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文化。悠悠岁月中,朴实聪慧的闵行区华漕人创造了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华漕小锣鼓。
华漕小锣鼓主要流行于闵行区华漕镇范家桥、连家桥和七宝、诸翟等相邻地区。当年,崇明、嘉定、宝山部分地区也有零星流传。华漕小锣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打击乐,本地俗称十番锣鼓、细锣鼓和次扑汤等。
华漕小锣鼓
在华漕、七宝、诸翟地区,十番锣鼓的流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种传统民间文艺形式旧时多在迎神、庙会、喜庆、丧事等场合出现,红火热闹,感染力强。至清初,本地传人中有人欲反其道而行之,追求更为细腻、精致的演奏效果。清道光年间,七宝地区道士将十番锣鼓渗入道场礼教,其演奏特征由原先的“以闹取胜”改为“轻打细敲”。七宝地区道士徐裕孚、张耐夫选取道教音乐《小行香》,自编小锣鼓曲目《松竹梅》,进而在以大锣为松、小锣为竹、锣钹为梅的基础上,加入“雨、雪、风”三声,即以梆板为雨、小钹为雪、大鼓为风,使乐曲由原来的12段扩至24段,使用6件领奏乐器,大大丰富了此曲内容。通过层次丰富、节奏灵动的轻打细敲以及乐手的高超技巧将音乐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充分展现,演奏效果也更为细腻、饱满。《松竹梅》之类的小锣鼓曲目虽然深受当地民众喜爱,但是由于此曲对演奏配合和乐手技艺均有特殊要求,非职业艺人很难上手,因而只能在少数人中流传。
华漕小锣鼓表演
19世纪末,华漕地区范家桥等村有不少小锣鼓爱好者。村民俞虎堂的父亲曾做过道士,极喜欢锣鼓乐,于是,他聚集本村子弟,每当农闲时便在豆棚瓜架下或客堂暖室之中,敲锣击鼓,自娱自乐。邻村年轻人纷纷赶来加入,形成了一支20多人的小锣鼓演奏队。因仅为自娱,也不取“堂名”,人称“范家桥小锣鼓”。范家桥俞氏锣鼓队采用口传心记锣鼓经的方法,前后相传达四代,逾150年,至20世纪50年代方才停止活动。(www.xing528.com)
小锣鼓乐队一般由6人或8人组成,司鼓者为乐队指挥。所用板鼓鼓膛较大,发音宽厚,音质较软,演奏时敲击鼓心、鼓边,或轻击,或重敲,音色变化丰富。如今常用广东梆鼓替代板鼓。大锣一般选用调门较低的大膛锣,锣槌不扎布圈,而用铜线或算盘珠固定在棒端,或用短木棒,以硬质锣槌敲击锣面,发音清亮松脆,音量适中动听。
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社会环境变迁,小锣鼓渐渐沉寂。1986年,当地文化部门开展民间文艺集成工作时,在范家桥发现小锣鼓曲目,于是组织恢复演奏。1987年3月12日,七宝文化站进行小锣鼓演奏采风活动,当场录了音。同时期,诸翟文化站也组织了小锣鼓队,排演了《鸳鸯斗》《鸳鸯斗·总脱》等曲目。当时开展的民间文艺集成工作保留下了一批小锣鼓曲目,主要曲目收入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上海卷》。1987年,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李民雄前来采风,经整理后,《松竹梅》成为上海专业民乐团的演出曲目,强化了乐曲本身的表现力和浓厚的乡土韵味,并收录在《鼓》专辑中。
小锣鼓演奏时所用的乐器
流传在当地的小锣鼓演奏曲目大约有34首,如今已整理并恢复演奏的曲目有《松竹梅》《齐革闹盘会》《鸳鸯斗》《小冰梅》《大冰梅》《抢球》《镜台会》《只只段》等。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展开,2006年华漕文化中心站动员曾参加民间文艺集成工作的县文化馆退休职工金全余,组织起一批传人,恢复了《松竹梅》《鸳鸯斗》等小锣鼓曲目的演奏。2007年4月,华漕小锣鼓被列入闵行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正着力建立长效保护机制,从而使此项遗产重新焕发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