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是由篆文字形“”(见图14)演变而来的:“”表示“言”,谈话谈和;“”表示“成”,停战媾和。
“诚”就表示当着神灵的“面”,双方愿意相信对方,进行谈判;最后遵守约定,实现停战和平。
为什么要当着神灵的面“诚”呢?
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里提到,“诚”最初指的就是人们笃信神灵的虔诚心理: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因为鬼神不是一个两个,他们也不能经常享受到祭品。只有那些经常来的虔诚信徒供奉的祭品,他们才能享受到。因此,“诚”最初就是要求人们对鬼神言行一致、笃信不二。
原始先民相信神灵的存在,相信在神灵面前说的话必须算数,不然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所以,他们通过隆重、虔诚的祭祀活动,当着神灵的“面”发誓,企图得到神灵的庇护,让双方能够遵守约定,即“”(见图14)(《说文解字》中的“诚”)。所以,《说文解字》里说:诚,信也。字形采用“言”作偏旁,采用“成”作声旁。后来,隶书“誠”就将篆文的“”简写成“言”。
图14 “诚”字的篆文写法
在汉字中凡是与说话有关的动作,都是以“言”作为偏旁,当“说”讲——如成语“一言为定”。而“成”从与战事有关的“平定”“讲和”,变成“做好”“做完”,或“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形态和状况”——当你把说出来的话做完了、做好了,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诚实”“真诚”。它的意思是“真心,不虚伪”。当我们说一个人诚实,不说谎话,就是形容这个人说话出自真心、说真话,内心与言行一致,很真实。
这也是爸爸妈妈对你的要求吧?
当你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时,要诚实地告诉我们,让爸爸妈妈帮助你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这样下次考试才能避免出错,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而不是去遮遮掩掩,一句谎言敷衍了事。
《韩非子·说林上》里说:巧诈不如拙诚。一个人再怎么巧舌如簧,狡诈如蛇,也不如一个“笨拙”诚实守信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
像诚实一样,你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系列词组:诚恳、真诚、恳切……例如,“他诚恳地对你说……”。(www.xing528.com)
“诚朴”,真诚而质朴——著名诗人艾青在《公路》这首诗里说:可怜的心,诚朴的心啊,终于从单纯与广阔,重新唤醒了一个生命的崇高与骄傲。
“诚心”,真心诚意——“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
但请注意,“诚心”这个词,就像一个硬币,还有另一面:“存心”和“故意”。杜鹏程在《在和平的日子里》里写道:多少年来,他从来没当着这么多的人,这样对待我。是的,这是诚心拆我的台。
“诚意”,真诚的心意——“你这样说,毫无诚意……”
你还能联想到多少有关“诚”的词语?
每一个词语背后,其实都是一种做人的态度和处事的原则:一个“言”加一个“成”,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能收回来,只能把它做完、做好。言必行,行必果。你做到了吗?
说真话,做实事,“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诚”既是修德做事的为人之道,更是这种为人之道所效法的“天道”——《礼记·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诚”是顺应天道与人道的基本法则。
所以,《大学》引申《中庸》关于“诚”的学说,以“诚”为治国、齐家、修身、正心的根本。成己,成人,成事……都取决于能不能顺应天道的“诚”。
看,立身处世,老天爷都要喊你讲诚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