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这一食品,先称糕,后称年糕。就糕而言,起源于西周;年糕的定名,先有民间传说,后有文献记载。有文献记载的“年糕”二字,笔者发现最早出现在明朝嘉靖年间的《姑苏志》中。
与许多美味食品一样,关于年糕的起源在民间有两类传说,一类是风物传说,一类是人物传说。
年糕起源的风物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每年冬天天上都会下白色的东西,这东西不是雪而是白米粉。人们看到了,就将落在自家屋顶和周围的白米粉收集来,然后将这些粉蒸了,再一起操成一条条白米糕,过年吃。穷人有了白米粉也能搡米粉糕,开开心心过年。因而这地方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家家过年都能吃上白米糕,大家就这样热热闹闹、欢欢喜喜过个年。人们又将白米糕改称为“年糕”。过完年后将剩余的米糕浸在水里,四季都可用来充饥。
当地有个黑心肠财主,想把天下的米粉独占。有一年冬天,天落白米粉时,他就不允许穷人开门扫粉,而是由他家雇人来扫,扫去后蒸粉做年糕,再卖给穷人。这样一来,财主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这事给天上神仙知道了,决定不再下米粉了,改下和米粉类似的雪了。财主继续雇人扫来的大批“米粉”堆在大院里、房屋周围,如一座座山。结果太阳一出来,堆积如山的雪化成了大水,冲倒了财主的房屋,毁了财主的家产和性命。从那个辰光开始,冬天就下雪了,“冬雪如宝”,雪给农人带来水,为农作物杀虫消害,使稻谷得以丰收,丰收后的农民又用大米碾粉做了年糕。[1]
比较这一风物传说,有关年糕起源的人物传说比较多,有的传说与大禹有关,有的传说与伍子胥有关。
年糕起源与大禹有关的传说:
相传大禹治水时,数以万计早出晚归的民工,就用这种米糕作於,既缩短用餐时间,延长了工时,又耐饥饿,这在当时的治水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效果,也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诸多便利。大禹治水时采用劈山改道的方法重整河道,拓宽江面,截弯取直,治平高低,使四明山水顺势而流,潮流畅通,这为四明地区消除了隐患,减少了灾难,为当地人民造了福,庄稼年年取得好收成。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改大江名为“姚江”,在县西南二十里三过桥旁建造了禹王庙,年年岁岁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向大禹供奉,感谢大禹的功德。有人还为此刻制了一块标志性图板,板的上面刻着一朵绽放的菊花,两端各有数条凹凸平行线。菊花是金秋丰收的象征,平行线代表水流平稳的形态。后来,人们把它当做印模模板,印在年糕上,并在菊花的中间点上一滴“红”,示意洪水被集中到姚江后的结果。每年年底,当地家家户户都做年糕,年糕成了当地必不可少的祭品和重要食品。[2]
上述传说中,年糕的起源地在浙江宁波,是时为上古。而在有关年糕和伍子胥的传说中,年糕的起源地有在江苏苏州的,有在浙江(宁波)慈城的,也有说是在浙江湖州的。这些传说中的故事发生地和内容情节虽各有差异,但传说涉及的时间均为春秋战国时期。
年糕起源与伍子胥有关的传说:
乐秋时期,吴王夫差摄政,他一心想吞并齐国,不听伍子胥“联齐抗越”的正确主张。当夫差打败齐国后,满朝文武庆贺胜利时,唯有伍子胥忧心忡忡,他不但想到自己有杀身之祸,而且预见国家也将遭难,于是他命人快速修筑姑苏闽闾大城。谁知城刚建好,伍子胥就被奸臣诬以“私通齐国”、“阻挠攻齐”等罪名,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临死前,他悄悄告诉亲信:“我死后,国必遭难,民如断粮受饥,可掘相门得食,以救百姓。”
