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因素,包括群体性事件主体的经济地位和经济感等,是分析参与或者组织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切入角度之一。其中,绝对的经济指标并不是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而“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才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闫纪建总结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经济因素,认为主要是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分配不公[25]。具体包括:(1)居民收入总体差距逐年拉大。自2004年以来,我国基尼指数开始超过贫富差距的国际警戒线0.4,此后一直上升,2007年达到了0.46。这表明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由此所造成的相对剥夺感也可能会越来越严重。(2)城乡发展差距过大。虽然2005年以来,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给予了大量优惠政策,取消了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等利民措施,但是依然难以扭转城乡差距加大的局面。不管是城乡居民收入和福利保障,还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依然存在巨大差异。在主观话语体系中,“农村”也依然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3)行业差距拉大。收入最高的行业平均收入是最低行业的4.63倍,如果摒弃折中主义的平均数计算方法而充分考虑极端收入的话,则差距可能更惊人。当这种差距来自于垄断等不公平行为时,则会引爆民众的消极情绪。(4)地区差异拉大。2004年东部地区人均收入是西部地区的2.26倍,2007年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与排末尾的西藏收入差距达到10.87倍,其中东西部城镇收入的差距小于农村收入的差距。(5)弱势群体生活艰难。包括城市下岗失业和失去劳动能力的市民、农村贫穷落后地区和失去劳动能力者等在内的弱势群体生活艰难。(www.xing528.com)
随着传媒的多样化和便捷化,人们能容易地获取各种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其中的经济差距极容易导致消极的社会比较结果,产生相对剥夺感。因此,经济原因成为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土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