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德强企》:伦理学的第一原则与最高境界

《国德强企》:伦理学的第一原则与最高境界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伦理学的第一原则是“教育者先受教育”,或“言教不如身教”。孔子的不断言说,也引来了某些责难。“仁者安仁”是“仁”的最高境界,至少也可以成为我们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的一面反思的镜子。孔子对自己的言论和主张多所反思,我以为这是他最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地方。儒家的“仁义道德”,属于人格的“超我”部分。

《国德强企》:伦理学的第一原则与最高境界

伦理学的第一原则是“教育者先受教育”,或“言教不如身教”。领导作报告,学者开讲座,都会不期然遇到或多或少的“麻烦”。所以孔夫子不认可“演讲学”和“口才”: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为什么?——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故“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孔子“述而不作”,作为老师,其言论不能不多。孔子的不断言说,也引来了某些责难。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宪问)——孔子的回答自我解嘲,“疾固”者,老毛病也,也就是“好为人师”的意思。他正面而谦虚的表达则是“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其实,孔子之“诲人不倦”,是饶有意味的“谆谆善诱”,而不是一味的“道德说教”——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孔老师不喜欢“朽木不可雕”的蠢学生,而喜欢好学善问、能举一反三的学生(现在的教育思想反是)。

孔子言论特点之一是“近取诸譬”,切己亲切,如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简简单单,Don’t be evil能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孔子的言论特点之二是“涵义深远”,启人灵智,如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万古不刊之明论,今人知之者盖鲜也。

论语》说“仁”,正是由浅近而致于深远。“仁”而“致富贵”,是孔子的基本价值观。对于“仁”与“利”的关系,他又分为三个层次: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小人”急功近利;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智者”唯利是图(所谓“儒商”),而“仁者”尊道守信。“仁者”求仁未必得利——“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述而),于是“仁”本身成了“仁者”的目的,“仁”于是升华成了“仁”的最高的道德境界,到了这个境界,则可以“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获得“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人格尊严。“仁者安仁”是“仁”的最高境界,至少也可以成为我们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的一面反思的镜子(如“助人为乐”、“慈善为己”)。

孔子对自己的言论和主张多所反思,我以为这是他最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地方。

儒家的“仁义道德”,属于人格的“超我”部分。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发现人格的“超我”跟“本能”存在着对立和两难。理论上可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但事实上不可能,孔子一叹、再叹、复三叹: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卫灵公)“好色”是本能,不学而能,不用爹妈老师教的;“好德”是后天修养,反复教训、劝诫而未必能,显然不可同日而语。[2]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各国争雄、战乱不已。人心不古,道德沦丧,孔子一辈子提倡宣传礼乐、仁义,看到如此现实,亦不免灰心丧气——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从这里一则可以体会到,孔子是个有血有肉的智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圣人”;再则我们也可领悟到:举凡学问,“参禅贵活、为学知止”——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是灰色的;理论结合现实实践,它才有源头活水;把理论绝对化、神圣化,不允许“证伪”,有百害而无一利。后世把孔子的“孝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推向极端,强化“等级专制”甚至把“四书五经”作为考试士子的必读经典,祸国殃民,其危害有甚于“焚书坑儒”。(www.xing528.com)

历史的真实是,“反孔、反儒”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家、释家,对于儒家来说,也都是不可或缺的补充。

作者是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注释】

[1]傅玄:治人之谓治,正己之谓正,人不能自治,故设法以一之。身不正,虽有明法,即民或不从,故必正己以先之也。然则明法者,所以齐众也。正己者,所以率人也。夫法设而民从之者,得所欲也。法独设而无主,即不行;有主而不一,则势分。一则顺,分则争,此自然之理也。(载《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群书治要》此篇《大典》未载,缺篇名)

[2]曹雪芹深味于此,塑造了万古不朽的文学形象贾宝玉,提出了“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道德两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