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7年5月11日报道〕题:未来农业什么样?
一组农业工程师正在尝试创建全球第一家无人农场,在没有任何人进入农田的情况下播种和收获粮食作物。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自动拖拉机,可由农场主在控制室进行操作,让拖拉机自动播种和喷洒,实验田上已经条播了春播作物大麦。与此同时,利用无人机监控作物生长情况,这样农学家就不需要亲自去农田观察了,只需经过数月耕作,到8月或9月就可以进行收割,只需一台自动化收割机就可以完成这片农田的收割任务。
来自什罗普郡哈珀亚当斯大学的研究小组相信,他们的研究将给农业带来一场革命,可以解放农民,让他们拥有更多时间。小组成员说,我们三年前就有了这个想法,我们讨论了对农业和机器的期盼,鉴于使用无人机系统的背景,我们知道有现成的相关技术可用。
吉尔说:“我们已设法播种和翻地。现在我们就等待种子发芽。”研究人员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评估,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富兰克林说:“作为一个团队,我们认为自动化农业已无技术障碍。这个项目赋予我们证明这一点并改变公众观念的机会。”“我们希望把各种技术统一起来,创建一整套系统,好让我们在从开始到收割的整个耕种过程中无需亲自到农田去。”“这是世界首创,但是工程研究就是要不断突破限制。”
无人机助力春管作业
这位27岁的讲师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动化是“农业的未来”,我们现在正处于农业机械规模已不可持续的阶段。
多年来,农业机械越来越大型化,而且一直在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我们发现这些大型机械存在很多问题,除了精准农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外,还有土壤板结导致土壤肥沃度降低,妨碍了植物生长。”他认为,他们将创造一个可持续系统,多种小轻型机械进入耕地,可减少土壤板结度。(www.xing528.com)
富兰克林说:“这些小型自动化机械反过来将促进高分辨率精准农业的发展,不同的农田、甚至可能是某一株作物都能得到区别对待,同时优化农田耕种投入并有可能将成本大大降低。”
2018年6月,由工信部、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指导,中国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和江苏省兴化市主办的中国首轮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试验在兴化启动。工信部副巡视员王建宇在现场说,随着融合传感、精密导航、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传统农业作业领域的数字化、自动化、网联化正在加速推进。
他说,中国虽然多年保持粮食产量世界第一,但也面临着劳动人口老龄化、生产效率低、污染排放率高、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推进先进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农机技术融合,加快中国农机装备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中国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秘书长庞春霖说,这一无人作业试验将在此进行7年,在对标国际先进作业模式和技术趋势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实现耕、种、管、收、储、运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联化,让农业成为富有创意的新型产业,让农民成为一个崭新的高科技职业,以此创新中国的农业生产模式。
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组成的智能化农机团队参与了当天的试验启动仪式,并演示了旱耕机、打桨整平机、插秧机、施药施肥机以及收割机的无人作业。多种无人农机借助北斗卫星导航,并加入传感器和控制器,利用嵌入式系统进行现场路径规化和作业控制,同时依靠通信技术完成数据传输。
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说,这次农业无人试验凝聚了中国自主开发的多项技术,立足稻麦两熟作物和黏土、壤土和水田等中国代表性农业作业条件。如果能开展集约化和现代化经营,无人作业将为中国乃至世界农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