果然不出伍子胥所料,越王勾践知伍子胥已死,发兵攻吴,苏州被困,城里断粮,饿死了不少人。人们想起伍子胥的遗嘱,即挖相门城墙,下挖后,发现块块城砖皆用米粉制成,饥民以“城砖”为食,熬过饥荒。从此以后,苏州人每逢过年便制年糕,以纪念伍子胥。[3]
上述的风物、人物传说,虽然没有一个明确年份,但至少与故事主人公生卒同期,那么最迟应为春秋战国时期。
按照“中古”为魏晋唐宋的观点,春秋战国应属于“上古”。
在上古的有关文献史料中已开始出现“糕”的记载。如,西周的《周礼·笾人》:“饵:糕饼。以米粉蒸之而成。”这是有关以稻米为原料的食品制作最早的记载。之后,东汉的《说文·食部》中有“餐,稻饼也”的记载,“餈”字亦作“粢”。段玉裁注引《方言》“饵谓之糕,或谓之粢”,云:“谓米饼也。”
“餈”是“糍”的异体字。糕,古称糍,以米粉蒸制而成,由此可推断这是古代的年糕的雏形。唐宋两朝,民间食用的年糕的雏形,开始以“糍”、“糕”之类的称谓出现在史料中。宋朝吴自牧的《梦粱录》,叙述了南宋时都城临安(今杭州市)的岁时风俗,其中有记:“十二月尽,谓‘除夜是日,内司意思局进呈精巧消夜果子合,合内簇诸般细果、时果及市食,如澄沙团、市糕……”[4],“诸色杂货……栗粽、豆团、糍糕、汤团等物,并于小街后巷叫卖”[5]。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叙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的民俗风情,其中记载:“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剪肝脏、糍耙、团子之类……”[6],“……是月卖糍糕、鹑兔方盛”[7]。《辞海》释“糕”,是“用米粉等做成的块状食品。如年糕……”[8]中国的粒食文化研究表明,为照顾没牙齿咬嚼不便的老人,把蒸熟的米饭放在臼中用杵捣春细了,就是“糙”。如今,浙江的宁海等地仍称大米杵捣春细做成的圆形饼为“糍”,做成长条形的为“年糕”。据此,那时的年糕并非某一特定的大米制品,而是以大米等稻作植物为原料,经蒸、捣舂等工序后制成的块状制品,用于年节的祭祀。
明朝正德年间刻印的《琼台志》中记载:“‘元旦’前,以糯粉濈蔗糖或灰汁笼蒸春糕,围径尺许,厚五六寸,杂诸果品供岁祀,遂割为年茶,以相馈答。”[9]国前的春节,称“元旦”,俗称“新年”。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称为“春日”,俗称“春节”,因而史料中记载的春糕,即年糕。因年糕含有节节高之意,故也被称为“节糕”。《琼台志》中的记载描写最晚发生于152,1年[10],说的是1521年前制作年糕的原料、方法和样式。大约35年后(1556年)刻印的《姑苏志》中记载:“二日食年糕,日撑腰。”[11]这是笔者迄今为止查阅的文献中关于“年糕”二字的最早记载。这一记载既明确了年糕的渊源,又将民间传说中的年糕、西周等上古史料中所记载的年糕的雏形加以对接,同时也赋予了这种年节祭祀食品一个相对固定的称谓。
明朝崇祯年间,有《春场》一书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漱,啖黍糕,日年年糕。”这一记载使原来只在地方志中记载的年糕扩大到了全国范围,年糕的渊源也更加明确。
黍是粮食作物的一种,去皮的籽粒称黄米。黄米蒸煮后有黏性,适宜磨粉制作糕,黏性的黍糕又称“黏糕”。而黏糕的谐音是“年糕”。(www.xing528.com)
■《营业写真》[12]之《蒸糕》
中国的民俗文化一直被边缘化,也一直远离中国的文化主流。年糕作为大众的食品,虽然有“年高”的吉祥之意,而且民间也普遍将其视作年节的祭祀食品之一,但比较其他食物(比如粽子),文献中的确鲜有年糕的记载,尤其是明朝以前的史料。学术界认为:南朝(梁)宗悼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我国古代早期的岁时风俗文献,系统记述了南朝时期长江中游一带的节仪与饮食,其中虽没有年糕的专记,但有糕糜插箸而祭之的岁俗记载。“糜”有“黍”之意,那么糕糜可能是“黍糕”吗?不管是黍糕,还是糕糜,都说明尽管南朝时期没有专称年糕的食品,但已有用糕祀岁的民俗。据此推断,南朝前用糕祀岁已成风俗,只是没有年糕的专门称呼。
