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家桥宣卷:东乡方言的纯朴韵味

苏家桥宣卷:东乡方言的纯朴韵味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家桥宣卷宣卷,顾名思义,即讲书的意思。与青浦地区用西乡方言的宣卷不同,苏家桥宣卷用的是东乡方言。苏家桥宣卷纯朴而别具韵味1937年,苏家桥张家宅青年张儒锦、沈金兴和他们的先生张东林,到御家桥张林强处去学念宣卷。上海解放初期,还有些庙场活动,苏家桥宣卷班演出机会不少。2009年6月,苏家桥宣卷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家桥宣卷:东乡方言的纯朴韵味

苏家桥宣卷

宣卷,顾名思义,即讲书的意思。表演时由一人主宣,二人帮衬,小乐队伴奏,其形式近似苏州评弹,又不尽相同,更具特色。

苏家桥宣卷是一种主要流行于上海浦东陈行(现属闵行区浦江镇)及周边地区的原生态曲艺样式,发展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与青浦地区用西乡方言的宣卷不同,苏家桥宣卷用的是东乡方言。20世纪30年代起,陈行苏家桥张儒锦等民间艺人,根据群众审美情趣改良“念宣卷”演唱形式,为加强演唱效果,吸收地方小曲和戏曲曲调,还使用了二胡、碰铃和尺板等乐器,成为带伴奏的宣卷,自成一体。并长期坚持在乡间演唱,直至20世纪末,深受浦东地区群众欢迎。70多年来,他们善于吸纳其他艺术元素,不断丰富说表、演唱形式,纯朴而别具韵味,从而成为本市稀有的原生态曲艺表演形式。苏家桥宣卷具有突出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却由于西方文化与当代流行文化的冲击,以及传统生活空间的萎缩而逐渐走向边缘,原有老艺人渐渐退出舞台,新一代传承人仍难落实,状况堪忧。

宣卷,原名“宝卷”,俗称“讲经”,也称“讲善书”。据说春秋战国期间,齐国田单用了火牛阵,杀得敌国兵卒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田单部下有个姓罗的将军。见此惨景,十分不忍,旋即隐居山中。后来创立了“无为道”,“无为道”除了静修悟道之外,还利用民间故事,劝人为善,讲的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故事。其后,他和他的弟子们就以解经讲书的形式,四处云游。

宣卷是倡导佛教制度下的产物,讲时用“白”,即散文;唱时用“偈”,也叫“吟”,即韵文。把散、韵两种文体结合起来,作为宣传佛教教义和劝人为善的工具,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近似曲艺的形式。清代,当地出现了以唱宣卷为职业的民间艺人,俗称“素友”。19世纪末,苏州宣卷传入周浦塘流域的南汇县周浦和上海县陈行地区。演出采用坐唱形式,一人主唱,众人伴唱应和,均用当地方言,曲调和伴奏均较为简单。曲目专唱《目莲救母》《观音普度》之类的佛教故事和劝世经文,宣扬因果报应。陈行地区农民家中小囡生病,家长就请人上门讲经、祀神、祈福。为酬谢和取悦东家,念宣卷者在讲经收场时会乘兴转为“唱小书”,他们备有宣卷印本,选取一段故事,用念宣卷的唱法作余兴表演,深受欢迎。后来,为老人祝寿、为小囡过生日、设青苗会和“抬老爷”驱邪的人家就会邀请他们以念宣卷的方式去讲故事,以增添热闹气氛。由陈行胡祖德主编的《沪谚外编》一书中,收录了《花名宝卷》《怀胎宝卷》《白娘娘报恩》《小方卿道情》《孟姜女寻夫》《庵堂相会》等当地流行唱本。

苏家桥宣卷纯朴而别具韵味(www.xing528.com)

1937年,苏家桥张家宅青年张儒锦、沈金兴和他们的先生张东林,到御家桥张林强处去学念宣卷。当时,念宣卷在当地已经颇受欢迎,六七人组班,隔两三天就会有人前来邀请。

1939年起,张儒锦等人加紧苦练,自行组班念宣卷,利用农闲时节赚点外快。为了取悦观众,丰富演唱效果,苏家桥宣卷班留意做道场之类的方式,演唱时除了用木鱼、尺板、碰铃外,还增加了二胡、三弦、竹笛、扬琴和琵琶之类的民间乐器伴奏。同时,还增加了2名女演员作帮衬,有对有答,有呼有应,一改以往一人说到底的单调状况。在开场时,时常会用《四季山歌》《春调》《十二月花名》等开篇,还设法在故事情节疏松时,有意插入一段唱腔,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感染力。从此,苏家桥宣卷声名鹊起。他们应邀演唱,走遍了附近各乡,当地便有“说书上市镇,宣卷下农村”之说。上海解放初期,还有些庙场活动,苏家桥宣卷班演出机会不少。摆场子时,在前门庭用长凳搁起门板搭起台,放上桌椅,夜里点汽油灯,观众有数百人,有时达近千人。每场演3小时,有时还会添加节目。一般每场每人收1斗米的报酬。

20世纪70年代,苏家桥宣卷参加上海市郊业余曲艺展览演出

苏家桥宣卷采用幕表制表演形式,近似于堂名,也有说唱、评弹之风。演唱篇目多数为长篇故事(称大书),主要曲目有《双珠凤》《双玉坠》《珍珠塔》《孝珊瑚》《借红灯》《玉蜻蜓》等30多个。2009年6月,苏家桥宣卷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