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识间距的公理系统与说明

共识间距的公理系统与说明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Cook和Seiford等人的基于传统距离测度的群决策方法中,偏好序用Cook-Seiford向量表示。例如,对于偏好序A1A2~A3A4~A5~A6A7它对应的Cook-Seiford向量和偏好映射分别为Cook和Seiford给出的公理系统在前面已经列出。设T=是3个偏好映射,式(5.5)、式(5.6)定义的共识间距满足如下的公理系统[65]。公理5.6偏好映射之间共识间距的最小正值是2(标度性)。下面对有关共识间距的公理逐条进行说明。关于公理5.1:Δ≥0直接来源于共识间距的定义式max{0,…

共识间距的公理系统与说明

在Cook和Seiford等人的基于传统距离测度的群决策方法中,偏好序用Cook-Seiford向量表示。Cook-Seiford向量的分量是一个大于零的数,属于集合当几个方案处于平局时,给这几个方案分配相同的位置,该位置是这几个方案所占据的、几个连续位置的中点。在基于准测度的群决策中,偏好序用偏好映射表示。偏好映射的分量是一个集合,是集合{1,2,3,…,n}的连续、非空子集。当几个方案处于平局时,给这几个方案分配相同的位置,该位置是这几个方案所占据的几个连续位置。例如,对于偏好序

A1≻A2~A3≻A4~A5~A6≻A7

它对应的Cook-Seiford向量和偏好映射分别为

Cook和Seiford给出的公理系统在前面已经列出(公理4.1~公理4.6)。设T(1)是3个偏好映射,式(5.5)、式(5.6)定义的共识间距满足如下的公理系统[65]

公理5.1 Δ(T(1),T(2))≥0,当且仅当∀i≠∅)时Δ(T(1),T(2))=0(非负性)。

公理5.2 Δ(T(1),T(2))=Δ(T(2),T(1))(对称性)。

公理5.3(受限三角不等式)

(a)当T(1),T(2)和T(3)代表的是3个完全序(即无平局)时,Δ(T(1),T(3))≤Δ(T(1),T(2))+Δ(T(2),T(3))。

(b)当T(2)⊆T(3)时,Δ(T(1),T(3))≤Δ(T(1),T(2))+Δ(T(2),T(3))。

公理5.4 Δ()=Δ(T(1),T(2)),其中T(1)和T(2)是两个偏好映射,是方案重新编号后T(1)和T(2)对应的偏好映射(标号无关性)。

公理5.5 Δ()=Δ(T(1),T(2)),其中T(1)和T(2)是两个偏好映射,是执行一个相同的、对T(1)和T(2)来说都附加到第n+1位置的方案后,T(1)和T(2)对应的偏好映射(附加方案不变性)。

公理5.6 偏好映射之间共识间距的最小正值是2(标度性)。(www.xing528.com)

下面对有关共识间距的公理逐条进行说明。

(1)关于公理5.1:Δ(T(1),T(2))≥0直接来源于共识间距的定义式max{0,…};充分必要条件“Δ(T(1),T(2))=0当且仅当∀i(来源于性质5.3,见性质5.3的证明。

(2)关于公理5.2:对称性直接来源于共识间距的定义式(定义5.10,式(5.6)):

(3)关于公理5.3:受限的三角不等式。

(a)如果T(1),T(2)和T(3)代表的是3个完全序(即无平局),其元素都是单元集,则由共识间距的定义式[定义5.10,式(5.6)]计算的共识间距与由Cook-Seiford距离的定义式[定义4.2,式(4.1)]计算的Cook-Seiford距离是一样的,而Cook-Seiford距离是经典的距离测度,满足三角不等式,因此公理5.3(a)成立。

(b)公理5.3(b)来源于性质5.3、性质5.4和性质5.4’:

(4)关于公理5.4:原因在于共识间距的定义是基于方案的排序位置,而不是基于方案的编号或标号。

(5)关于公理5.5:由两个偏好映射之间共识间距的定义式,有

由于是执行一个相同的、对T(1)和T(2)来说都附加到第n+1位置的方案后得到的,因此max{=0,从而=Δ(T(1),T(2))。

(6)关于公理5.6:由于偏好映射分量中只包含整数,按照共识间距的定义式,最小的正值只可能出现在当方案数为2时的偏好映射之间。当方案数为2时,只可能形成如下形式的3个偏好映射:

它们之间的共识间距分别为2,0,0。因此共识间距的最小正值为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