需的管理手段,校长负责制一定要坚持这一条。(www.xing528.com)

比如我是一个办公室主任,给我配备了三个人,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合作很顺利,那就是优化了,不用更换;一是合作不顺利,要么水平有高有低,要么工作态度有问题,总是闹别扭,这就给工作带来了很多阻碍,那就要优化。

那个时候的教育战线,矛盾很容易产生,优化组合就能解决这些矛盾。比如分房子,就会有很多矛盾,领导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矛盾;评职称也是,有的评上了高级,有的没有评上,矛盾又产生了;还有的矛盾是由文人的个性造成的。很多矛盾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矛盾综合体。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完全靠交心谈心吗?办法只有一个,实行优化组合,大家各自选择到各自需要的地方去。

优化组合后,矛盾化解了,管理顺畅了,队伍和谐了,目的达到了。

顺便说一下,很多矛盾都是中国独有的。1991年我去新加坡考察,发现他们的学校就没有这样的矛盾:第一不分房子;第二不评职称;第三不评先进。干一年加一个点,再干一年再加一个点,干了三十多年,加了三十多个点,最后拿一两百万退休金,多省事。

第四就是推行员工流动制。

作为重点中学,我们真希望员工能够流动,这在公办学校太难了。曾有一个学校下了很大决心流动一下,这个老师就跑到局长门口一坐,“我就不去别的地方,我就在这儿上班”,弄得局长没办法,反过来跟学校校长做工作,又要把他收回去。现在,我们民办学校有了流动的机制,大家要珍惜。一定要通过流动,优化队伍。我个人认为,这是最好的用人机制,现在我们用得还不够。我们还是停留在查漏补缺上,现在走了几个我们就招几个。我们应该不停地招,不停地更换,直到最优。不过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个决心和胆略。

目前民办学校真正实行员工的流动制也有一些困难,会受到一些限制,招人比较难。但这个运行不能停止,一个班主任没有招好,一个班就坏了;一个老师没有招好,几个班就坏了。长此以往,我们的品牌就是句空话。

我们要下定决心更换,下定决心流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我建议邓继新教育工作室所辖的云顶学校、龙翔学校高中、松岗中英文学校高中三所学校近期进行一次民意测评,看看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有多少,比较受欢迎和完全不欢迎的又有多少。如果完全不受欢迎,这应该考虑更换。绝对不能够把流动当作季节性的,不要等到学期末走几个再补几个。我们要有一个优化队伍的计划和目标。流动制这个更适合民办学校,这个通道要多用。公办学校即使想用,它当前还真难做到。

第五就是实施员工考核奖励制。

员工考核在校长负责制里是很重要的。通过考核把员工向专家方面引领,让他们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校长的管理不是去听课甚至代课。听课和考评相比,我认为考评更重要,因为听课是个人行为,考评是一项制度。校长不能片面地强调一定要听多少节课。

我个人认为,校长不要代课。除非这个学校很成熟了,校长当得很轻松,那去代代课是可以的。校长主要还是要加强管理。校长的职责就是管理。校长再怎么代课,那只是局部的,管理才是全面的。校长要做的就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不断推动学校向前发展。

有些校长一天到晚站在学校门口,见到学生,让学生鞠鞠躬,见到老师,和老师握握手,再围着学校教室转一转。这只能说明这个校长没当好,他没有做校长该做的事。

校长的管理,校长对教职员工的领导,主要是通过考核、奖励和处罚来体现的。

在沙市三中,我们创立了习坎教职工系列奖,分设管理奖、育人奖、教学奖、科研奖、服务奖,对优秀教职员工进行表彰。

第六就是完善对校长的考核制。

校长负责制这么重要,我们就面临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招到优秀的校长,这个很重要,下面作专题探讨;另一个问题就是校长到底对谁负责。

实行校长负责制,要解决校长到底对谁负责的问题,我的认识有三点:

一是校长负责制的含义不明确。

校长负责制严格地说就是校长负责,但在中国不行。当时在沙市三中就加上两条:第一条是党支部的保证,第二条是工会的监督。为了求得圆满,方方面面都得要照顾到。

二是校长到底对谁负责。

校长负责制的核心问题,是校长到底对谁负责?从道理上来讲,严格意义的校长负责制是校长对学校负责,校长是管理学校,就应该对他的管理对象负责。但是我们的校长必须要对教育局负责,因为校长是教育局任命的,不是学校协商选举出来的。

有校长就说了,我去管理老师,得罪了很多人,这样应该是教育局奖励我,因为我是教育局任命的。但是在民意测评的时候,群众的打分却很低,教育局又不满意。——我到底对谁负责?如果对教育局负责,那就不应该用民意测评我这个校长,应该由教育局来测评;如果对学校负责,那就不应该由教育局测评。

我们的校长现在处在两难状态,既要接受教育局测评,又要接受民意测评。校长究竟对谁负责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是校长负责制不可能产生教育家。

在现有体制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不可能产生教育家的。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出得最多的是什么家?企业家。因为它把整个体制颠覆了,才真正出现了很多的企业家。马云可跟世界的同行匹敌,甚至会超过。但是其他方面没有出现什么大家,也没有教育家。因为我们整个的大背景没有放开,暂时也不可能有大的放开。校长戴着“升学率”的镣铐跳舞,你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更不可能去创造。校长干得再好,最多就是一个优秀工作者。按照上面的要求把工作做得好,只是一个优秀工作者,绝对不是教育家。

校长负责制目前在我国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地位,说是校长负责,但是没有“制”,没有法律规定,因此没有权威。当时我在沙市三中创建了校长负责制的体系,校长负责制的经验也在省里进行了交流,《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这篇文章在《湖北教育》杂志上得到了发表,这在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