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行动者视角的群体性事件,既是对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视角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揭示集体行动直接成因的必由之路。
目前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取向可以概括为结构解释和微观解释两类。第一类研究认为既有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等社会结构决定了行动者个体的行为,主张用客观的社会结构去解释个体行动的发生,包括社会结构视角和政治视角。研究者多在“国家—社会关系”框架中分析群体性事件,此类研究侧重国家的体制性结构和转型时期复杂的社会权利结构,强调结构特征对群体事件的决定作用,试图在个体之外寻找集体行动根源[1]。如郑永年将集体行动的兴起视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副产品,也是排斥性社会制度的后果[2]。第二类是从微观角度切入。因为“结构”解释夸大了制度、社会政策等结构性条件对行动者行为的制约性,轻视行动者的认知和行为能力。这类研究强调个体的能动性和行为能力的逻辑(心理学视角)。孙立平提出“过程—事件”分析框架,将研究对象由静态结构转向若干事件构成的动态过程,并将过程看做独立的解释变项[3]。
群体性事件这两种研究取向在研究量上差异很大。在CNKI数据库中,1994年以来直接以“群体性事件”为标题的文章共有1 145篇,属于结构取向的文章占了90%。这种着眼于结构取向、强调社会体制的研究思想为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提供了社会背景分析,但也遇到了无法摆脱的困境——将个体的行动看做是外部社会因素所决定的,那么个人就成了毫无自主性、能动性和即兴发挥余地的、类似于机器人一样的东西,他的行动就取决于从外部输入的“指令”并按这些指令行事,尽管这个“输入”过程必须花费较长的时间(即社会化过程)[4]。(www.xing528.com)
结构解释无法给出社会结构与个体参与群体性事件“行动”的衔接点。这个衔接点就是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社会心理过程。其参与群体性事件的行动就是个体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情境中,受动机和线索的驱动,而产生的行为集合。理解群体性事件中的个体社会行为,绕不开行动者的视角。但是,1994年以来以“群体性事件”为标题的所有文献中,以“心理、动机、认知”等行动者因素为关键词的只有21篇。因此,构建一个行动者视角的研究路径,关注行动者的社会心理过程,即成为客观之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