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人性论-激励的本质与主体性的转化

新人性论-激励的本质与主体性的转化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管理学来说,对人性的假设更是其最基础的理论假设。(一)中、西方对人性的探索——贡献与不足古今中外的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对人性的看法,并以这些看法为基础演绎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正是因为看到了孩子、中青年人和老人走路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都有人的共性,俄狄浦斯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因此,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在群体中形成、成长和发展的,个体的生存、成长和发展对他人有很大的依赖性。

新人性论-激励的本质与主体性的转化

大卫·休谟(David Hume)认为一切科学总与人性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任何学科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归到人性。他还举例说,即使像数学自然哲学这样似乎与人性离得很远的学科,也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科学。因为这些科学是在人类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是根据人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150]:6-7。对管理学来说,对人性的假设更是其最基础的理论假设。因为在管理中,管理者所采取的行动背后都由其对人性的认知和自身的人性所决定[52]:72。正如埃德加·沙因所说:人性假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对于激励、报酬和其他人事问题的政策[151]:50。因此,齐善鸿教授指出,要改进管理,就要从人性的源头上进行思考[52]:72

(一)中、西方对人性的探索——贡献与不足

古今中外的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对人性的看法,并以这些看法为基础演绎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在西方管理理论中,典型的人性假设有:经济人假设(亚当·斯密)及理性人假设(保罗·萨缪尔森)、社会人假设(乔治·埃尔顿·梅奥)、自我实现人假设(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复杂人假设(艾德佳·沙因)。中国早期的哲学家也提出了性恶论荀子)、性善论(孟子)、性无善恶论(告子)、性有善有恶论(世硕)的人性假设。[8]

这些认识都展现了人性的一个或多个侧面,为我们认识人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上述每一种人性假设都因没能取得对人性全面合理的解释而受到普遍接受。说明这些人性假设还不能反映人性的本质或全貌。在这种情况下,沙因提出了复杂人假设并给出证据[151]:96-101

齐善鸿教授将已有的人性假设放回到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之中,通过对人性与人性表现的区分,指出了已有人性假设存在的三个误区和五个不足。三个误区是:将生物之人形动物等同于人[9]、将各种状态的人形之动物的表现概括为人性[10]、将人在低级发展阶段的较为普遍的表现视为人性,忽视了人的发展性[11]。五个不足是:简单归纳[12]、静态认知[13]、现实反推[14]不可知论[15]、过度推论[16][52]

希腊神话寓言“斯芬克斯之谜”[17]中,俄狄浦斯透过不同的“表象”而看到表象后的共性,答对了斯芬克斯的谜语。如果他看到孩子用手和脚爬行,就认为人用四条腿走路;看到中青年人只用两脚,就认为人用两条腿走路;看到老年人都拄着拐杖走路,就认为人用三条“腿”走路,那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正是因为看到了孩子、中青年人和老人走路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都有人的共性,俄狄浦斯得出了正确的答案。管理学目前对人性的不同“假设”类似对“斯芬克斯之谜”的不正确回答,看到人性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就提出了不同的假设。这些假设因为都只看到特定阶段的表象而得出的不全面的认识,因而也是不准确的。复杂人假设则好比有人在回答“人用几条腿走路”时发出感慨:“哎呀,太复杂了,不同年龄的人走路用的腿数不一样,很难说清楚。人用几条腿走路要根据你看到的是什么年龄的人才能具体确定”。这显然也没有正确地表达出人性的真实面貌。因而,我们对人性的认识只有像俄狄浦斯一样透过不同的“表象”看本质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二)对人性的系统、动态认识

要全面正确地认识人性的本质,既要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又要用系统的分析方法。

周建远从哲学视角对人性及其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认为人性是人的基本性质,人性是在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着的[152]:335。人性是人的内在性质,行为则是人的外部表现。人性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人性对人的行为起着决定作用。人性一部分来自于遗传,一部分来自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人性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可以产生新的性质。人性可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图3.1 人性系统集合构成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周建远认为每个人都有个体性、集体性和社会性。或者说,人性由个体性、集体性和社会性三个部分(子系统)组成,这与现实中人的存在状态是一致的。

每个人依存于一个群体,群体发展为社会;相应地,社会由个体组成。与此对应,个体性、集体性和社会性形成了人性的不同层面,如图3.1所示。

1.人性的个体性属性

每个人都具有个体性,因为每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有生命的个体。每个人既是自身行为的主体,也是行为的目的和动机的主体。有生命的个体的基本要求是维持生存或继续生存下去。个体由于需要维持生存而产生一些基本的需求,满足这些需求是个体生存的条件。个体基本行为都要围绕满足个体生存的基本需要,满足人的这些需求形成个体行为的基本目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人的行为是为己或为私的。这种为己或为私是合理的,与道德无关。因为个体必须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承认人的个体性,尊重人基于个体性的为己或为私行为,对这种“自私”行为给予认可,实质上是认可人的主体性和相对独立性,是承认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

