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糕定义及文化记忆—宁波年糕与水浸糕的饮食文化内涵

年糕定义及文化记忆—宁波年糕与水浸糕的饮食文化内涵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述,年糕的定义应是稻米、黄米、小米等粮食与水的结合物,至少有磨、捣(或搓)、蒸三道制作工序,或长,或方,或圆的块状年节祭祀食品。这种食品与粽子差不多,但因是腊月制作,而且专用于年节的祭祀与食用,故也被称作“年糕”。年糕因年节而称,又因不同的习俗而神秘。作为各地的特色食品,这些统称为年糕的食品又具有一定的饮食文化内涵。应该说,宁波年糕与水浸糕同属粳米制品。

年糕定义及文化记忆—宁波年糕与水浸糕的饮食文化内涵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一年四季的岁时习俗与糕紧密相连,如腊月、正月(立春)有糍粑;清明节制麦糕;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赉送;重阳节前一两日,各家又以面粉蒸糕馈送。《梦粱录》中所记载的糕更多,糖糕、乳糕、丰糕、重阳糕、狮蛮栗糕、皂儿糕、常熟糍糕等,可谓糕香飘四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的糕俗有元旦正月制作江米糕;重阳九月制花糕,新黄米包红枣制作煎糕;腊月市卖江米竹节糕等。清朝袁景澜的《吴郡岁华纪丽》中记载的糕有正月行春的春糕,正月接灶的糕饵,二月二日撑腰糕,三月清明蒸枣糕,九月重阳五色糕,十二腊月捣年糕

上述各个朝代的各式各样的糕,只有两个节日制作、食用的糕被冠有特定的名称,那就是年糕和重阳糕。数百年来,年糕是年节的节祀食品;重阳糕是重阳节的节日食品,似有无糕不成节之俗。年节,是以制糕、祭祀、食糕为习,而重阳节,仅仅是登高,制、食重阳糕为习。这里的糕虽都被赋予“高”的寓意,但因节日的纪念意义不同,人们对糕的祈吩也有所不同。年是一年一度辞旧迎新的最重要的日子,年节自然也是最隆重的节日,这便是年糕与重阳糕的区别。

史料记载中,先有糕,后有年糕。民间传说中伍子胥的城砖糕也是如此。一旦糕成为年节的年糕,糕似乎就被笼罩上了神秘的色彩而变得神圣,于是乎,年糕成了人们与各路神仙对话的祭台上的祭品之一,比如《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的天地桌上的“糕”,《满洲四礼集》中记载的撒糕等。

综上所述,年糕的定义应是稻米、黄米、小米等粮食与水的结合物,至少有磨、捣(或搓)、蒸三道制作工序,或长,或方,或圆的块状年节祭祀食品。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尽管同是被视作年糕的块状年节祭祀食品,在各地的称呼却有所不同,如表1所列的12个省(市)中,至少有十三种别称,上海、江苏、江西和海南的年糕别称有春糕、节糕、岁糕和撑腰糕;在广东,年糕另称甜糍;黑龙江、山东和河南等省的有些地区年糕则被称为黍糕或黏糕;湖南、湖北的年糕另称为糍粑;四川的年糕简称为糖糕;贵州的年糕则有糍粑、年糍、年杷、饵块杷等多种称呼。

表1:各地方志记载的糕别称

[1][2]根据原稿,笔者加注

此外,由于各地物产、气候、风俗和制作诸方面的差异,一些专门用于年节祀神祭祖或馈送的“竹节糕”、“红龟棵”、“甜棵”和“米糕”等糕类食品,如北京市的“江米竹节糕”、安徽省的“二十四棵”、吉林省的米糕、福建省的“糕棵”等都被视作年糕。表列的年糕,其主要原料是襦米、粳米和黍米,从选用的原料分类,年糕可分三大类:一是选用糯米而蒸制的糖年糕;二是选用粳米而制作的白年糕;三是选用黍米而蒸制的黍糕或粘糕。这三类年糕还因各地不同的饮食习俗,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当地的特产,如山东省的年糕中往往添加一些红枣或枣泥,福建等华东地区盛产甘蔗、甜菜,因此福建的年糕以蒸糖糕为多。如此一掺和,就又有了新的名称。有意思的是,明明是像粽子一样制作的一种食品,却也称年糕,如表1中序19的年糕:“用米粉和糖,以叶裹之。”这种食品与粽子差不多,但因是腊月制作,而且专用于年节的祭祀与食用,故也被称作“年糕”。表1中序1、2的上海年糕,腊月做的年糕正月吃称节糕,二月吃却变成了撑腰糕,如此不同的称呼,其实是符合中国饮食文化的。同一种食品用于供奉和祭祀时,就是供品和祭品;而在人们的饭桌上出现,就是平常的菜肴和食品。

