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趁火打劫:保身名誉,技巧应用

趁火打劫:保身名誉,技巧应用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有时一些名人为了保全性命,宁肯自毁声誉,厚着老脸挨世人唾骂。萧何接到进爵诏书后,喜跃扑舞,在相府大摆酒宴,以示庆贺。听了召平这番话,萧何如梦初醒,不觉吓出了一身冷汗,随后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为了使汉朝江山千秋永固,开始搜寻对自己构成潜在威胁的人。为了清除这一隐患,汉高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临出征前,暗示丞相和吕后,要提防韩信。于是两人谋定,将刀斧手埋伏在宫中,然后将韩信骗来生擒。

趁火打劫:保身名誉,技巧应用

古今中外,大凡功成名就者,都很看重自己的声誉。古人有言“失身事小,失节事大”。但有时一些名人为了保全性命,宁肯自毁声誉,厚着老脸挨世人唾骂。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谋臣萧何也当了相国。五年之后,刘邦迁都咸阳(今西安),萧何因营池造殿有功,又被封邑进爵。

萧何接到进爵诏书后,喜跃扑舞,在相府大摆酒宴,以示庆贺。鼓乐喧天,车水马龙,来贺喜者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就在这时,来了一位汉子,身着缟素,脚穿白鞋,哭天嚎地,进来吊丧,萧何大怒,正要喝令推出去打板五十,一看这汉子不是别人,正是秦朝遗老东陵侯召平。他在秦期被义军推翻后,就隐姓埋名,在城外的田园里种瓜,因瓜个大味美,甘甜无比,人们还给召平一个绰号——东陵瓜。萧何随高祖入关中后,听到不少有关他的轶闻,觉得他是个贤能之人,便招至幕下,让他参于前,谋于后,大事小情,都出了不少好点子,今天为什么要来大煞风景呢?

召平见萧何先怒目圆瞪,后紧锁眉头,欲思欲语,正在踌躇之中,便进一步暗示说:“喜尽则忧至,福过则患来,丞相大喜过后,不要忘记后面隐藏着的灾难啊!”萧何见人多嘴杂,说话多有不便,先请召平入席。待酒席散后,把召平请人帐内,百思不得其解地问:“我向来得到高祖的恩宠,位及丞相,已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主皇恩浩荡,为了谢主龙恩,工作尽心竭力,处处小心谨慎,从不敢有半点疏忽,又何患之有呢?”

召平见萧何仍执迷不悟,直接了当地说:“我主御驾亲征,南伐北讨,亲冒矢石,历尽千辛万险。而您安居都中,不去打仗,反倒高官厚禄,得到加封,我猜想主上对公有疑虑。如果您像今天这样,没有远虑,必有近忧,难道公忘了淮阴韩信大将军的下场了吗?”

听了召平这番话,萧何如梦初醒,不觉吓出了一身冷汗,随后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那还是汉六年,高祖刘邦消灭异姓王之后。为了使汉朝江山千秋永固,开始搜寻对自己构成潜在威胁的人。第一个显眼的目标,自然是韩信了。他知广谋深,攻必克,守必固,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而且兵权在握,倘若韩信图谋不轨,易如反掌。为了清除这一隐患,汉高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先以各种名义,削去韩信的兵权,继而封他为淮阴侯,韩信万万没有想到,为刘家江山舍生忘死,每次率兵打仗,都浴血奋战,到头来却落了个这样的下场。终日饮酒消愁,有时喝得醉醺醺的,便忿懑地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韩信说的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死了,吃光了,没有兔子可烹了,就开始烹食猎犬了;天上的飞鸟没有了,良弓好箭也没用了,只好藏到某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敌国全被消灭了,为消灭敌国出谋划策的人也该倒霉挨杀了!

后来这话传到刘邦和吕后的耳里,知道韩信已识破他们的计谋,定有防范措施,便暗示萧何,要想方设法除掉韩信。公元前197年(汉十年)9月,驻守在赵、代地区的阳夏侯陈稀自立为代王,举兵谋反。刘邦请韩信复出,率兵去平叛。韩信托病不出。汉帝只好亲率大军,去邯郸征讨。临出征前,暗示丞相和吕后,要提防韩信。

吕后平素与韩信积怨颇深,早想借皇帝之手,杀了这个仇人,一直找不到下手的借口。对此事,韩信的一个门客,看得十分清楚、加上韩信最鄙视这样的势利小人,他在韩信手下一直不得志,于是暗中向吕后告发,说韩信与陈稀是再好不过的朋友,两人对高祖都怀有不满,已串通好了,这次陈稀谋反,韩信答应做内应,并做好了准备,预谋在某个夜里,假传圣旨,先释放奴隶和犯人。扩充军队,得手后就来袭击吕后和太子刘盈。

