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高中物理合作学习任务设计

研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高中物理合作学习任务设计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合作学习任务研究生活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现象。如果采用讲授法,直接讲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学生会感觉索然寡味,是老师生搬硬造的,实是理解不透,更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三)合作目标1.学业目标能分析生活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现象,知道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研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高中物理合作学习任务设计

(一)合作学习任务

研究生活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现象。

(二)合作原因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力和运动的有关知识,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当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在拔河比赛时,大人之所以会胜,是由于大人施加给小孩的力大于小孩施加给大人的力”。这就迫切需要深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来弥补已有知识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的缺陷。如果采用讲授法,直接讲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学生会感觉索然寡味,是老师生搬硬造的,实是理解不透,更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若本内容课前通过学生独立去寻找一些力的相互作用的事例或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实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经历了思考、争辩、实验、探讨、质疑等,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和同桌配对交流讨论,合理吸收别人的意见,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将更为深刻,因此适合使用合作学习方法。

“思考—配对—分享”不仅能促进学生有效归纳、分析处理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很好地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积极互赖的教育思想。首先,它使合作的双方都收益。因为每个学生在使同伴获得好主意、好观点的同时也使自己分享了这一好主意和好观点。其次,离开同伴的帮助谁也不能独立完成任务。因为每个人都可能要面向全班进行汇报,汇报内容不仅是自己的个人观点,它还包含相互交流时从同伴处获得的观点。这种方法省时省力,易操作,常态课堂可经常使用。

(三)合作目标

1.学业目标

能分析生活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现象,知道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社会技能目标

(1)有发现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物理问题并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2)能独立有效地归纳、分析信息。

(3)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能对别人的看法表示赞同或提出质疑。

(四)合作方法

“思考—配对—分享”法。

(五)合作类型

非正式的大合作(不评价)。

(六)合作时间

3分钟。

(七)合作步骤(www.xing528.com)

第一步:教师课前一天发放任务清单,每个同学单独去寻找、思考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的实例,或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实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二步:两人配对,轮流交换看法。A同学先举出一些力的相互作用的实例或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实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同学记录;B同学举例或实验演示说明,A同学记录。

第三步:教师随机请一些学生在班级中发言。发言的学生可以讲讲两人讨论交流后的看法,而不是他自己个人的看法。这时教师要注醒学生:你的同伴的观点是什么,你们经过讨论后认识有没有发展等,而不是只谈自己个人的观点。

(八)合作的预期成果

实验1:两个充满气的气球相互挤压(气球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2:手拉一端固定的弹簧(手拉弹簧,感觉弹簧也拉手)。

实验3:两手掌相互击掌(两手掌都感觉痛)。

实验4:两鸡蛋互击(两个都碎)。

实验5:条形磁铁同极相吸、异极相斥。

实验6:“我”拉桌子,感觉桌子也拉“我”。

实验7:溜冰时,静止的两人互推,两人向相反的方向分开。

实验8:平静的湖面上,静止的船互推,两船向相反的方向分开。

……

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对物体B施加力,则物体B一定也对物体A施加力。这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九)教学中要注意事项

(1)本案例的任务是前置性合作任务,完成程度是课堂合作高效的保证,一定要在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给学生合作的机会。

(2)运用“思考—配对—分享”法必须注意:相互交流之前,每一学生都应该认真地思考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而不是想如何去影响对方;在“分享”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地倾听并确切地弄懂同伴的观点。

(3)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都能举出一些简单的例子,但有些无法解释为什么会这样。经历了思考、实验、探讨、质疑、讨论等过程,会发现问题,或许也会解决问题了,对力的相互作用理解更深一层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