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部信息丰富
嘴是脸部运动范围最大、最富有表情变化的部位。嘴依附于上下颌骨及牙齿构成的半圆柱体,形体呈圆弧状。嘴的第一大功能当属吃饭,更确切地说是吃菜。正如钱钟书所说:“吃讲究的饭,事实上是吃菜。”于是辨味而不是充饥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但人们仍习惯于把享受掩饰为需要,不说吃菜,只说吃饭。嘴的第二大功能就是说了。有人说说话是一门艺术,这一点也不假。与人交往中的遣词造句是一部庞大的交响曲,每一个音符都经过反复的推敲。嘴的一张一弛,抑扬顿挫,起承转合,皆受意识支配,不仅是一种行为而已。因此,研究嘴,必须研究嘴的行为,再透过行为把握人的性格。其实,朴素的老百姓也曾隐约对嘴进行了概括,什么乌鸦嘴、嚼舌嘴、泼妇嘴、婆婆嘴;什么嘴软、嘴硬、嘴松、嘴紧、嘴碎、嘴快、嘴直、嘴损、嘴刁、嘴贱等;还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可以说对于嘴,我们只凭借直觉也感到了它的不简单。那么对于嘴,传统的相学又说了些什么呢?
据说从一个人的嘴唇,可以看出爱情的有无、意志的强弱,尤其是结婚运、财运、健康以及寿命等。有一句话说得在理:“口大胆量大,口小胆量小”。男性如果是大嘴巴,必定性格外向,并且具有雄心和魄力。同样的道理,女性若嘴巴偏大,就会有不甘寂寞的倾向,喜爱参与社会活动,且富有男性气概。嘴的轮廓俏皮可爱,嘴角富有魅力的女性,表示其个性爽朗,天生一副幸运相。嘴唇殷红则表示吉相,紫色则表示淫相或者易患心脏病。对于“嘴唇发紫或青色多是心脏病”这点现代医学也有证明,这通常是因为缺血造成的症状。
一般相书上认为:
唇厚的女性:擅长料理各种事务,感情深厚。
两片唇皆薄的人:无论男女都具有随机应变的本能,可以吃苦耐劳。
嘴唇轮廓大:大嘴巴表示胆量大,且富有生活意欲。
嘴唇轮廓小:小嘴巴表示处世谨慎,保守,难以成就大事业。
嘴唇太薄且太大:这种人容易酒精中毒。
下唇厚的人:一切以自我为本位,属于幸运之相。
上唇太薄的人:在情爱方面被动且淡薄。
上唇很厚的人:上唇越厚越懂得异性心理,男人情深,女人美艳,恋爱作风大胆。
而在西方科学中,他们也对嘴表达的含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从下巴到嘴,你一个都不能漏看。
下巴即下颚的俗称,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仅仅是担任发声和咀嚼功能的器官。从外形上看来,男性从下颚骨到颧骨多带有稍许棱角,不像女性较为浑圆。所以男人不论如何改装成女人,他的男性化的下巴也很难瞒过别人的眼睛。而且下巴的形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发声的音质。
据说,有人从下巴的形状能推断出一个人的性格。比如,尖细的下巴表示神经质,多肉的下巴显示着养尊处优。虽说有一定的道理,但光从下巴的外观形状去判断,还是不够的,必须留意下巴的动作。
提到下巴的动作,我们最容易注意到的是,下巴的向前突出和往里收缩。一个人在重压之下,会做出伸长下巴的动作,扛大包的码头工人,挑重担的农民,都会不由自主地做出这样的动作来。这在生理上来说,是为了扯直脖颈,使呼吸更为畅通。从肢体语言的角度来看,突出下巴的动作,属于攻击性的行为表示。可看做有“扑上去狠揍他一顿”的意图。莫里斯博士曾说,“突出的部位,表示带有意识侵犯对方势力范围的性格。”下巴的突出也同此理,乃是用来表现自我主张的工具。
有趣的是,英语单词中的“下颚骨”(jawbone)在作动词使用时,具有“极力说服”的意思。同时,英语中把“住嘴”说成Holdyourjaw(缩起你的下巴)。
因此下巴突出的程度越大,则其自我主张的程度也就越高。比如,“颐指气使”的态度、俗称“把眼睛长到头顶上去”的人,都是在尽力地伸长和抬高自己的下巴。采取这种动作的人,心中自认为对方低自己一等,自己很明显地站在优势地位上,而且很有把握地认准自己的主张是无人反对的。
