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闵行的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原名上海民族乐器厂),是制作吹、拉、弹、打四大类乐器的综合性民族乐器厂。
“敦煌乐器”,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的民族乐器,从品牌问世之日起,就承载着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重任。
第三届“敦煌杯”中国琵琶艺术菁英展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自建中国民族乐器博物馆,陈列产品达300余件,既有明清时期的真品也有仿制品及文艺界和社会各界的赠品,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厂长王国振那振聋发聩的一段话,让每位到访的游客细细品味:“我有一个梦想,让每一个新生儿听到世界的第一个声响是敦煌雅乐的祥和之音。让敦煌雅乐流出绿色的音符,与春之声共鸣,交响成和平、平安,永驻五洲四海蓝色的天空。”
中国民族乐器博物馆陈列室
是啊,正是这种豪情壮志,掀起了敦煌乐器人的无限热情,他们只为梦想而奋斗。
上海传统的民族乐器业始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1956年,86家民族乐器制作坊合并成为上海民族乐器合作社;1958年,又组建为集体所有制的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由此,以敦煌为名,在浦江之滨的江南名胜豫园里,敦煌品牌呱呱坠地。
从建厂创业开始,即使是在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最困难的时候,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也一直致力于民族乐器事业的发展。1993年8月,徐振高、高占春、沈焕春、张西保和王根兴被国家劳动部认定为国家高级技师,他们是建国以来乐器行业首批最高技术职务获得者。
巨型马头琴
1998年12月,王国振开始担任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厂长,他以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超前的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高度的战略眼光和胆略,带领全体员工把握机遇、努力拼搏、壮大企业,并抓住文化产品的特点,以“文化营销’的方针面向社会和海内外市场,使敦煌品牌的内涵、外延得到良好的开掘和展示,从而通过品牌运作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奏响了敦煌新曲。1998年9月,在全国民族乐器琵琶、古筝制作大赛中,敦煌牌古筝囊括前三名,敦煌牌琵琶获前两名及一个第三名。敦煌牌古筝、琵琶也获得了“玉古筝”“金琵琶”的称号。(www.xing528.com)
与此同时,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远远甩开了曾经平起平坐的北京、苏州2家民乐厂,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如今,厂长王国振的“文化营销”战略已经将敦煌品牌文化渗透到了社会公益、教育教学、演艺表演等多领域,敦煌品牌的腾飞梦正在变成现实。
2006年,开发出仿古乐器(仿敦煌壁画乐器),再现古乐器风采,向世人展示古老的敦煌文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代表上海参加“中国故事”文化展演活动,为奥运会闭幕式演出研制了电声二胡。2010年10月31日,企业精心制作的12把敦煌牌琵琶亮相上海世博会闭幕式舞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族器乐的独特魅力和风韵。
此外,企业还策划、协办了首届北京国际古筝音乐节、中国古筝艺术周和“敦煌杯”民族乐器系列演奏大赛等近百次重大社会文化活动,借助社会窗口推广品牌文化,发现并培育了众多民乐演奏人才。2012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与上海城市剧院携手打造国粹民乐演艺基地,开辟了敦煌国乐系列专题讲座和专场音乐会,逐渐成为闵行区宣传民乐的大本营。
多种民族乐器
2005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组建了“敦煌新语”民族乐队,在国内外演出400多场,以高超的演奏水平在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乌兹别克斯坦第八届东方之韵国际音乐节、捷克“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以及法国马赛、戛纳影展开幕式等国内外舞台上屡获殊荣。在实践“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敦煌品牌的影响力。
如今,敦煌品牌的培育和发展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2009年6月,企业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中华老字号企业,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品牌培育试点单位。
近年来,民族乐器的外观装饰越来越丰富、多元,仅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外观设计专利就有百余项。民族乐器不再单一地发挥着它的音乐器物属性,它更成了一件文化载体,不仅奏响了中国之声,更镌刻着中国文化。人们欣喜地看到,民族乐器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将其承载的中国文化带到了全世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还参展2017年上海国际乐器展,由此,“敦煌乐器”再度开启对文化的“沉淀”与“绽放”之旅,于方寸之间沉淀文化,于音韵之中绽放光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