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文言文阅读材料由《旧唐书——裴矩传》和《资治通鉴——唐纪八》中的两段文字组成,往年都是一段文字。前四题的题目设计与近几年一样,依照实词理解、虚词辨析、句子理解、全文概括的顺序,一马平川地推下去。但第5题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把两段文言文结合起来阅读。这是一个颇有意义的尝试。
第11题考查的四个文言实词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中的120个实词,但均出于高中新教材(“哂”出自高中第一册新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与知识迁移能力。第12题中的四个文言虚词都是考纲所要求的18个文言虚词之内的“熟面孔”,“以”“因”高考曾考过多次,但今年仍然还考,造成了文言文命题的一大败笔。其实文言虚词的考查应该换换面孔,比如“其”“则”等虚词也可以考一考。第12题四个选项中都涉及到高中课文中的语句,指导中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应充分重视课本的阅读。第13、14题都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重点考查信息的筛选、提取、概括与分析。(www.xing528.com)
值得一说的是第15题,要求考生结合《旧唐书——裴矩传》分析司马光一段话的观点。完成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对司马光的了解,而他主编《资冶通鉴》的目的就是给君王作辅证,理应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与刘昫写《旧唐书》站在裴矩的角度不同,司马光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强调裴矩之变非裴之变,而是君王之功。他主要强调一方面(表动)而非双方面(即表动则景随)。可惜这一届考生没有读过《赤壁之战》,否则就会知道《资治通鉴》的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完成这道题就会容易些。这道新颖别致的考题,既符合考纲要求,又符合考查综合能力的方向。在认识与分析古代人物形象方面,扩展了考生理解人物的视野,即人物形象应有所变化,是发展的,而不像往年的人物或忠或奸都是一贯而终。这种新视野依赖于不同典籍的阅读;因为同一种典籍对一个人的评价一般是一致的,而两部不同典籍中的相同人物形象的评价,则可能不同甚至相反。这道题给语文教师一个新的提示:今后文言文中的人物将有可能比以往更加丰满,富于变化,应该指导中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人或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