年糕因年节而称,又因不同的习俗而神秘。

表2是一些地方志记载的年糕制作时间与简易制作方法。分析表中所列的年糕制作方法,至少有磨、舂或捣、蒸三个工序,而且年糕的制作时间多为腊月,其次是正月。祭祀或食用的时间大多也是在腊月和正月。从表2看,各地年糕的形状大致有圆形、元宝形、锭形和长条形,这正好与《清嘉录》中所记载的“年糕有黄白之别;又分方头糕、糕元宝、条头糕和条半糕”相吻合。根据表中序3、序4所示,在安徽、浙江两省,还有动物年糕和花样年糕两种,看来民间制作的年糕比史料中记载的年糕样式多得多。

表2:各地方志记载的年糕制作时间、制作方法

上述年糕,不但称呼有异,而且其形状、制作方法和采用原料也不完全一致,但都是年节食品,是人们心目中的年糕,习惯上也统称年糕。作为各地的特色食品,这些统称为年糕的食品又具有一定的饮食文化内涵。如《满洲四礼集》中记载的撒糕和《清俗纪闻》中记载的年糕,其实都是糖年糕,但具有不同的制、食习俗。撒糕在农历新年(即春节)预择上旬吉日,选洁净细白江米(即襦米)一斗二升,并磨成细粉,然后拌少许水搓细,分两次放入铺有红豇豆的蒸笼内,蒸熟后是七寸见方式样,祭祀时切成十二块。[22]而流传于杭嘉湖平原的糖年糕,虽也是一种以糯米粉为原料的年糕,其制作方法则是“将糯米粉蒸后加糖放入圆形蒸笼再蒸成圆形。可原样食用,亦可切成三四块或制成金锭,大小不等”[23]。这样制作的年糕是如右图的白色圆扁形状,这是清乾隆年H本画工石崎融思、安田素教根据浙江人口述的样式而描绘。(www.xing528.com)

浙江是古百越之地的一部分。浙江的古百越人居于丘陵山峦,利用舟楫在水网地带活动,以渔猎、稻作为业。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一带战争不断,而长江以南的浙江相对安宁,故吸引了北方士族和劳动者的南迁,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渐成的民风民俗既与全国一致又具自己特色。全省各县(市)区亦是如此,浙江的各地年糕习俗也许是个例证。表3是根据《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浙江风俗简志》汇编的浙江省10个地区的年糕。

比较上述全国各地年糕,这里在称呼上多了“水晶糕”或“水浸糕”两个名称,这是因年糕贮藏方式而得名的。《临海县志稿》中记载,水浸糕是以粳米为原料的白条年糕。浙江年糕,除了“水晶糕”,还有宁波年糕与众不同,现以诗为证:

■《清俗纪闻》中的浙江糖年糕

宁波年糕白如雪,久浸不坏最坚洁。炒糕汤糕味各佳,吃在口中糯滴滴。苏州红白制年糕,供桌高陈贺岁朝。不及宁波糕味爽,太甜太腻太乌糟。[24]

这是一首晚清江湖百业的“做宁波年糕”一业的题款诗,由此可知一百多年前的宁波年糕的色、质、味、贮、吃法,同时也反映了宁波年糕不同于苏州年糕而受青睐的情形。

应该说,宁波年糕与水浸糕同属粳米制品。据《台州风俗志》记载:水浸糕制作于旧历年底,家家以粳米粉蒸熟揉搓制作年糕,浸水加帆贮藏。以年糕数量多为荣,往往来年二三月仍有贮藏。原来,台州的水浸糕省了一道水浸米的工序,这比宁波年糕少了一道粳米浸泡工序,而是由粳米直接磨粉制作而成,这样做年糕虽然省时省力,但成品的口感生硬、粗糙,所以燥粉年糕不如水磨年糕受青睐。

宁波年糕与众不同的是宁波年糕采用了水磨工艺。

表3:浙江省各地的年糕习俗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