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茶具:简约风味,展现实用主义

民间茶具:简约风味,展现实用主义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间茶具的风格品位可以用一个字来表达——简。用这样的瓦器煮出来的茶汤被唐人苏廙在《十六汤品》称为“减价汤”,另一常用的铁、铜、铅、锡等材质的茶器煮出来的汤被称为“缠口汤”,由此可见当时文人对于民间茶具的不屑一顾。在很长时期内,民间茶具多为粗陶、木器、竹器等,风格以实用为主,往往朴实无华。在日本茶道的发展过程中,民间茶具则被提高到民族意识的高度。

民间茶具:简约风味,展现实用主义

民间茶具的风格品位可以用一个字来表达——简。

在本章第一节里说过,早期的茶具往往是与食具或酒具混用的,这在民间茶具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下层百姓生活艰难,大概不会主动地想到为自己准备一套专门的茶具。汉末张楫的《广雅》一书记载当时饮茶的器具是瓷器,瓷器在当时还算是比较高档的器具,估计不是寻常百姓所用的茶具。西晋末年动乱,晋惠帝出逃,路上口渴,小黄门找了个瓦盂煮了点粗老的茶给他喝。这里的瓦盂,应当是有记载的早期的民间茶具了。用这样的瓦器煮出来的茶汤唐人苏廙在《十六汤品》称为“减价汤”,另一常用的铁、铜、铅、锡等材质的茶器煮出来的汤被称为“缠口汤”,由此可见当时文人对于民间茶具的不屑一顾。

在很长时期内,民间茶具多为粗陶、木器、竹器等,风格以实用为主,往往朴实无华。在唐代时,由于瓷器的发展,瓷质茶具开始进入普通人家,但也都是瓷器中的下品。陆羽在《茶经》中说当时的寿州所产的黄瓷及洪州所产的褐瓷都不适宜作茶具。图3-40是一件寿州窑的黄釉瓷碗,碗体做得较厚,蘸釉手法也不精,致使烧成后的釉面浓淡不匀,而且不光润,这样的茶碗只能是下层百姓所用。

图3-40 寿州窑黄釉瓷碗(www.xing528.com)

随着茶艺的发展,民间茶具也有被提升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人的欣赏,陆羽在《茶经》中配置的许多茶器都是来自于民间,如瓢、则、罗合等;另一方面是来自于茶艺发展的需要,如宋以前,黑釉、黄釉茶碗是下层百姓所用的低档次的茶具,而到了宋朝,因点茶法追求茶汤的洁白的效果,点茶时击拂的动作又要求茶碗要结实,这样,深色的、粗厚的民间茶具就成为茶艺中的首选了。

日本茶道的发展过程中,民间茶具则被提高到民族意识的高度。茶文化传到日本之初,人们在斗茶时往往追求高档的进口茶具,自村田珠光以后,日本茶道的民族特色越来越浓厚,不再是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个传声筒。作为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茶具的改变,茶人们推崇日本的乡村茶具,认为这些拙朴的器具才能够与茶道的精神相契合。图3-41是日本茶道中一些著名的茶具,风格朴素,其中还能看到中国宋代黑釉茶具的影子。

图3-41 日本茶道的茶具

现代茶艺中,民间茶具是作为民俗茶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如北京的大碗茶所用的粗瓷大碗,四川茶楼里常用的茶盖碗,江浙茶楼里常用的玻璃茶具,还有闽越区的工夫茶具等。这些茶具的做工一般都不会太精致,实用、简朴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