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中国好人物、中国好历史、中国好小说、中国好价值观、中国好故事、中国好汉字、中国好少年……每一个当下流行的“娱乐事件”,都在引爆某种“好”的国民需求暗流。
从“不好”中找出“好”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重要的就是从小学做人、从小学立志、从小学创造……从小培养好的思维方式。这就是脑洞作文为什么要培养新时代中国好少年的“三识谱系”:知识亟须更新;见识比知识重要;智识谱系比知识体系更重要。
历史教科书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定性”。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暴君”;刘邦项羽一个无赖,一个粗汉;赵高就是一个奸臣……
这确实有利于统一思想和共识。但带来的问题就是“脸谱化”的人物、盖棺定论的事件,以及说一不二的“结论”。
作为脑洞作文,应该以探索历史真相、还原复杂现场、启迪思考为主旨,应该营造“开放性”。
比如,秦始皇就一定是暴君吗?焚书坑儒的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和思想动机——比如,统一思想意识形态?这岂是简单地因为一个人的触怒、另一个人的谋划?
项羽和刘邦反秦,除了被动和主动的区别之外,难道最重要的不是平民阶层和贵族阶层不同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吗?(www.xing528.com)
如果按照当下这样的写法,仍然有“简单化”“脸谱化”“类型化”的倾向。
脑洞作文要做到的是:第一,不能低估当下少年儿童的智商、知识量和心智成熟度。
第二,每一个卡片故事,应该是将知识点进行深度拓展,培育少年儿童多元化的思想维度——就像不能给秦始皇简单地贴上一个“暴君”的标签,而是要从各个角度,就像万花筒一样,从人性各个不同的侧面,去考量这个人的复杂性。
第三,我们要通过这种书,影响和培育少年儿童的综合能力——就像自主招生时出的面试题一样,注重学生的分析、研判和应变的能力。
这显然是现在所有青少年/少儿读物和教科书,都应该致力的方向。
如何做到呢?那就得研判当下少年儿童自我教育的成长需求和培育综合能力的入手路径——例如,如何分析、研判、应对、组织并提出自己独到、独立和独家的观点?这一种思维逻辑和模式,要如何才能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