确立和认可人的个体性才能使个体成为其自身的主体,才能产生个体的存在感和自我意识,才可能发挥个体的创造性。确立和认可人的个体性才能使个体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承担责任,从而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通过自己的劳动为自己的生存创造条件。尊重人的个体性和自主权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每个个体自己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自求发展、自主决策、自我奋斗,才能最大程度地发展人的能动性,使个体从而使群体和社会不断发展。

2.人性的群体性属性

每个人都具有群体性。因为作为具有群居特性的人类,每个人不仅是一个个体,而且还是一个群体的成员。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环境,单个个体无法面对环境的威胁和挑战。从这个角度讲,个体的独立是相对的,每个人在具有个体性的同时,还具有群体性。

每个人的出现都源于父母的交合,而且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还需要父母的抚育和呵护才能有独立的生存能力。相应的,人到老年后又需要子女的照顾和帮助。这样,父母和子女就自然形成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群体关系。因此,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在群体中形成、成长和发展的,个体的生存、成长和发展对他人有很大的依赖性。同时,群体的延续和发展需要个体通过繁衍后代来实现。繁衍后代是群体生存的必备条件,是群体的基本性质。对个体来说,自发或自愿地养育子女就形成个体的群体性。养育子女或照顾老人需要为他人付出,这形成了个体为他或为公的行为。可见,人的群体性表现为个体的为他或为公意识和在此意识下表现出的为他或为公行为。人的群体性还由于适应或战胜外部恶劣环境而产生。由于个体无法抵御恶劣环境的挑战和威胁,个体需要协作起来,形成有组织的活动才能应对。人的群体生活使人产生与他人协作或互相帮助的意识,使人具有助人和为他人的群体意识。由于群体环境对于个体生存的重要性,个体还可能产生改善群体状况,为群体做贡献的意识。认识人的群体性,是对人与人的相关性或相依性的认识和肯定,是对人性具有为他或为公意识的认识和肯定。

3.人性的社会性属性

每个人都具有社会性。社会由群体组成,但又不是群体的简单集合。社会有与群体不同的特有的规范和发展规律。社会在生产方式上与群体最大的不同是其在组织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分工和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导致产品交易)使社会生产的规模扩大,社会组织化程度和社会结构复杂程度提高。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使身处其中的人产生了社会性。人不但要适应新的社会环境,通过从社会环境中吸收各种能量实现自我更新,还通过自己的创造改变社会环境。人的社会性使人产生了合作意识、交换意识、角色意识、阶级意识和文明意识[152]

社会分工引发合作和交换,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成为生产组织(或某种社会结构)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使个体的劳动产品不能满足自己的全部需求。为了生存和发展,还需要通过交换获得他人的产品。因而,每个个体对他人的依赖程度增加了。这种依赖加强了为自己和为他人的相互性和对等性。因此,由合作和交换引起的社会性促进了人的个体性和群体性的相互融合和平衡。由于合作与交换所具有的互利性质的稳定性,合作和交换的愿望、倾向与能力成为人的社会性的重要内容,表现为合作意识和交换意识。人的合作与交换意识既源于又高于人的个体性和群体性,其中包括了人由于思维产生的理性因素。分工与合作并不排斥人的个体性和群体性,他们协同地发挥作用,既保证了合作与交换的顺利完成,又保存了人的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

人口的增加、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日益增大使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更加依赖于组织,组织对个人的约束越来越大。每个人在组织中都有一个相对确定的角色(往往以工作岗位或职位体现),个体需要按照组织对这个角色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长期的组织化过程中,组织中的个体逐渐形成了角色意识。角色意识的核心是责任意识。作为角色的某个个体的行为必须是社会功能所要求的,个体必须完成角色所规定的工作才能受到组织的认可,否则,就会影响组织整体社会功能的形成,从而损害整个群体及群体中其他人的利益,进而最终也会使自己受到损失。因此,角色意识促使个体形成社会责任意识。角色意识还使个体产生服从意识。因为组织会要求个体按制度规范或上级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除了存在合作与交换关系,还存在着矛盾甚至斗争的关系。这种矛盾和斗争一方面有可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暴力冲突。暴力冲突导致掠夺、对抗和奴役,形成阶级和阶级社会。人长期生存于阶级社会中,因而具有了阶级性(阶层性)。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用暴力或愚化等方法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控制,把自己当主人,而将被统治者视作为自己生产物质财富、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形成了把被统治者当工具的权力意识和特权意识。被统治者则会采用各种手段反抗这种控制和支配,形成逆反意识。在统治者的长期强权威吓和愚民政策的影响下,有部分被统治者被异化而形成顺民意识或奴才意识。由于人类社会长期处于阶级社会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到阶级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阶级性使被统治者和统治者的人性都发生了异化,增加了人性的复杂性。人的阶级性表现为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控制、压迫和剥削,造成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不间断的反抗和斗争。(www.xing528.com)

