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准实验方法:在企业情景下的实用选择

准实验方法:在企业情景下的实用选择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25]保罗·萨缪尔森认为,一种发现经济法则的可能的方法就是通过受控制的实验。准实验方法就是没有严格地进行指派和严格控制实验剌激的实验方法。袁方等多数学者则认为,科学并不仅是以纯实验为起点和目的的,科学的发展必须利用现实所能提供的手段和技术,而不能等待完善的方法产生以后再进行研究。在企业情景下无法进行严格的实验研究时,准实验可以作为一种选择,来帮助研究者做有效的推论。

准实验方法:在企业情景下的实用选择

劲松将研究现象(问题)比喻为钉子,把研究方法比喻为榔头。认为要根据不同的钉子挑选不同(最合适)的榔头。[222]

社会科学中研究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实证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和相关分析法。实验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实证方法,社会人假设就是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得出的。

实验方法是一种能够让研究者探索因果关系的观察方法[223]:222,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实证方法。袁方教授认为近几十年来,社会科学家越来越认识到实验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224]:362经济学家Vernon L.Smith 早在1962年就强调要用实验方法对已有的经济理论进行检验,认为一项未经实验的理论仅仅是一种假说。[225]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认为,一种发现经济法则的可能的方法就是通过受控制的实验。[226]

由于社会研究对象的性质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常常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实验室中严格地控制各种条件来进行实验。如萨缪尔森所说:“不幸的是,经济学家不容易控制其他重要因素,因此无法进行类似化学家或生物学家所做的实验。他们一般只能像天文学家或气象学家一样借助观察的手段”[226]。因此,社会学研究很多情况下只能进行准实验研究。准实验方法就是没有严格地进行指派和严格控制实验剌激的实验方法。它通常不是在纯粹的实验室环境中,而是在研究现场进行,它们常常依据现场的条件和可能性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纯粹的实验设计加以简化。[224](www.xing528.com)

准实验与实验的主要区别是准实验没有随机分配实验对象到实验组和控制组。[227]:179这就使准实验的效果受到影响。有些学者因此认为准实验没有严格地执行实验方法的准则,不是科学的实验。袁方等多数学者则认为,科学并不仅是以纯实验为起点和目的的,科学的发展必须利用现实所能提供的手段和技术,而不能等待完善的方法产生以后再进行研究。同时,实验设计本身也是一个从无到完美的不断发展过程。认为目前社会科学的实验已基本具备了科学方式所要求的条件,尽管它并不总是能检验或建立因果关系,但这种“准实验”能检验相关关系并能发现新的事实[224]:380。另外,准实验也有其优势,它能够让研究者在现场灵活地协调和控制实验对象,按照其实验过程的自然结果来推断最接近真实的答案。[227]:179

可见,准实验是一种介于观察研究和实验研究之间的研究方法。在企业情景下无法进行严格的实验研究时,准实验可以作为一种选择,来帮助研究者做有效的推论。但是,由于准实验无法控制不可预计的环境因素,因而,准实验的结果不能断定为因果关系,只能得出比一般观察研究更有效的建议和更强的推论[227]:183,为今后更精确的研究奠定基础。

本研究探索的问题是提出一种新的激励哲学,并假设这种新哲学的实践效果要好于原有的。为了对这个假设进行检验,本研究在新哲学的指导下开发出具体操作模式。通过对新激励模式实施效果的检验,可以推论假设是否正确。根据这个目标,现场实验是适合本研究的验证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