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家最熟悉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的传承已历经千年了。南北朝时期,《木兰辞》有言:“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其中的“花黄”即指金黄色的纸剪成的女性额饰。时至今日,这门以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完成的艺术,仍以其独特的美学形态装点千年后的日常生活。
颛桥剪纸
始于明初的闵行区颛桥民间剪纸艺术源远流长,颛桥剪纸在传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探索将中国画的章法、版画的韵味以及西方绘画的透视技巧融入其中,更注重拓展题材,追求时代气息,形成了“江南水乡”“城镇风貌”“自然生态”等系列作品,成为既有乡土气息又有时代感的颛桥剪纸特色品牌,又成为海派剪纸的代表之一。
在继承传统剪纸技法和民间习俗的基础上,颛桥剪纸大胆创新,已成为具有颛桥艺术特色的文化名片。颛桥剪纸艺术也已融入彩灯、歌舞、书画、家居乃至城市环境装点等,颛桥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09年6月,颛桥剪纸被列入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地传统剪纸,俗称刻纸、花样,种类可分为喜花、礼花、窗花、灯花、花边和花样等。剪纸曾为彩灯增色,而当地扎制的彩灯尤为出众,在以往的传统灯会、庙会中大显身手。20世纪30年代,颛桥民众教育馆游民习艺所专门剪制“鞋花”出售。
海派剪纸艺术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若妹是佼佼者中的代表人物。
这天,周若妹如往常一般,早上7点多起床,买菜、收拾家,之后便在家中客厅的工作台前坐下,扭亮小台灯,架上老花镜,开始剪剪刻刻。
周若妹
“除了出门上剪纸课、烧饭外,我每天就坐在这里剪纸,一天总归有七八个小时,一直能剪到晚上10点。”自幼跟着祖母剪窗花、剪双喜,周若妹对这些花花绿绿的纸片在刀锋下千姿百态的物理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作为幼儿园老师,她也常常要画画、剪纸布置教室环境,从而练就了一双巧手。直至退休,她为打发时间,先后学了书法、工笔画、写意画,不知不觉为剪纸创作打下了基础。
“这些剪纸的图样基本都是我自己画的。”周若妹如是说。在周若妹的工作室,她依次取出自己的大幅作品,摆在一张狭长的、铺着刻纸垫板的桌上。别致的创意,让她十几年来屡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她的获奖作品,有一大半是关于颛桥曾经的乡土记忆的。
周若妹剪纸作品“颛桥乡情系列”之一(www.xing528.com)
颛桥剪纸用剪刀刻画风景
那种江南特有的溪谷烟壁、黛瓦白墙、老屋藤蔓和水波涟漪,在周若妹手下,从一张张彩纸,变为镂空的光影浮现,或立体或平面;然后,被粘住,从此定格。比如,一套六幅的“彩色江南水乡系列”,便是以颛桥为蓝本,用彩色的广告纸创作而成,每一幅都在讲述一段老镇时光:朦胧的晨曦,木板船静泊于岸边,早起的人挑着水走过长长的砖桥,河对岸的家中,炊烟尚未升起,小儿尚在熟睡。潮水微漪,春树抽枝,屋瓦下挂着刚洗的各色衣衫,随风飘动。船夫摇着橹,桥上人影闪动,脚步声、说话声和着间歇的桨声,悠悠荡荡。
2001年,周若妹参加了颛桥当地的刻纸学习班。至此,剪、刻、画并行,把这门海派剪纸的手艺完整地传承了下来。“我们擅长徒手剪。”她边说边抽出一张红宣纸,对折,用回形针固定,右手持剪,左手拿纸,双手游动,几十秒间,一对鬃毛飞扬的举蹄小马便跃然眼前。
剪纸也分北派、南派。北派以东北、西北等为例,豪放粗犷、淳朴浑厚;南派以广东、福建等为例,纤细秀丽、玲珑剔透。另有一类,画面流畅明快、精巧细腻,以“苏浙派”和海派为代表。“我们的剪纸比较细腻,一看就知道。”周若妹引以为傲。
“其实,我没亲眼见过颛桥水乡时的样子,”周若妹翻着自己的作品《颛桥印象》说,“这些画面,都是通过老照片、文字记载、老人记忆还原而成,一些主要元素都是有出处的。”
当年,颛桥的主河六磊塘上,有一座众安石拱桥,俗称砖桥,后讹称颛桥,此地因而得名。周若妹的剪纸中,桥必是砖桥,而非木桥、水泥桥。解放后,六磊塘被填,成为如今的颛建路,原先的砖桥被拆,而在剪纸中,它们依然保留着过去的模样。“我来给你讲个故事。”周若妹兴致勃勃地翻出另一幅作品《放鹤路的故事》。
周若妹剪纸作品《放鹤路的故事》
有一天,她在家附近的北桥散步,经过一条放鹤路,好奇它的来历。正巧桥上有个老爷爷经过,便跟她讲了这个故事:“北桥原先有户人家养鹤,每天往东放飞,飞到东面吴泾的一户方家再折回,日积月累的,人们就把这条路称为‘放鹤路’。”
周若妹将这段典故加工为自己的剪纸作品:东、西两户人家,隔着小桥、河流、庄稼相对,空中鹤舞,地上鹤行。“把这些当地的历史故事,用另一种形式保留下来,”她指着工作间那只被塞得满满的书柜说,“家里有这么两个柜的书,都是有关剪纸艺术和历史传统的。当然存放剪纸的抽屉柜子更多,甚至还有一些连环画,用来激发灵感,也方便二度创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