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群体中的他:社会准则与个性约束力的失去

群体中的他:社会准则与个性约束力的失去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这种去个性化相联系的是,个体似乎失去了作为个性的约束力,在群体的保护下,做出违反他们在社会情境中常常遵守的社会准则的事,表现出非正常的行事倾向。他认为,去个性化的个体并未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并未意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个体,因此便不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监视和反馈,不能从长时记忆中恢复适当的行为标准。

群体中的他:社会准则与个性约束力的失去

群体中的他

有一位教授做过这样一项实验:要求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很多。

无独有偶。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她父亲说:“即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永远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正因为如此,40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她就是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

的确,人在人群中的习惯性位置,其实是折射了他们的内心的。尤其是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和匿名场合的表现最反映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社会学的“去个性化”就是专门研究这一点的。

“去个性化”这一术语是由法国社会学家G.L.博恩在其经典著作《人群》一书中提出来的,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或与群体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或以群体自居,使个体的个性融入群体之中,从而失去了个性感。与这种去个性化相联系的是,个体似乎失去了作为个性的约束力,在群体的保护下,做出违反他们在社会情境中常常遵守的社会准则的事,表现出非正常的行事倾向。博恩认为,从历史的观点看,人类原本是从根深蒂固的亲属关系、纽带关系和部族关系中挣脱出来的,随着这种挣脱,原选取表现在这些群体关系中的去个性化也由之获得解放,个体重又获得了个性。但是,个性的解放也潜伏着一种危机,那就是离开群体的心理距离越远,个体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就越感到孤独。个体的孤独又激发着个体重新加入各种群体活动,于是个性又融入群体之中,去个性化复又出现。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书是对去个性化的最佳理论阐释。

费斯廷格和纽科姆认为,当具体的注意力投向群体时,他对自己的注意力便减弱了。对群体的注意使个体失却了个性环境,把个性淹没在群体之中。由于去个性化减弱了作为个体时的约束力,也即社会对其的约束力,因此为个体从事反常的行为创造了条件。从心理学上来说,其原因有两个:一是群体成员的匿名性。随着加入群体,成为群体成员,群体成员便会觉得自己是个匿名者而肆意破坏社会规范。二是责任分散。群体生活告诉群体成员,群体活动的责任是分散的,或者说分散在每个小组成员身上,任何一个具体成员都不必承担该群体所招致的谴责。因此,按照这一公式,对群体的注意增强了去个性化,反过来又强化了通常受制约的行为。

齐勒认为,个体在社会生活情境中学会了奖励和惩罚的效应,于是把个性与奖励情境匹配起来,把去个性化与惩罚情境匹配起来。当个体用其独特性出色地完成了某项任务时,他会期望奖励随之出现;但是,当个体觉得无论如何要避免惩罚时,或者预测惩罚要到来时,他便会将自身沉浸于群体之中,用分散责任的策略来避免惩罚。所以,齐勒认为去个性化问题应当同个体“驱奖避罚”的心理联系起来。

津巴多提出了另一种关于去个性化的理论。该理论主要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去个性化既可能导致反常的或消极的行为,也可能导致建设性或创造性行为,不能把个体加入群体后的行为作单极的分析;二是去个性化的原因除了把注意力投向群体或回避对道德责任的否定评价外,还有大量的因素也可能导致去个性化,如匿名性、群体规模、情绪的激发水平、情境不明确时的新奇感、群体中独特刺激(如毒品或酒精等)、参与群体活动的程度,等等。所有这些因素导致去个性化,反过来又使个体对外部刺激反应麻木,对情绪和动机失去认知性控制。其结果是,个体只在群体内的约束下活动,从事那些不论是消极的(如攻击)还是积极的(如创造性)事,而对外部刺激,特别是社会规范和准则,则较少顺从。这样,便带来了去个性化后的不利的社会结果。

迪埃纳认为,去个性化这一术语原本是思维领域的特定术语,主要用来描述情境之间、认知结构之间、情绪之间、行为反应之间的一组关系,因此他把去个性化与自我意识相联系,并进一步作了理论修改。他认为,去个性化的个体并未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并未意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个体,因此便不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监视和反馈,不能从长时记忆中恢复适当的行为标准。结果,去个性化的个体缺乏远见,缺乏预先考虑和计划。特别是当几乎没有什么自我调节时,个体更易倾向于对即时刺激作出情绪和动机反应。

通过永远坐前排和匿名在人群中这两种极端的行为,你也许可以更深地看见一个人的内心渴望

【本节小测试】他习惯坐在哪儿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乘坐公共汽车时的习惯,能反映出他的个性。请注意观察他是怎样坐车的?

A.坐在司机后面(www.xing528.com)

B.坐在前车厢中间的窗户

C.坐在车尾部

D.坐在通道旁

E.站着

F.坐在车门旁

答案:

A.这样的人在发表自己意见时,总是滔滔不尽引用上司的话;他们缺乏主见,需要经常得到旁人的指点。

B.这样的人通常都比较喜欢思考,生活中,他们不看重名誉地位,更不愿意自己卷进是非纠纷中。

C.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一般都比较冷静,喜欢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和人生,且十分注重自身的安全。

D.这些人通常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学习和工作。他们一般都比较自信,很少听得进不同意见。

E.他们通常都喜欢做出与众不同的举动,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人们注重的中心,而且为了表现自己,他们能够忍受痛苦。

F.这些人往往不能投入地参与某件事情,尽管经常会心血来潮干些大事,但总是为自己留着一条堂而皇之的退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