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间距满足的公理系统和Cook-Seiford距离满足的公理系统之间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公理4.1和公理5.1、公理4.3和公理5.3,而恰恰是这两组公理的不同,体现了作为描述共识差异的数学工具,准测度比传统的距离测度更具有优势。下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1)Cook-Seiford距离是一个测度,因为它满足测度的要求:非负性、对称性和三角不等式。共识间距是个准测度,它只满足非负性和对称性,不一定满足(数学上说就是不满足)三角不等式。
(2)两个Cook-Seiford向量之间的Cook-Seiford距离等于0,当且仅当两个Cook-Seiford向量相等(完全一样)。数学上描述,令CS(1)=为两个Cook-Seiford向量,d(CS(1),CS(2))=0当且仅当∀i(
两个偏好映射之间的共识间距等于0,当且仅当两个偏好映射是共识的(定义5.4)。数学上描述,令PM(1)=为两个偏好映射,Δ(PM(1),PM(2))=0当且仅当∀i
(3)Cook-Seiford距离满足三角不等式,而共识间距并不总是满足三角不等式。
比如,考察两个方案的3种可能排序:A1≻A2,A1~A2和A2≻A1。对应的Cook-Seiford向量分别为
它们之间的Cook-Seiford距离为:d(CS(1),CS(2))=1,d(CS(2),CS(3))=1,d(CS(1),CS(3))=2。从而,d(CS(1),CS(2))+d(CS(2),CS(3))≥d(CS(1),CS(3))。
三种排序A1≻A2,A1~A2和A2≻A1对应的偏好映射分别为
它们之间的共识间距为:Δ(PM(1),PM(2))=0,Δ(PM(2),PM(3))=0,Δ(PM(1),PM(3))=2。从 而,Δ(PM(1),PM(2))+Δ(PM(2),PM(3))<Δ(PM(1),PM(3))。
正是以上的差别保证了共识间距作为描述个体偏好差异的指标比Cook-Seiford距离更具有优势。下面举例分析。
(1)共识间距是一个能描述群决策中共识的指标:如果个体对某一个方案的排序有公共位置,那么就说这些个体在这个方案的偏好上有共识,也就是说,在这一方案上个体的偏好没有间距,否则,共识间距将被观察到。定义5.4通过检查偏好映射相同位置的分量的交集是否不为空,描述了这种共识。
举例来说,考虑有3个人(张三,李四,王五)和2种饮品(咖啡A1,茶A2),偏好如下:(www.xing528.com)
①张三喜欢咖啡胜过喜欢茶,即,A1≻A2。
②李四对茶和咖啡一样喜欢,即,A1~A2。
③王五喜欢茶胜过喜欢咖啡,即,A2≻A1。
显然张三和李四之间有共识,因为如果作为主人为张三和李四2位客人准备了咖啡,则张三和李四都会满意。同样地,李四和王五也有共识。但是,张三和王五之间却没有共识。个体的偏好可以用偏好映射表示为:
张三对应的偏好映射:
李四对应的偏好映射:
王五对应的偏好映射:
通过计算共识间距的公式(5.6),有Δ(PM(1),PM(2))=0,Δ(PM(2),PM(3))=0,Δ(PM(1),PM(3))=2。可以看出,共识间距是反映了共识的:张三和李四之间有共识,所以没有共识间距,他们之间的共识间距为0;同样,李四和王五之间也因为有共识因而没有共识间距;但张三和王五之间没有共识,因而共识间距大于0。但是,如果用Cook-Seiford距离则反映不出这3个人偏好之间的共识,因为Cook-Seiford距离为0当且仅当个体偏好一样,这3个人的偏好之间的Cook-Seiford距离分别为:d(CS(1),CS(2))=1,d(CS(2),CS(3))=1,d(CS(1),CS(3))=2。
(2)如前所述,共识间距不一定满足三角不等式,这不是缺点,恰恰是反映了群决策中事实的一个优势,因为“群决策中共识是不传递的”!正如上例中,张三和李四有共识,同时李四和王五有共识,但张三和王五没有共识!共识间距能有效地反映出群决策中的这个事实,上例中,对共识间距来说,三角不等式就不满足,即Δ(PM(1),PM(2))+Δ(PM(2),PM(3))<Δ(PM(1),PM(3))。显然,总是要求满足三角不等式的Cook-Seiford距离不能反映“群决策中共识不传递”这一事实!
总之,通过对共识间距和Cook-Seiford距离各自满足的公理体系的比较分析,可知,共识间距能有效地反映出群决策中的两个事实:①个体偏好不一样,却可能有共识;②群决策中的共识不是传递的。但Cook-Seiford距离不能描述群决策中的这两个基本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