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安机关:社会稳定维护者还是群体性事件的主体?

公安机关:社会稳定维护者还是群体性事件的主体?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规定》不难看出,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虽然不是主导者,但是作为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应当成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次要主体。群体性事件平息后,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是敦促继续滞留在事件现场的参与人员及围观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离开现场,尽快恢复现场正常秩序[8]。

公安机关:社会稳定维护者还是群体性事件的主体?

公安部1994年颁发《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规定》为公安机关规定了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具体职责:一是及时掌握事件的动态,迅速向党和政府、上级公安机关报告;二是根据事件的性质、起因、规模、危害程度和事态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处置方案,报告党委和上级机关决策;三是根据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适时适度出动警力,协助有关部门作好疏导化解工作;四是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平息事态,恢复正常秩序。从《规定》不难看出,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虽然不是主导者,但是作为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应当成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次要主体。

一方面,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决定了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地位。多数群体性事件具有群众利益诉求特征的同时,也存在形式的违法性,二者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形式的违法性,如阻塞交通、甚至更严重的打砸烧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秩序,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威胁,有的甚至威胁了民众个体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公安机关有必要发挥法律法规的威慑力,有效地控制群体性事件现场的局面,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惩治违法犯罪行为[6]。因此,在群体性事件处理过程中,公安机关要作为现场秩序的维护者,查处违法犯罪的执法者,和宣传法律的疏导教育者[7]。(www.xing528.com)

如果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分为几个阶段的话,在各个阶段,公安机关的职责也有差异。在群体性事件初期,公安机关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赶赴现场,观察事件动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疏导、劝阻工作,有条件的要迅速予以疏散,不能疏散的要把事件参与人员与外界无关人员隔离,通过隔离,避免更多的人从围观者变成行动者,避免大群体内部社会感染所导致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必要时依法采取清场、交通管制、现场管制等强制措施。此阶段务必慎用器械、慎用强制措施,因为任何警械和强制措施的使用都可能成为群体非理性行为的催化剂,促发更强烈的对抗情绪和去个性化行为。在群体性事件中期,公安机关的主要处置任务是利用现场广播等方式进行法制宣传,引导民众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来表达问题;搜集、固定现场的违法犯罪证据;在必要的情况下,强行带离现场行为过激的人员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员,一旦出现大面积混乱和冲击党政机关、堵塞交通、打砸抢烧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时,果断采取强制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此阶段公安机关的主要作用是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引导民众的行为向合法方向发展。群体性事件平息后,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是敦促继续滞留在事件现场的参与人员及围观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离开现场,尽快恢复现场正常秩序[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