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就“敬德保民”、“为政以德”、“选贤与能”、“以民为本”、“以吏为师”的政治文化传统。“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等儒家格言,都强调了官德在国家治理中的极端重要性。事实表明,“官德彰则民风淳,官德毁则世风降”,官员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着权力的正邪走向,影响着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乃至决定着民心向背与国家兴亡。
传统官德包括爱国爱民、廉洁自律、勤政务实、视民如伤、举贤任能、赏罚分明、直言敢谏、从谏如流、艰苦朴素、率先垂范等具体内容,至今仍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值得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践行。从社会效果看,历史上那些具有勤政、爱民、清正、廉洁等德行的官员无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卓著而流泽深远。唐代的韩愈在《潮州请置乡校牒》说:“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不如以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也”。他一生固守着儒家这一“德治”理念,在发配潮州期间关心农桑、祭除鳄害、释放奴婢、大兴教育,使潮州地区一直延续中华古国的文脉,至今仍有“海滨邹鲁”之誉。宋代的包拯在肇庆任职三年,政绩颇丰,为人清廉刚正,被当地人尊称为“包青天”。大文学家苏轼于晚年被贬惠州,所谓“东坡居惠,勇于为义”,不仅展现出关心民瘼、积极用世的儒家情怀,同时展现出随遇而安、洒落自甘的佛道精神。清代大臣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时期,撰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对联以砥砺自己的心胸志向。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则以“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自勉,并提倡“天下为公、平等博爱”的精神情怀,告诫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不立志做大官”。这些先贤的思想境界与人格精神,共同凝结成博大精神的中华“国德”,是我们今日加强官员道德修养必须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好公仆”的焦裕禄,就是把传统官德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典范。(www.xing528.com)
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兰考考察时,就号召广大领导干部从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五个方面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在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更是提醒官员“把焦裕禄精神当镜子照照自己”。习总书记深刻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加强官员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价值。他在中央党校的一次开学典礼上讲话说:“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作为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他在正式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后,更是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013年底,他在山东曲阜考察了孔府之后,在孔子研究院的座谈会上强调:“我这次来曲阜就是要发出一个信息: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