这种现象,还可以在清朝的相关文献中找到例证。清朝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是反映明清时期北京岁时风俗的专著,其中的“岁时杂务”中记载:“蒸糕点,奉天地供案。”[13]《续修四库全书》之《满洲四礼集》中记载,乾隆年间,皇家新正(农历新年)要行磕头礼。期间的祭台摆有年前做好的撒糕。[14]不仅如此,居住在关东等地的旧汉军居民亦于春秋二季祭神杆。[15]
而同一时期,年糕的称呼已相当普遍,如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届除夕,列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干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16]
清朝顾禄的《清嘉录》分别在卷一、卷二和卷十二中提及年糕,其中卷十二中还以年糕为目专记:“黍粉和糖为糕,曰年糕,有黄白之别。大径尺而形方,俗称方头糕;为元宝式者,日糕元宝。黄白磊砢,俱以备年夜祀神、岁朝供先及馈贻亲朋之需。其赏费仆婢者,则形狭而长,俗称条头糕。稍阔者日条半糕。富家或雇糕工至家,磨粉自蒸。若就简之家,皆买诸市。”[17]
清中叶,年糕不仅是国人普遍用于节令时祭祀的食品,还因对外交流而流传海外。清乾隆年间,日本的一些文献资料如《清俗纪闻》中就出现了有关年糕的描述。《清俗纪闻》是日本文人根据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商人的口述,整理出版的中国民俗专著,其中有关年糕的记载如下:“自十二月二十前后,至二十五六之间,家家制作年糕。亦不仅限于寒冷季节制作。”[18]
该书还记载了年糕的原料、做法、外形和用途,如卷一“年中行事”里的“家庭拜贺”记载,年初(农历正月初一,笔者注),家祠上供品首列的是年糕。
■2006年由中华书局重新出版的《清俗纪闻》书影
■做宁波年糕
清宣统元年(1909年),上海环球社创刊发行了《图画日报》,其中的“营业写真”一栏连刊了400余期晚清江湖百业,其中第321期为“做宁波年糕”(见上图)。据此推断,在1909年前宁波年糕已风靡上海及邻近地区。
因做慈城年糕的田野调查需要,笔者查阅全国1800多历代地方府(县)志条目所记载的有关岁时民俗资料发现:
全国有北京、天津、上海三直辖市、18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都有过年吃年糕的习俗,其中18省覆盖华东、华北、东北、中南和西南的100多个地(市)区,详见附录一《历代地方志中记载的年糕》[19]。根据史料记载,制作年糕的地区大多种植稻米,但台湾省澎湖县却是个例外。《澎湖纪略》(十二卷,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中记载:“腊月,做年糕相送,谓之,一年高一年。’”[20]其实“澎无稻米,地产杂粮,人民饮食以杂粮为主”[21],即平时食的是黄米粥,薯干糊,即使如此,澎湖人过年却似乎是“铺张浪费”,家家会用糯米做年糕祀祖送亲……此中可见年节于澎湖人的意义。
综上所述,年糕原是稻米、黄米等粮食的粉食制品。其名称因为过年习俗而成,又因讨“年年高(糕)”的口彩而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一类食品的名称。从年糕的传说,结合文献史料中有关年糕的记载,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年糕是稻米、黄米、小米等粮食的粉食制品,因年节而得名;
二、年糕既是年节的吉祥食品,又是日常生活的主食;
三、因文化差异,各地年糕的形状、大小、原料均有所不同;
四、年糕制作始于西周,兴于明,盛于清朝及民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