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论语》,发现孔子之提倡“仁义道德”,是有针对性的,是有所特指的——针对的对象是一个“上”即统治者、一个“己”即能读“论语”的我们这些知识分子。我来讲解“以仁为本”,我就要反省自己仁还是不仁;你作为听者,你就得反省你自己在“仁”这方面做得怎样。这里根本不存在“我教训你”的关系。
顾炎武《日知录》引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朝廷有教化”是第一位的,这样你选拔的官员才会有廉耻,于是老百姓自然而然就“安居乐业”、风俗淳厚。所以我会说:社会道德风气的好坏,朝廷是第一责任人,读书人是第二责任人。
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人文化成”。“礼义廉耻”是人为事物,它要靠“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垮下来”。孔子打了个比喻: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风俗之“风”来自上面,风一吹,草就会朝你吹的方向倒伏——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也可以从这方面理解,你示范,老百姓跟着你做就行了;风俗既成,又有所谓“礼失求诸野”的说法(老子、沈从文等的思考,“神道设教”、“乡村都市化”等)。
近年来有“人治”与“法治”的争论。孰是孰非,未可一概而论。“以人为本”,“人”还是根本。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道德标准、道德境界摆在那儿,要靠我们人去“修为”;法律制度再好,也是要靠人来执行的,所以“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往往而有,所谓民主法治政体的首脑贪贿丑闻也时有所闻。胡适曾经提出过“好人政府”,不是全无道理。所以儒家强调,先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而后乃能“治国、平天下”。[1](www.xing528.com)
所以孔子强调“仁由己出”,仁者的自身修养——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强调仁者“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要求别人,莫如要求自己——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道德判断”、“教训别人”很容易陷入自身虚伪的悖论——薛宝钗教训林黛玉不要读“淫秽书籍”,就有个很微妙的“吊诡”。
总之,“仁”的要求是针对“上”,针对“士”,是对我们“自己”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