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代背景
据1995年进行的“世界公民文化与消费潮流调查”,中国国民的价值观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各国公众认为最重要的价值是讲究礼貌、责任感、宽容和尊重别人;而中国公众最重视的价值依次是:独立、学识和讲究礼貌;对责任感、宽容和尊重别人、与他人沟通等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其他国家。这份调查表明,文明礼貌的养成在今天中国家庭中已处于相当次要的位置,素以重视道德、礼貌、人伦关系著称的中国传统文明,经过长期的演变,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文精神的流失已经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于是,近几年,有关人文教育的话题又被重新提起。新人文教育观认为,应该着力培养的人文精神包括四个方面,即价值和道德、批判理性(独立思考、创造性才能等)、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行为举止。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国学经典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正因为如此,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国学经典能使孩子们渐渐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生进入“文学”化的境界。基于以上认识,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国学经典教育作为学校校本课程,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2.学校的实际与反思
我校长期以来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特别是在以古诗文诵读为载体进行国学经典教育这一方面已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2001年,我校开始进行了“实施中华经典文化诵读工程的有效性研究”。最初学校以《三字经》、《论语》、《弟子规》、《大学》、《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诗词等经典古诗文作为教材,每天坚持十分钟诵读,每周一节国学课。经过多年的实践,成效显著:学校领导和教师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对于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很积极的意义;在实践中形成了几个朴素的国学教育经验;探索出各种课型的国学课堂教学模式;公开出版了校本教材《少儿国学读本》;该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一批教师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学校国学经典教育特色。
但是,我们之前的国学经典教育主要是诵读为主,类似第二课堂,没把它当作一种独立于学科教学之外的课程。它仅仅是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一种点缀,一种衬托。时间一长,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陷入了疲态,研究已到了瓶颈阶段。学校领导和教师不断进行反思,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逐渐认识到,要使国学能够深入教师和学生的心里,确保经常性地广泛性地开展下去,必须把国学教育当作一门课程,并渗透到其他学科和其他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利用这种特色校本课程的构建,来改变和推动学校整体状况,进而促进学校整体效能的提升。
因此,为了更深层次地挖掘国学经典教育在推进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教师终生发展、提高学校办学品位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学校感到很有必要对开发国学校本课程的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在专家的引领下,学校确定把研究的问题聚焦到课题“构建国学校本课程,促进学校整体效能提升的实践研究”之上。希望借此课题研究,能在以下几方面做有益的尝试:(www.xing528.com)
一是国学校本课程在实践中缺乏理论指导,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能探索出特色校本课程构建的一般规律,以丰富校本课程理论,为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二是把国学校本课程研究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铸造品牌学校,提升学校整体效能。
3.特色需要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际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的“千校一面”的发展状况已难以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的个性化和办学的特色化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特色兴校”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曼教授说:“每个学校都可能从某种特色切入,并且把这种特色发展为一种办学优势而最终成就品牌。”
因此创建学校特色是教育竞争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校充分认识到现行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学校个性化发展要求。为此,我们把国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进一步转变教师角色,发挥学生、教师、学校的主动性,构建科学的、生动活泼的课程体系的重要途径,以更进一步体现我校国学教育教学的特色,开发出体现我校特色的国学校本课程就成了当务之急。开发具有学校特色、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能真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凸显我校办学特色和办学品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