一个自满或者傲慢的人,在走路时就会把下巴抬得高高的,即人们所说的“高视阔步”或“趾高气扬”的姿势,这也是大独裁者墨索里尼所采用的姿势。
人们在发怒时,经常将下巴伸向前方,这也可以看成他想把自己的愤怒情绪扔向对方的一种攻击性欲求的表现。另外,下巴突出不明显的男性,乃是缺乏自我主张的人,此种说法也是源于以上的论点。所以,人们在漫画中,总是把富于竞争性的美国画成翘着下巴的“山姆大叔”。特别有趣的是,漫画家还让“山姆大叔”的翘下巴上长了一绺山羊胡子,这就使得“山姆大叔”的翘下巴更为显眼。
在生活中,也有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而精心蓄留胡子的,这是为了使下巴更为突出。比如,日本明治天皇蓄的胡子,外表上看来,似乎仅仅是为了显示男性美,其实不然。据说,当时日本山县的“象征设计者”们,为了提高日本天皇的威严,精心设计了这胡子的样式,经天皇批准后才采纳的。还有,建立了德意志第一帝国的大独裁者希特勒,据说他疯狂地迷上了卓别林式的短髭。他留这种胡子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当时的德国民众的激昂情绪。那种卓别林式的短髭,衬托着他那矮小的身躯,据说可对他人产生强烈的魅力,满足他那种“想受人注目的欲求”。
以上所述,虽是留在嘴唇上方的胡子,但留在下巴上的络腮胡子,也和它们起着一样的作用。有些国家的领导人物,就用胡子来树立在民众中的形象,例如,胡志明的长胡子、卡斯特罗的络腮胡子,等等。在中国的传说故事中,只要那些法力无穷的神仙一上场,往往总是一把美髯。在国外的电视剧里,当一个威严的老人上场时,也往往总有一下巴的漂亮胡子。由此可见,突出的胡子也是用来表现男性强烈的自我主张和刚毅人格的。
然而,又有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当我们在工作中或社交场合里认识了一些蓄留胡须的人,一旦跟他们深入交往后,就会意外地发现,这种人多半是属于懦弱、缺乏个性的人。这又怎么解释呢?原来,这种类型的人,是想将他在语言上、行动上所不敢表现的自我主张,用蓄留胡须的行为来得到补偿。
伸出下巴是为了表现自我,那么,缩紧下巴,又含有什么意思呢?
当外国贵宾下了专机,在《迎宾曲》中检阅三军仪仗队时,那些仪仗队的士兵们个个保持着直立不动的标准姿势。他们保持头部正直、缩下巴、两眼直视前方、挺胸、缩下腹、两手自然下垂的姿势。表现出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军人气概。
这种由军队严格训练出来的姿势,很明显地表达着它的意思。缩紧下巴的动作和直立、一动不动的姿势一样,是一种顺从心态的表现。它表示,不仅不敢侵略对方的势力范围,而且还在有意地缩小自己的势力范围,甘愿接受对方的侵入。它表示了绝对地服从。(www.xing528.com)
国外的一些做父母的,往往告诫孩子们在客人的面前,必须缩起下巴,否则就会显得太没有礼貌。
我们在前面说过,西方人在愤怒时往往做出下巴伸向前方的动作,而东方人却相反,愤怒时以缩下巴者居多,这是因为东方人往往深藏不露,以便攻击时能趁敌不备。西方有句谚语说,“缩下巴的人最阴险”。所以东方人在愤怒时缩起下巴,其内心却潜藏着极为复杂的情绪,由此可看出东方人不同于西方人的复杂而又微妙的心理。
除了下巴的本身动作外,和手配合,下巴亦能发出一系列的信号。
当一个人陷入沉思之际,往往会无意识地抚弄下巴。当人得意扬扬时,也会摸着自己的下巴。如何区别抚弄下巴时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呢?这就要结合其他动作来看了。从肢体语言学的观点来看,这是属于自我亲密性的表现。当人在丧失信心、不安、孤独、话不投机的尴尬处境下,借着触摸自己的肉体,来掩饰心态,安慰自己。
雕塑家罗丹所塑造的不朽的艺术品“沉思者”,就采用了手托下巴的姿势,谁看了这个雕塑,会去怀疑这不是一个在深深地陷入沉思的形象呢?
