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的审美特性是优美、秀美,轻盈柔和,长于抒情。这种优美细腻、跌宕婉转令其与其他剧种如京剧等产生了鲜明区别,越剧唱腔委婉动听,曲调清悠婉转,带给观众非常强烈的美感享受。1986年上海越剧院组织艺术家去法国巴黎演出时,当地《世界报》评论说:“整个表演细腻,漂亮的布景,每场戏的活生生的画面浮现在观众面前。音乐的演奏、鲜明的节拍,这一切都给人很大的享受……”[13]越剧表演重视真情流露而非受严格规范约束,故而在表演中更能显现出一些著名艺术家行云流水、水到渠成般的真情实感的流露。越剧不仅具有优美、柔美的主要特征,而且也有独特的“刚”,如一些流派的唱腔中也有洋溢激昂之美,洒脱流畅,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赋予了越剧独特的魅力。
“越剧唱腔属板腔体,早期曲调单一,后来吸收其他剧种、曲种音乐,逐渐丰富起来。越剧曲调清悠婉转,优美动听,长于抒情,主要有尺调、四工调、弦下调三大类,其中尺调又分慢板、中板、连板、散板、嚣板、二凡、流水板等。越剧的脚色行当分为小旦、小生、老生、小丑、老旦、大面六大类,其中小旦又分为悲旦、花旦、闺门旦、花衫、正旦、武旦六种,小生又分为书生、穷生、官生、武生四种,老生又分为正生、老外两种,小丑又分为长衫丑、官丑、短衫丑、女丑四种。”[14]越剧具有民间文化的根基,其曲调源自民间小调,由前身“落地唱书”吸收当地山歌小调、佛曲等音调而成,后来在发展中汲取了各类曲艺之优势,曲调逐渐丰富起来。越剧的发展与创新密不可分,特别是1942年起以袁雪芬为代表进行的改革,为越剧发展做出了贡献。越剧以唱腔婉转优美,唱词清新流畅,唱段动听、富于变化又极具表现力等特征征服了国内外观众。一位外国学者曾赞叹说:“优美深情的越剧音乐,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美学情趣,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瑰宝。”[15]
唱腔优美的越剧流派纷呈,特色鲜明,多姿多彩,满足了观众的不同口味,甚至这种流派特色还影响到各个流派塑造的人物的气质。越剧在一代代越剧艺术家不断创新和变革中,形成了一些重要流派。目前业界公认的越剧流派有十三个,有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王(文娟)派、戚(雅仙)派、张(桂凤)派、陆(锦花)派、毕(春芳)派、张(云霞)派、吕(瑞英)派、金(采风)派。现今大家熟悉的著名越剧演员赵志刚、茅威涛都师承尹(桂芳)派,王美菊则师承金(采风)派。由于自身积累与发展,各流派也往往会有自身特点,比如袁派唱腔婉转细腻,含蓄深沉,注重以情感人,以情带声,有收有放,能够在表演中从人物出发表达真实细腻的内心情感,唱腔韵味无穷,代表作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香妃》《西厢记》等。范派唱腔淳朴滋实,稳健大方,热情内涵,旋律华彩,拖腔丰富,咬字坚实,发音宽厚,音调起伏回荡,使唱腔凝重大方,柔中突出刚,形成更显刚劲和凝重的演唱风格,代表作有《孟丽君》《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打金枝》《穆桂英》等。尹派唱腔起调自然,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唱腔醇厚隽永,洒脱深沉,咬字清楚,唱腔徐舒流畅,娓娓动听,又善于运用重音、音色和速度的变化表达人物感情的起伏,别具风格,令观众感受到优美舒展、明快流畅,代表作有《西厢记》《屈原》《沙漠王子》《盘妻索妻》《何文秀》《玉蜻蜓》《浪荡子》等。
越剧服饰具有轻柔、淡雅、清丽的独特风格,用料、式样柔和、轻盈。越剧在小歌班初期,戏中角色的穿戴大多数借用生活中服饰、庙中神像蟒袍等,后来采用租用戏装。1943年韩义在《雨夜惊梦》中对剧中服装做了设计。在袁雪芬主演的《香妃》中,剧中人物有兄弟民族,而且出场人物身份较多,因此所有角色的服装进行了统一设计。此后经过不断探索、巩固与发展,越剧服装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根据剧中人物不同需要搭配不同配饰,变化丰富且具时代感,具有淡雅、柔美、简洁、清新的特色,给人以轻盈、柔美之感。舞台美术也是越剧中极具特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越剧善于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立体布景,运用灯光、音响等结合剧情进行多种多样的布景设计,着力表现越剧柔美抒情风格。(www.xing528.com)
越剧长于抒情,表演细腻有神,有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魅力。越剧艺术家不仅不断吸收不同剧种的营养而且善于钻研创新,与时俱进。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袁雪芬等人的倡导下,艺术家们吸收、学习昆曲、京剧的舞蹈身段和表演程式,使外部动作更具节奏感与美感。同时也学习新兴艺术样式,如话剧、电影的表演方法,形成了越剧表演的独特艺术风格。越剧很多剧目表现了才子佳人、家庭伦理、儿女情长等题材,而青春、爱情正是人类艺术永不过时的主题,承载着人类最美好的追求、梦想与追忆,能打动各年龄层观众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同时越剧对男女爱情的表现如此唯美、多姿、感人,当然也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与动容。越剧经典剧目中有对人美好心灵的歌颂,也有对丑陋行径直接有力的抨击,如在《五女拜寿》中,对三女儿、婢女翠云等人物的有情有义进行了颂扬,也将二女儿等人的唯利是图、仗势欺人展现得淋漓尽致。
越剧发展历史并不算太悠久,但其独有的剧种风格令人印象深刻,享誉海内外。越剧在发展中不断保持着突破陈规的创新精神,“越剧改革则是对传统戏曲规范的突破,过去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一些戒条,没有能束缚住改革者的手脚,有些人攻击咒骂改革者‘数典忘祖’,其实正说明改革势必对习以为常的规矩有所反叛”[16]。当然在此过程中一些著名的越剧艺术家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一“善于不断学习,勇于继续创新”的精神值得其他剧种学习与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