近代以来,尊重每个人的平等、人权、民主、法制等观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和认可,成为现代社会人的主流意识,这种意识形成了人的文明意识。

与人的个体性和群体性相比,人的社会性复杂而多元,包含因互相依赖而形成的合作性质,由分工而形成的交换性质,由组织化而形成的角色性质,由阶级社会的影响而形成的阶级性质,以及由于人类的文明进步而形成的文明性质。人的社会性还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人的社会性增加了现实人性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人性是由个体性、群体性与社会性构成的一个系统。其中,人的个体性和群体性是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早期形成的,构成了人性的内层。人的社会性是在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是在个体性和群体性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的属性,处于人性结构中的外围。如图3.2所示。

图3.2 人性系统构成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人性是人(抽象意义上的群体概念)普遍具有的性质,每个人(具体意义上的个体概念)的人性都具有相似的构成维度。可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处于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具体的个体在人性的内容上又可能有分化和区别,形成了人性的差别性。因此,在认识人性普遍性的基础上,同时要认可人性在个体上的差别性。当然,也不能因为强调个体的差别性而否定人性普遍性。因为差别性仍是在共同性上再现出来的更低层级上的差异。

人性的个体性属性与西方的经济人假设是基本一致的,与中国的性恶论假设也是一致的,揭示出了人性中的自利或自私的一面。人的群体性属性与西方的社会人假设、中国的性善论假设是一致的,揭示出人性中利他或为公的一面。人的社会性属性与西方的复杂人假设,中国的性无善恶论、性有善有恶论假设是一致的,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人兼具个体性、群体性和社会性。这三种性质既是人性相对独立的要素,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由于社会总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和演化之中,人的社会性属性也会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因而,只强调人性中的个别属性,或因人性的复杂和多元而否定人性构成的规律性,认为人性说不清楚的认识都没有从系统的角度正确认识人性。只反映出某一社会阶段人性静态特点的人性认识,都会因历史发展而失去其原有的正确性。

(三)对神圣人性的追求——新人性论

前文站在当前历史的节点上用系统论的观点从动态的视角对人性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了解。我们了解到人性的构成是有规律的,同时也是复杂的、多元的、不断发展的。可是,仅仅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并非是我们了解人性的终极目的。我们了解人性,是希望通过对人性规律的把握为自己找到发展的正确方向,为我们人性的更加完善提供参照和坐标。这个方向指向的应是人类发展的前景和未来。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了解有关人性的“是然”问题,更应了解人性的“因然”问题。如果管理学只关注人性的“是然”问题,假设人性有一个唯一的本质,希望通过对现实人性的实证来发现这个本质,回避对人性“应然”问题的思索。这样的研究,将使管理学对人性问题的探索失去了灵魂。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在经历了美好的原始文明后因进入阶级社会而异化,随后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成为一部人类不断向文明方向进步的文明史。人类的进化史证明,人正在不断地创造着新的自己,而这个创造的方向就是代表了人类神圣性的文明。

齐善鸿教授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在提炼中、西方文明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人性论。[49]新人性论认为人是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的统一体,但从人性的根本内涵来讲,人区别于物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是人的精神性。[52]:86人的精神性是人所特有的超越其物质(生理)存在、心理存在而获得的完全属于人的特殊属性。表现为对意义的追求,主体性的积极发挥,对本能自我、物种界限及私欲的超越,运用理性思维又超越理性的有限性,以及对神圣性的不懈追求[52]:87。人,是“成为人”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52]:91。人的初始状态,只是一个生物个体,一个具备发展成为人的可能性的生物个体。此时的“人”还不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有在其后天的社会实践中才能不断获得和发展。人自出生开始,就开始了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反观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并由此具有了社会性的属性。人的本质——精神性,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随着主体意识的萌发和不断发展形成的。

