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30日,由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和中国卒中学会联合主办的“CHAIN杯”全球神经影像人工智能人机大赛全球总决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的25名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专家选手组成“人类战队”,分为A、B两组,分别与人工智能应用产品“BioMind天医智”决一胜负。两组较量结果,“BioMind天医智”以高出21%和20%的正确率获胜。
A组医生战队共有15名医生,每名医生需要在30分钟内,对15张颅内肿瘤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以及核磁共振检查(MRI)影像进行判读及血肿预测。比赛最后10分钟内,医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BioMind天医智”需要在30分钟内完成15名医生的工作——判读225张片子。
B组医生战队共有10名医生,每名医生需要在30分钟内对3张脑血管疾病CT、MRI影像进行判读及血肿预测。“BioMind天医智”需要在30分钟内判读30张片子。
A、B两组分别较量后,“BioMind天医智”对战医生战队的准确率分别为87%对66%、83%对63%,“BioMind天医智”获胜。尤其是两轮比赛“BioMind天医智”均仅用15分钟就完成了答题,而医生战队则几乎答到最后一秒。
人工智能医生
“BioMind天医智”是由全球首家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共同研发完成的。它“师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影像学中心主任高培毅,通过对北京天坛医院近十年来接诊的数万余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病例影像的系统学习,在脑膜瘤、胶质瘤等常见病领域的磁共振影像诊断方面,准确率已达到90%以上,相当于一个高级职称医师级别的水平。(www.xing528.com)
据了解,现在天坛医院神经影像医生一天的“阅片”工作量,“BioMind天医智”只要花不到10分钟就可以解决。可见,这次比赛结果是意料之中的。
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表示,这次大赛并非意在挑起医生和人工智能AI之间的战火,反而希望通过专业技术的切磋,让医生和AI彼此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为两者在未来临床医学诊断中成为“默契伙伴”打下基础。
他还说:“希望能通过这个比赛,让医生都能体验到AI的魅力,……此外,希望让大家看到,AI可以完成一些人类很难完成的工作,如准确预测脑出血和血肿的扩大,今后能够更好地利用AI实现诊疗水平的创新和提升。”
提到AI的下一步应用,王拥军表示,当具备“天坛标准”的AI技术渐趋成熟后,AI将成为辅助基层医生,特别是偏远地区基层医生阅读、诊断、预测片子的学习和培训工具,令脑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高品质、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此外,AI能够帮助医生完成片子的初筛和评定,再由医生进行印证判断,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重复的机械工作,特别是在判断结果不一致时,可提醒医生避免错诊误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