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化是研究群体关系的认知基础,因为把人群分类为两个及其以上有标签的群体是群体关系存在的前提。类别化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过程——将客观事物或者事件进行归类使得人类能够高效且自动化地处理纷繁的信息[7]。类别化使个体能够安排自己关于人与社会世界的一般知识的秩序,使其协调一致,并就行为的典型模式、不同类型的人及其典型行为和属性等方面的可能变异,提供有关的期待[8]。简单地说,类别化就是将某个特定的客体或实体置入某个一般性类别,比如“桃子是水果”、“偷盗是不对的”,桃子被归为水果这个更一般性的类别,偷盗被归为错误行为这一类别。类别化的过程是交互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个体自出生便生活在既定的类别化语境中并被分类和标定;个体以自我为出发点对自身和他人进行分类,同时自己也在被他人分类(同一个体的自我分类和他人分类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个体的分类和他人的分类具有最低限度的共识。因此,群体的分类边界是社会共识性的[9],这种共识性使得社会分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虽然类别最初是在事物客观差异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在类别化的过程中人们会不自觉地强调分类维度上不同类别间的差异性而较少关注其相同点,强调相同类别的相似点而较少关注其差异性[10],并因而忽略了其他维度的共同性。一般来说,男性平均身高高于女性,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判断真实男女身高时,这种身高差异常常被夸大。这种类别差异强化被视为各种刻板印象的心理基础。(www.xing528.com)
类别化导致内群体与外群体之分,内群体即人们自己所属的群体,人们将自己视为内群体的一员,对内群体及其成员有情感的卷入,成员间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等上有相互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随成员对群体的依赖程度、认同程度及该群体满足成员需要程度而变化[11]。简单来说,内群体就是人们对其产生归属感,由“我们的”人组成的群体。相对于内群体,外群体就是由“他们的”人组成的团体,自己不从属且无法对其产生归属感的群体。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都会偏向内群体。在谢里夫的“强盗营”实验的第二阶段,测量表明,另外一个群体的形象变得不讨人喜欢,成员对自己群体成员的表现评价也比另一群体成员的更高,他们也更愿意选择自己群体的成员做朋友,他们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去嘲弄外群体,甚至有身体攻击行为发生[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