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闵路,是320国道上海中心城区徐家汇至闵行的一条重要道路。这条道路历经98载,其中集资发起建造沪闵路的重要人物李英石的故事,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李英石,1882年10月23日出生于闵行镇。他聪颖早慧,尤精武术。清末毕业于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辛亥革命期间,他参加光复起义,率700名敢死队员攻下江南制造局和上海道台衙门;上海光复后,任沪军都督府军务部长兼沪防水陆军统领。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任命他为南京警备司令。
李英石
因受国民党异己的排挤,他愤而退官回家乡闵行隐居。李英石回到老家后,深感闵行交通落后,光靠黄浦江水路运输无法把上海的大商业吸引过来,不利于开发。李英石大胆设想,从闵行到上海建造一条汽车路。众人一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资金从哪来?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一位曾在上海钱庄做过账房先生的老叟胸有成竹地说:“凭阿显(李英石小名)的名望,只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发动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何愁筑不成路!”这位族叔的话,使李英石开了窍。于是,他从闵行到徐家汇,为募集筑路资金而奔忙着。经过几个月的奔走,终于筹措到开工筑路的资金,沿路乡绅们还无偿地捐献了筑路的土地。经过艰苦努力,这条从闵行黄浦江渡口开始,途经北桥、颛桥、钱粮庙、朱家行、梅家弄、漕河泾和土山湾,全长23公里的汽车路,到1922年12月2日终于筑成。众人提议,把这条路命名为“英石路”。但李英石不允,说:“我一不为名,二不为利,用我的名字作路名不妥,还是叫‘沪闵路’为好。”
20世纪30年代的沪闵路南端,黄浦江边的西渡
行驶在沪闵路上的长途汽车
20世纪80年代的闵行汽车站
沪郊最早通公交的沪闵路筑好了,申请“沪闵长途公共汽车公司”的执照也批下来了,但由上海华商证券公司出面向英国史蒂文工厂订购的12辆公共汽车,要等待半年以后才能到达。事有凑巧,这时,上海有家杏生汽车公司歇业。杏生汽车公司的老板是宁波籍的上海房地巨商董杏生,他于1922年6月向公共租界工部局申请静安寺到兆丰公园(现中山公园)的公共汽车获准。这是上海最早的公共汽车,运行时只有2辆汽车。当时,从静安寺到兆丰公园往返的人不多,由于乘客少,入不敷出,加上董杏生主业是房地产,办公共汽车只是小试牛刀。因而,运行不到半年就停驶了。李英石打听到董杏生有2辆公共汽车闲置着,心想:“何不租借过来,沪闵路就可通长途公共汽车了。”董杏生听了李英石集资筑沪闵路和创办沪闵长途汽车公司而眼前急需公共汽车的事情后,双手一拱说:“这样吧,这2辆公共汽车反正闲着没用,干脆捐献给沪闵长途汽车公司,算是董某的一份礼物!”于是,沪闵长途公共汽车提前在1922年12月30日通车。它是上海郊区最早通公共汽车的日子。
一条沪闵线,造福一大片。沪闵长途公共汽车(简称“沪闵线”),从闵行黄浦江渡口起,途经北桥、颛桥、朱家行、梅家弄、漕河泾和龙华等,再经徐家汇至国货路,全程30多公里,像一条大动脉沟通乡镇与大城市。据一位研究地方经济的老人说:“自沪闵线通车后,沿线的马桥、北桥、颛桥、莘庄、梅陇、漕河泾和龙华等10多个乡镇受益匪浅。”沿途工厂、学校、集市乃至公墓相继出现。“乘坐沪闵线,‘白相’上海去”,许多农民捎带农副产品到市区卖个好价钱,顺便‘白相’大世界,游老城隍庙,逛南京路。有了公共汽车,不仅闵行人到上海市区方便了。同样,上海市区到闵行游玩的人也多了。尤其是每年三四月间,很多上海人都到闵行品尝“蟹糊皮”。(www.xing528.com)
随着闵行和吴泾工业区的开发,自1958年11月起,市城建局投资1100万元大规模改造沪闵路,在漕河泾至颛桥之间经莘庄开辟4车道新线,在颛桥至闵行之间利用原路段,截弯取直拓宽为6车道,全长21.17公里的新沪闵路(原漕河泾至颛桥之间的老路,改称“老沪闵路”),成为当时上海最长最宽的高等级柏油公路。新沪闵路竣工后,沪闵线公共汽车改行新线,行程缩短到徐家汇至闵行,易名为徐闵线。
1985年,徐闵线位于徐家汇的起点站
1965年,沪闵路全线设置路灯,每隔15米栽一棵香樟树。1980年后,又几经改建,开拓非机动车道、花坛隔离带等。1996年,在梅陇的沪闵路、虹梅路交叉处建起了巨型立交桥。21世纪初,沪闵路已是上海南片地区主干道之一,有10余条公交客运线,车流每小时达千余辆,并日益增多,沿途市政建设迅猛发展。
1995年拍摄的刚通车不久的沪闵路高架北段
1999年拍摄的沪闵路高架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90年代,莘闵轻轨——轨道交通五号线建成通车。这样,闵行地区30多平方公里内的乘客,只要跨出家(单位)门数百步,就能享受到环线公共汽车的服务。这真是轻轨加环线,乘车更舒适。上海中心城区与闵行之间的交通,更加方便、快捷、舒适了!
2004年拍摄的沪闵路高架及锦江乐园摩天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