新人性论提出了“现实人性”和“理想人性”的概念。理想人性指人的个性心理达到了完全成熟水平时所表现出来的人的性质。这时的人性将是自由的、自然的。在企业组织中将表现为人们自觉的劳动,劳动将是劳动者自我价值实现和享受的过程。理想人性在现阶段还是一种理想的假设,只有当社会和个人都达到高度文明的状态(发展成熟)时才可能出现。可以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或宗教中“神”所表现出的性质来比喻。因而,也可将理想人性表述为神圣的人性。现实人性指社会和个人的人性成熟水平未达到理想人性时所呈现的状态。人成为人的过程就表现为现实人性朝着理想人性不断接近的过程[18]。对神圣人性的追求才是人性所内含的本质。

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在《人论》中指出:“人的本质不依赖于外部的环境,而只依赖于人给予他的价值。财富、地位、社会差别、甚至健康和智慧的天资——所有这些都成了无关紧要的。唯一要紧的就是灵魂的意向、灵魂的内在态度;这种内在本性是不容扰乱的”[153]:10。“如果‘人性’这个词意味着任何什么东西的话,那么它就意味着:尽管在它的各种形式中存在着一切的差别与对立,然而这些形式都是在向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从长远的观点看,一定能发现一个突出的特征,一个普遍的特性——在这种特征和特性之中所有的形式全都互相一致而和谐起来。如果我们能规定这个特性的话,发散开的射线就可以被集合到一个思想的焦点之中”[153]:90。如果卡西尔并没有明确表达这个焦点的含义,那么,阿尔贝特·施韦泽则对其进行了更清晰地表述:“我日益明白,我没有内在的权利,把我幸运的青少年时代、我的健康和我的才能当作理所当然的东西接受下来。出于最深刻的幸福感,我日益理解了耶稣的话:我们不可以把生命留给自己。获得了生活中许多美好东西的人,必须为此做出相应的奉献。幸运的人被召唤来感受、帮助和缓解别人的痛苦,我们大家都必须承担起世界上痛苦的重负”[154]:26。可见,人的神圣性是人性的“应然”表现是中外学者的共识。

在区分了理想人性和现实人性之后,齐善鸿教授进一步提出了人性成长的三阶段理论。将现实人性向理想人性的发展过程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从总体上讲,人性的成长具有阶段性特征,呈逐级演进的趋势,但对某个具体的个体来讲,其人性发展过程可能不一定完全按典型的成长阶段进化,而出现越级成长或倒退的情况。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155]:265,是想说明人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教育、引导和自我管理等方法,是可以逐渐向理想人性的境界靠近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指出的“自我实现”需求也表达了这种愿望。因此,提出人性的发展阶段论,是给现实中的人们指出一种人性成长的方向和实现条件的具体阐述,是为了给人性成长指明具体的道路。三个不同的阶段反映了人性成熟的不同程度,当然,这种程度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中外哲学家也曾提出过对人生分层或分阶段的理论。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描述了人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144]:13。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156]:179-183。朱鲁子则将人区分为自发性形态、自觉性形态和自然性形态。他认为自然性阶段是“自我实现”的阶段,是自由和幸福的阶段。认为当前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在“自觉性形态”的早期就不再发展了。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则提出人生三阶段理论[157],即: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

新人性论的提出为新的管理哲学及其指导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基础。

(四)对以道为本激励哲学的启示

对人性的认识决定了人们对激励目的的认识。新人性论启示企业管理者和研究者,企业和管理的目的是激发每个人对神圣人性的追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造就人”。激励的目标应是通过激励造就人性更加成熟的人,并通过造就人而实现施激者和受激者双方综合利益最大化的共赢。因此,在以道为本的激励哲学中,激励目标首先指向造就人,有了优秀的,更接近理想人性的人,企业的经济目标更容易达到。这相当于在西方激励哲学所确定的激励目标中增加一个“造就人”的中介变量(如图3.3所示),这个变量的增加使以道为本的激励哲学更符合人性的发展方向。

图3.3 新人性论对以道为本激励哲学的启示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新人性论启发人们,个体对私利的追求是合理的。以道为本的激励哲学不否定个体对私利的追求,因为这是由人性的个体性属性所决定的。但以道为本的激励哲学在认可个体性的同时也不忽视人的群体性和社会性,即为他或为公性。因为为他性和为公性最终也指向个体性所追求的目标,而且能够更好促使个体性目标的实现。因此,以道为本的激励哲学在激励方式上不否定激励中受激者对私利的追求,只是增加了为他或为公性的激励项目,由此引导受激者向更成熟人性的方向发展,从而避免西方激励哲学单纯引导受激者追求经济私利的弊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