吕后也不想对此事查个水落石出,管他是真是假,反正抓住了韩信的把柄,便秘密召见丞相萧何,把韩信想谋反一事,活龙活现地说了一遍,加上高祖出征前,已有暗示,萧何不敢不信以为真。于是两人谋定,将刀斧手埋伏在宫中,然后将韩信骗来生擒。(www.xing528.com)

萧何回到家中,先派人去请韩信人相府私宴。韩信称病谢绝。萧何只好亲自去请,并对韩信说:“近日皇上亲驾出征,捷报频传,陈稀已经逃往匈奴,现在,朝野上下,无不欢欣鼓舞,新老大臣,皆继踵进宫,向吕后道贺,你称病不朝,必将引起吕后的怀疑,不如同我一起进宫,以贺释疑。’,。韩信一向把萧何视为知己,言听计从,这次也只好随他入宫。俩人刚来到长乐殿谒贺吕后,吕后一声令下,四面埋伏的刀斧手蜂拥而上,把韩信紧紧捆住。此时,韩信才明白,对自己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想到这儿,韩信父、母、妻三族被杀的惨景,又浮现在眼前,萧何预感到大难即将临头。第二天早朝时,面奏圣上,诚惶诚恐他说:“恩皇御驾亲征,屡冒矢石,拓疆拔城,功耀日月,且不愿安居新官,实为万民之楷模。臣下无功受邑,上愧恩皇,下愧百姓,决不敢受。”并拿出许多家财,拨人国库,移作军需。汉帝见丞相无功受禄,尚未感到心安理得,遂释去一些疑心。

萧何为了消除汉帝对自己的疑虑,忧君之所忧,急君之所急,务君之所需,赢得了满朝文武百官的一片赞誉声。汉帝见此,又有些闷闷不乐。召平又及时提醒丞相说:“公不久将要满门抄斩了!”

萧何问他其中的缘故,召平说:“昔日汉帝征讨英布时,您每次把粮饷及时输送到军中,刘邦都暗中查问,萧何近来都作了一些什么事情。当有人说,萧丞相爱民如子,除督办军需外,还为圣上抚恤百姓,使万民称颂时,刘邦总是眉头紧皱,似有所思,证明对您早有提防,如今您誉满朝野,位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有什么官爵可封给您了呢?如今主上见您久居关中,深得民心,怕您闭关称尊,使主上进不能战,退不得归,这块心病汉帝早晚要除掉的!”

萧何听后连连点头。从此,他人朝唯皇命是遵,不敢出半点差错,并日显龙钟老态,越来越糊涂,以此来消除汉帝的疑虑与戒心;同时,为了毁誉以自保,萧何违心地干了些侵夺民间财物的事,使自己的威信日益下降。有一次、汉帝大驾亲征在回京途中,百姓跪在地上上书,控告萧何强买民田。汉帝见丞相名声每况愈下,暗中高兴,仅令萧何向百姓认个错,归还田地或补偿田价就是了,没有深究。

萧何以侵夺民间财物,赢来了个坏名声,释了君疑,保住了全家人的性命,但无时无刻不受到良心的谴责。他见一些御苑之间有些闲地无人耕种,许多百姓又无地种,便想奏请圣上,把这些土地分给农民,但又怕圣上误认为自己取悦于民,怪罪下来。便有意到御苑间隙地去兜风。给百姓造成一种丞相不关心民众疾苦的假象,然后对一位与己要好并能在汉帝面前说上话的王卫尉说:“现在老百姓对丞相怨声载道,趁此机会,圣主将御苑间空地分给百姓种,百姓定能无限感激!”遂上奏汉帝。

正在病中的汉帝接到奏折后,果然恨萧何又取悦于民,下令将他关入狱中。王卫尉寻机去见汉帝,问他为什么捉拿丞相入狱。汉帝怒气冲冲地说:“当年李斯当丞相,有好事都归于秦王,有不好的事都揽到自己身上。萧丞相却哗众取宠,上贿赂群臣,下讨好百姓,这次奏请分御苑间闲地,不就是要讨好百姓吗?”

王卫尉将萧何上奏折之前的良苦用心,为了使百姓感谢圣上之英明,他怎么样去败坏自己的名声,一五一十地都向皇帝讲了。最后说:“圣上多次御驾亲征,如果萧丞相是个不轨之徒,汉朝早不存在了。圣上能有这样的良相相助,此乃天意呀!”汉帝听了这番话,反复思量,觉得不无道理,终于打消了杀萧何的念头。

皇帝的男宠何愁仕途不发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