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乱弹唱腔十分丰富,以乱弹为主,兼唱昆曲、高腔、徽调、词调、滩簧等,是全国少有的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其舞台语言以中原音韵结合台州官话,充满民语乡韵,通俗易懂,别具特色。伴奏乐器有文场、武场的分别,文场分丝竹管弦乐曲和唢呐曲两类,武场分闹台锣鼓和表演锣鼓两类。[5]每当演出开始,戏台上动锣振鼓,古韵飞扬,硬气与灵气相得益彰,和当地朴实爽直的民风如出一辙,十分具有吸引力。台州乱弹的脚色行当分“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包括生、旦、净、丑,“下四脚”包括外、贴、副、末。各行当均有其重头戏目,随着剧种的发展,行当分类也越来越细。
在台州乱弹很多优秀剧目中,丑行的表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尽管丑行位列生旦净末丑之末,但以各种不同的表演带给观众别样的观戏感受,有的善良诙谐,有的奸诈阴险,有的见势忘义,或带给人以感动,或带给人以娱乐,或带给人以反思,演出更加真实动人。如在《拾儿记》中善良质朴的王小三滑稽而不浮滑,诙谐而不奸猾,生动地再现了生活在最底层百姓的“穷中取乐”中的善良、乐观与纯粹。再如在《戚继光》中打饼师傅在剧中两次出现,“他给戚继光献上了行军口粮,还勇敢地与倭寇搏斗。这个丑角用一个台州土产小吃‘光饼’,再加上俏皮的台州方言,给震撼人心的正剧之中插进了些许幽默,调剂了戏剧的节奏”[6],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
台州乱弹声腔、道白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台州乱弹的舞台语言以中原音韵结合台州官话,充满民语乡韵,乡土气息十分浓郁,通俗易懂,别具特色。如《拾儿记》中王小三的台词,其中有不少的台州土语,极富有本地特色,通俗易懂,令台州观众倍感亲切,无比喜爱。(www.xing528.com)
在表演方面,台州乱弹有许多绝技,如“耍牙”“双骑马”“钢叉穿肚”“甩火球”“雨伞吊毛”等,长期以来一直为人所称道。如《活捉三郎》中的“甩火球”,《斩蛟》中的“一马双鞍”“抱瓶滑雪”,《北湖州》中的“耍钢叉”,《雪里梅》中的“哑背疯”,《奇缘配》中的“雨伞吊毛”,还有“龙形”“龙步”“龙爪”等特技表演,无不令人称奇,无不令人称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