当一个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注意力时,也会采用手托下巴的姿势。比如,小孩子坐在台阶上,会用这样的姿势看着台阶下大人们的活动;青年人和老人也会坐在街边椅子上采用这种姿势注视游行队伍或孩童们的戏耍。
有时候,你在以批判性的态度评估对方时,会把手指捂着脸而用手掌托住下巴,也有用食指伸在脸颊上而用拇指托住下巴,其他手指蜷曲着放在嘴唇和下巴之间的,采用这种姿态的人,思想是严谨的,而且持有强烈的批判态度或想用截然相反的意见去说服对方。
下巴的上方便是嘴。嘴不但是说话的工具,同时也是摄取食物、呼吸的器官,而在身态语言方面,嘴也有其特殊的作用。
不知你注意到了没有,有的人在说话的时候,会用手遮住嘴巴,或把嘴凑到对方的耳朵边去,即所谓的“交头接耳”。用手遮住嘴巴的动作因人而异。有的用整个手掌贴近鼻子来遮住嘴;有的用微微分开的手指来遮住嘴;有的会把双肘撑在桌面上,用重叠的双手遮住嘴。然而,不管他采用哪种姿势,这种肢体语言都在表示他存在着提防他人的警戒心理,采取了不愿被他人识破自己本意的防御姿态。打电话时,用手捂着话筒说话,亦是这一类型。
因为嘴是属于语言的传达器官,用手遮住嘴,是为了避免被他人看见该器官而表现出的“隐匿”行为。这种行为在不同的场合表示着不同的意义。
达尔文曾说道:“以手掩嘴是一种吃惊的姿势。有时一个人对他所说出的话感到抱歉或吃惊时,会这么做。这动作好像是希望能制止我们所说的话,虽然这话已脱口而出了。”执法人员认为,说出话后突然以手掩口的人,暴露出一种由自我怀疑到完全说谎的情绪。所以当执法人员在审讯或讯问嫌疑犯与证人时,特别注意这一动作。
许多做父母的,也常会在孩子身上看到这个动作。当孩子向父母说谎时,就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掩嘴。以手掩嘴的动作,在这种场合时表明,他对自己说的话毫无把握,而企图将它一笔抹杀。一个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工作人员说,由于严格的保密要求,他在公共场合和同事谈话时,养成了以手掩嘴的姿势,以防别人偷听。结果,习惯变自然,他回家后和父母说话时,也习惯地用手掩住了嘴,他的父母便说:“儿子,你用不着提防我们,不必捂着嘴说话。”在父母的监督下,他这一坏习惯才渐渐改掉。
于是,有人便故意利用这一姿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有这样一种心理,往往相信偷听来的消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就像那些小道新闻,为什么能传播得那么快,就是因为有许多人是从公共场合“偷听”来的。
在日本曾发生了一起丰川信用金库(银行)被抢兑的骚动事件。事件发生的起因很简单,有几个女子高中的学生,故意开玩笑地在公共场合用手掩着嘴窃窃私语,说:“那家银行,好像很不可靠哟。”结果,被人偷听而去,一传十,十传百,存款人争先恐后地挤到银行去取款,人潮将银行围得水泄不通,最后演变成暴乱。
一个人在发言攻击对方的时候,往往会撅起嘴唇来说话,这样可以使嘴处于张开状态,更有利于舌头在口腔里机动灵活地转动,使攻击型的话源源不断地从“炮口”似的嘴唇之间“发射”出去。当然,一个人激动时,也会做出同样的动作来。
从听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对方在很注意地倾听你的讲话时,嘴唇的两端会呈现出稍稍拉向后方的状态。当他的嘴角向下斜时,则表明他正在忍受着内心的痛苦。当然,用嘴去“吻”,去“吮”,去“舔”,往往是带着爱的心理。
也许看到现在,你还抱着最初的那个疑问,撇嘴角究竟一边和两边有什么不同呢?可以说,我们对人表示不赞同时,常常无意识撇起我们一边的嘴角。这表示了一种冷静的审视和嘲讽,有时也用于自嘲。但是,你有没有试过同时撇你的两边嘴角来表示除微笑以外的含义?很难做到吧!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做出这样的动作,只能表示他已经不止是保留意见的不赞同了。他实在是不耐烦,没好气了。接下来很有可能的是他将离开或者激烈的爆发。或者他还是毫无更明显的表示,但他确实无意配合了。
这些,你知道吗:
嘴巴严有利于心理健康。
一直以来,“有话直说”都被认为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一些憋在心里的秘密,找个人倾诉一下,烦恼似乎也就跟着减半了。然而日前,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却打破了这一“定论”,他们认为,保守内心秘密的人比那些愿意透露秘密的人,心理问题少得多。
秘密让人变得厚重。
个人的独特性和人格心理的个体性,注定了在交往中如何把握内心的秘密,人格也逐渐变得成熟、独立起来。此时,保护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就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没有了秘密,人心里会很空,并产生枯竭感;而内心的隐秘则能增加人的厚重感,体味精神上的享受。
个性不同才有秘密。
世界观、方法论的不同,也就演变成人与人在交往中的屏障。比如一个急功近利的人,其行为是为自己的利益;而大公无私的人,则会时常想着为社会服务,其行为是为社会谋利。由于这些差异,不同的人在交往中就容易有些磕磕绊绊,很多内心深处的秘密更是不可能拿出来与人分享。
没有秘密容易迷失自我。
独立意志指有独立的意向,而不是一味依赖他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决策。所有这些都是需要有个人隐秘的心理空间加以保障的。而没有秘密的人,会事无巨细地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行为也会被外界因素所左右。在外界的言论中迷失自我,同时,内心却变得不自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