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壶的时代性也相当明显。唐宋时期的壶严格地来说不能算是茶壶,古人将其称为“汤瓶”。汤瓶由瓶身、流(壶嘴)、提把三个部分组成。唐朝时的茶是煎茶,是将茶粉放入锅中煮了之后,再舀入茶碗中饮用的,汤瓶的作用是盛水,陆羽在《茶经》中论茶具主要说的是茶碗,壶与瓶是作为一个盛水的器具被提到的,相当于“水方”。瓶中的水可以从流倒出,也可以从瓶口倒出,流的作用不大,所以当时的汤瓶的流都比较短,甚至是倒不出水来的。图3-14的鸡头壶上鸡头只是一个装饰,水要从壶口倒出;图3-15是唐代青瓷执壶,它的“流”已经可以倒出水来了;图3-16是典型的宋代壶的造型,宋代点茶所用的汤瓶的“流”变长了,这样的汤瓶也叫作“水注”,延长以后的流使得由壶中斟出的水流变得有力,符合宋代点茶法的需要。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注汤利害,独在瓶之口觜而已。觜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觜之末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而茶面不破。”可见宋代汤瓶的变化完全是为了适应点茶法的要求。在使用方法上,宋代的水注与唐代的汤瓶还有一点不同,在唐代煎茶法中,煮水用的是茶釜,而宋代点茶法煮水用的是“水注”。这一改变,使得烹茶时的候汤也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由于瓶口较小,人们无法从瓶口观察水是否烧沸、烧沸到什么程度,只能通过瓶中的水声来判断,蔡襄说:“候汤最难……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用水注煮水又带来了壶型的另一个变化。前面介绍的壶的把手都是在壶身的侧面,这样在水煮沸后去提壶注水就有些不便,几乎在点茶法产生的同时就出现了一种提梁壶,在宋代的点茶中提梁壶的使用很广泛,至明代以后,提梁壶成为比较流行的款式。图3-17是出土于南京的明代的紫砂提梁壶。
紫砂壶产于江苏宜兴,是明清茶文化的一大特色。关于紫砂壶,有人认为在宋朝时已经产生了,欧阳修曾是目前:“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诗中提到的“紫瓯”就是紫砂壶,但并没实物与确切的文字资料可以证明这一点。明代中后期,紫砂茶器已经被人们广泛地使用了。图3-17的紫砂壶是1965年从南京出土的,是目前唯一有纪年可考的早期紫砂壶,与紫砂名家供春差不多是同一时代。这样的紫砂壶不同于唐宋时的汤瓶水注,它是用来泡茶的,是真正的茶壶。这把紫砂壶的体形比较大,后来的紫砂壶体形就越来越小,小到可以捧在手上。捧着紫砂小壶在街上,见到茶馆就进去续水,这样的场景在清代是司空见惯的。
图3-14 东晋时期的鸡头壶
图3-15 唐代青瓷执壶
图3-16 宋代的水注
图3-17 明代嘉靖提梁紫砂壶
紫砂陶器原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用具,经文人的润色之后,成为与商彝周鼎同样珍贵的器皿。供春是紫砂壶最早的名家,据《阳羡茗壶系》记载,他“学使吴颐山家青衣也”,是一个书僮。吴颐山在金沙寺读书时,供春一直陪在身边,就在这段时间,他认识了金沙寺的一个和尚,有传说,最早的紫砂壶就出于金沙寺的这个和尚之手。和尚在制壶时,供春就在一旁看着,然后又自己学着做,学成之后,他的作品“暗暗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供春的后人姓龚,所以也称为“龚春”。供春壶存世极少,在当时已经难得一见了,明末清初张岱《陶庵梦忆》说:“宜兴罐以供春为上。”1928年,宜兴人储南强在苏州地摊上,发现一把没有盖的壶,壶把下有“供春”二字篆书,壶底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刻款,于是不动声色地花了一块银元买下,几经辗转,此壶现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但储南强发现的这把壶,有专家认为很可能是后人仿的。图3-18为今人仿制的供春壶。
(www.xing528.com)
图3-18 今人仿制的供春壶
时大彬是供春之后最著名的紫砂名家,他的父亲时朋是供春之后的四名家之一,可以算是家学渊源了。他的紫砂壶艺从供春入手,后经陈眉公等文人点化,作品朴雅而妙不可思,人称“时壶”。《阳羡茗壶系》称他的作品“几案有一具,生人闲远之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明代昆山人张大复说:“时大彬壶平平耳。而四维上下虚空,色色可人意”,“时壶不可胜”。“时壶”在明末时也不多见,相当珍贵,图3-19是明末的紫砂高手仿的时大彬提梁壶。宋伯胤在《茶具》一书中这样评点此壶:壶上的多边提梁劲直有力,如长虹卧波,壶口与壶盖做得工整规矩,盖上的六出花形纽使整个造型和谐不单调。壶底是一个特大平面,使得从肩以下逐渐溜圆的壶身重心随之下移,增加了足够的稳定感,整个壶制作得精美绝伦。虽然我们见不到时大彬的原作,但从这件仿作中仍能感觉到时大彬原作的神韵。图3-20是时大彬款紫砂六方壶,此壶的流与把手和图3-19的风格极其相似。
图3-19 时大彬款天香阁紫砂提梁壶
图3-20 时大彬款紫砂六方壶
南方的功夫茶中,常将泡茶的小壶称为“孟臣罐”,这与明末清初的制壶名家惠孟臣有关。惠孟臣以小壶著称,所制梨形壶的影响尤其大,17世纪末外销欧洲,对欧洲早期的制壶业影响很大。惠孟臣壶工艺手法富有节奏感,“流”不论长短均刚直劲拔。壶体光泽莹润,胎薄轻巧,线条圆转流畅(图3-21)。
图3-21 孟臣梨形小壶
图3-22 彭年款曼生铭紫砂扁壶
清代杨彭年与金石名家陈鸿寿的合作是紫砂壶艺与文人趣味结合的典范。杨彭年是清代著名的紫砂名家,他的弟弟和妹妹也都是制壶高手。陈鸿寿字曼生,他在离宜兴不远的溧阳做官时结识了杨氏兄妹,对他们的制壶技艺极为赞赏,亲自设计了一些紫砂壶的的造型由杨彭年制作,并为壶题写铭记。图3-22就是杨彭年与陈鸿生合作的紫砂扁壶,此壶的造型与溧阳报恩寺石井栏极为相似,壶上的铭文也与井栏上的石刻相同,只有数行稍有出入。此壶短流环把,把握起来很方便,注茶时不滴漏,压盖薄平紧密,茶汤香气不易涣散,总体造型和谐圆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