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养生文化与国艺中华

中医养生文化与国艺中华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更能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将中医看成是一门生命科学,倒不如将中医看成是一种生命文化。主要指是中医文化与西医文化及其他民族医学文化的比较研究。长期以来,对中医文化的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技法在中医文化中的应用。我们建议尽快设立“中医文化”学科,开展该学科的科研工作,并在中医院校开设“中医文化”课程。

中医养生文化与国艺中华

我们应该敢于承认中医并不是现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学科,因为它不能用数字准确地描述,不能在实验室检验,不是一种结构的、几何的公理论的科学,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医却是一种宽泛意义的科学,它包括了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文科学,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既包含物质文化,又包含精神文化。按照“文化”的结构理论,结合中医学的特征,可将中医文化中精神层面的文化分为以下几类:

中医精神文化:又称中医理念文化,即中医哲学。是中医文化的核心部分,包括中医本体论、中医方法论、中医伦理学、中医价值论等。任何一种文化的核心都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论的学问。

中医生命文化:医学的对象是人的生命,换句话说,生命是医学的本元。中医在认识生命的本质、规律问题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的鲜明的个性色彩。如中医将“气”看成是生命的本源和动力,将阴阳五行看成是生命的过程序列,并以此建构了藏象、经络、证候等理论系统。中医将自然人社会人作动态比附,建构了一个心与身同构、同序的小生命体系统和人与宇宙同构、同序的大生命体系统。中医更能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将中医看成是一门生命科学,倒不如将中医看成是一种生命文化。

中医比较文化。主要指是中医文化与西医文化及其他民族医学文化的比较研究。

中医的行为文化(如中医诊疗活动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等也是中医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的组成部分。

中医流派的形成是因为行医者的个体与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在医学实践中病人与医者互动的过程中,不同的医者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遗传个体的病人,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凡是名医都自成流派,都会有过失败的案例,与艺术家相同,没有全部完美的作品,成为艺术家的过程就是个体对艺术的学习,理解和展现,即使师承也要最终有自己的特色。

中医的行为文化是集中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进行医疗实践的,医者要掌握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歌、舞、武术的基本技法:(www.xing528.com)

琴:中医医术中针灸、切脉、推拿,要有手指的灵敏度和感觉(尤其是节奏感),弹琴的基本技法的训练是手的精细感觉训练(灵敏度),只有长时间的训练后行针时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意念(也就是感觉的应用)对于补泄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棋:中医诊断时要有全局观点,要分清什么是局部实证、虚证,什么是整体的实证、虚证,如同下棋时的战略战术,否则,诊断治疗会出现治标不治本的错误

书画:中医的望、闻、问、切中的“望”是对形和色的观察,要在病人身体的形色上观察不同的变化,不具备对书画的正确鉴赏的人,“望”的功夫不明确。

歌:同样是“闻”没有对音的感觉,如何闻其声?

舞、武:功底可运用在中医推拿按摩的技法上,如果不会用力,不会借力,没有意、气、力的三结合,对疗效会大打折扣。所以为什么院校派学出来的学生远比不上师承派的水平高。在师承的过程中,老师把医疗实践中医者的人生观、心态,以及技法的基本要领一并教给了学生,当然前提是学者的悟性高,人品好,教者愿意传授,否则也得不到真传,就像中国文化遗产保留一样,优秀的中医行为文化越来越少。长期以来,对中医文化的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技法在中医文化中的应用。医学界一般只关注中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医文化研究的课题难以立项,“中医文化”学科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我们建议尽快设立“中医文化”学科,开展该学科的科研工作,并在中医院校开设“中医文化”课程

作者为广东天合国学健身院的副院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