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与《易经》教育内容与目标

孔子与《易经》教育内容与目标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继承《易经》重视对大自然的探讨,这就丰富了孔子以人伦教育为中心的教育内容。孔子与《易经》教育内容互相补充,其互补性对现代大学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启示。《易经》、《蒙卦》所论教育内容与目标,可用《易传》中“止蒙”、“育德”、“养正”六字概括。《易经》以为人有差等,不同的人对待教育的态度和受教育的表现也是不同的。这既是《易经》的教育内容又是教育的目标。

孔子与《易经》教育内容与目标

教育思想内容上,《易经》影响了道家儒家孔子人伦教育,老子重对自然的探索。孔子的教育内容是“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具体教材为《易》《诗》《书》、《礼》、《春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老子继承《易经》重视对大自然的探讨,这就丰富了孔子以人伦教育为中心的教育内容。医学、药物学、养生学、化学冶金等方面的许多知识,对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做出了贡献。孔子教育内容实质是人文教育;道家重视对大自然的探索,“其教育内容实质是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孔子与《易经》教育内容互相补充,其互补性对现代大学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启示。当前,高等教育经历了“以人文教育为主,以科学教育为主,人文、科学教育融合”后,处于从科学教育为主,向人文、科学教育融合转变阶段。这个转变不仅是社会、科技发展的要求,更是对教育真谛的领悟。

(一)《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论语》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先进)可见,孔子当年用什么教材、课程,教材是课程的内容,来教导学生。所谓四教,指课程的分类,而四科乃是表示弟子的特长。两者之间密切相关。即德行是行,语言属信,政事是忠,文学是文。至于课程,孔子以诗书礼乐为多。

《易经》、《蒙卦》所论教育内容与目标,可用《易传》中“止蒙”、“育德”、“养正”六字概括。《说文》云:“蒙,童蒙也,一曰不明也”,孔颖达疏:“蒙者,微昧暗弱之名”。“止蒙”即启蒙去蔽,使人有知而聪明。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教育使孩童长知识,多见闻,它包括当时的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的种种知识。“育德”就是对道德品行的培养。《礼记·大学》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然这里所讲的“德”并不是空泛的、抽象的,它的具体内容是受当时社会制约的,是与维护当时统治阶级利益相一致的。《周易》“蒙卦”的“育德”观与《礼记》中的观念是一脉相承的。还有所谓的“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等等,都是当时“育德”的具体内容。

(二)对受教育者的认识。《易经》以为人有差等,不同的人对待教育的态度和受教育的表现也是不同的。《蒙卦》列举评议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第一类心不正,意不诚,求学用心不专。六三爻辞运用比喻的手法对这类受教育者进行了形容:“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蒙卦》以这种女子喻缺少自控意志,易受他事他物诱惑的受教育者,这类受教育者其学必不能精专,与受业于弈然心思鸿鹄者同类。第二类既孤陋寡闻,又固步自封。对这类受教育者,《象传》云:“困蒙之吝,独远实也。”第三类恭逊承教,心乐于学,六五爻称这类受教育者为“童蒙”。由此可见,早在数千年前的《易经》就已具有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好、中、差的客观认识。同时从一个侧面还表明了教育、教学的成功应该是施教与受教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甚至于《易经》在一定程度上更为看重受教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作用。这与当今教学中强调“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论颇为相通。

(三)在教育学里,如何处理好学与思,做学问如何求得博与约、知和性孰先孰后等问题。这既是《易经》的教育内容又是教育的目标。

学与思,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指的是为学的五个途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说明学思结合,相得益彰,分离则两蒙其害。学与思虽当并重,但思当以学的资料为依据,不可泛然而思,即学是思的基础。(www.xing528.com)

博与约,孔子认为既要博也要约,孔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所谓“博学于文”,即是孔子所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治长)。朱熹注引程子之言“博之于文而不约之以礼,必至于污漫;博学矣,又能守礼而由于规矩,则亦可以弗畔运矣。”最能道出孔子博文约礼之意。

知与行,学问思辨是求知,笃行则属于力行。求知应该是先知而后行,即知即行。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孔子有先传后倦的次序。朱熹注引程子之言“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非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乃是以知为本,力行的目的还是为了求知。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往往兼有这两种思想。道家主张“无为”,在老子看来,高明的教师一定会坚守“无为”的原则,只有无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治理天下才不会遭受失败;只有不固执己见,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意见,治理天下才不会蒙受损失。庄子主张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心灵的超脱,他那种寄希望于心灵的纯净和追求逍遥的境界对后世上人影响很大。孔子主张“仁政”,“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而仁义之根本为孝悌。儒家注重教育,提出“学而优则仕”及“有教无类”。道儒两家的思想差别很大,却互相补充,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

道儒思想接受《易经》影响,对现代教育的原则性启示: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无己、无功、无名”的教育启示。二是“刚健”和“柔静”互补的教育启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主张积极进取,道家“柔弱胜刚强”的迂回、弹性的行为方式更有生命力,因为作为教育者的校长和教师,学生的面子意识、尊严意识要比其他人更强。三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多元和谐的教育启示。儒家主中庸、中和,就是既不过,亦不是不及;“君子和而不同”、“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阐明只有上下沟通,才能达到目标,才能和谐。道家继承《易经》则教育要有容、有纳,“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纳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庄子·秋水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