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教师:培育善学习、会研究、能创新的科学精神

现代教师:培育善学习、会研究、能创新的科学精神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教师所具有的科学精神,主要从“善学习、会研究、能创新”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三者关系如图3所示。目前我校管理者带头学习,认真细致地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组织教师先后进行读书论坛学习,班级管理论坛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现代教师:培育善学习、会研究、能创新的科学精神

现代教师所具有的科学精神,主要从“善学习、会研究、能创新”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三者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教师科学精神的构成

1.开发教师培训,做“善学习”的现代教师

根据教师的培训意向,制定出菜单式的培训项目清单,为不同的教师选择培训内容提供参考,使培训目标更加具体化、实际化,更易于操作,满足教师需求。

(1)教育教学理论培训菜单

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专题培训。通过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课程及教材等,使教育事业发展更加深远、快速。此项内容借助光盘,骨干教师外出取经,专家教师引领等途径借鉴国内外教育的新理念。

②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专题培训。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其工作方针,了解其对义务教育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行论坛交流,结合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同时规划好自己的三年成长计划,并积极落实。通过培训,使教师更加明确当前义务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③班级管理专题培训。班主任管理也作为一项专题培训,通过专家引领讲座、班主任主题论坛交流、班级现场指导、师徒结对等途径提升教师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倡导精细化的班级管理理念,力求在一日工作中各环节精细化、明确化,每个活动每个环节都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班级管理水平。

④中层干部管理培训。正确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学校的中层干部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学校的办学方针、政策和措施实施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层的执行力。所以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非常有必要。培训的内容主要涉及管理理念、岗位职责、策划能力、团队能力、执行能力等等。通过中层干部管理培训,提高行政的执行力、创造力和团队凝聚力。

(2)教学实践能力培训菜单

①有效教学专题培训。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单位时间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效益获得最大化,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尽可能最大化地发展。此专题培训内容主要有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理论学习以书籍、刊物、网络资源为主,实践教学以观摩研讨为主,包括同课异构、异课同构、青年教师汇报课、学科带头人展示课、学科教学讲座等研讨活动,进一步完善、调整教学策略,进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受益终身。

②听课评课专题培训。通过此菜单培训,要求听课者明确听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了解教材、学生和教师的基本情况;处理好听课者与被听课者的关系;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有关学科的课改信息;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的结合;学会科学地做好听课记录;积极参与评课,大胆地表达。评课会从十个方面展开,即从课前准备、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安排、教学具的运用、师生的互动、学科专业技能、应变能力、教学媒体的运用、教学设计能力等方面进行评课,通过评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③说课技巧专题培训。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与听课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说课主要培训说教材、说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设计等等。通过培训,使教师加强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解程度,对学生、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的了解程度,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并扩大其知识面等。

(3)教育科研能力培训菜单

①科研论文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学会选择论文题目、学会查阅资料、学会整理收集资料、掌握论文的基本格式、学会修改论文。

②科研立项课题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当前科研的形势、如何选择研究课题、立项课题方案的撰写、课题立项的基本程序、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等内容。

2.提升科研水平,做“会研究”的现代教师

(1)构建学习型组织

①创设环境。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也能改造人,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方面来进行。硬环境,就是指校园环境的布置,需要有一个安静、温馨、学习的物质空间环境。这几年,学校遵循“环境育人”的理念,非常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学校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走进学校大门迎面就是校标——托起明天的太阳,寓意教师用手托起明天的太阳——学生,提醒着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走进校园里面非常幽静,有“静思、博学”的雕塑,只有“博学、静思”,教师的专业化才能提升。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陶冶教师的思想情操,更能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和进取发展的精神。因此,学校校园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也是需要精心考虑的。软环境,指的是教师精神。学校有良好的发展愿景,有良好的学习文化,有良好的执行力。目前我校管理者带头学习,认真细致地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组织教师先后进行读书论坛学习,班级管理论坛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②制定规划。人的发展是需要规划的。前几年教师不是很重视制定规划,学校管理层却非常重视,因而对教师进行分类指导、督促。对骨干教师,学校要求志存高远,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提高课堂效率,努力成为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在发展自己的同时注重团队建设,成为团队发展的领头雁,促进整个团队水平的提高。对年轻教师,学校重点认真指导年轻教师做好规划的制定工作。年轻教师规划制定好之后,学校分别对每一个年轻教师制定的规划进行细致的指导,然后定期汇报执行情况,帮助年轻教师修正规划,督促年轻教师认真执行规划。

③设计载体。构建学习型组织,需要设计有效的活动载体。只有通过设计贴近学校实际又体现教师发展需要的载体活动,才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教师的学习力,这是我校管理层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校设计了很多载体,如追寻精神、录像诊断、撰写反思、读书活动、成长汇报等等,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弘扬教师科学研究的精神。在追寻精神的活动中,通过寻访老教师,述说学校办学历史,挖掘艰苦创业的老黄牛精神,感动在校教师,激励在校教师勇于担当、积极向上。在录像诊断活动中,为了使新教师更快地适应课堂教学,尽快地进入状态,每个学期从开学初就要求信息组教师对新教师第一个月的课进行跟踪拍摄,让新教师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上课录像,用心观看,写好反思,修正教学行为,从而使自己尽快地进入状态,熟练掌握中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育教学反思活动中,每次上课结束之后,或者试听课结束后,教师都做一个有心人,及时记录所思所想,学会记录,坚持写教育随笔,使教师成长得更快更好。

(2)案例研讨

案例研讨,可以使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使教师有较大的自由度、有较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如采用呈现案例(文字或录像)—小组讨论分析案例—集体讨论—总结评述的过程研究。如就如何组织情景教学活动、如何进行说课评课、如何更好地与家长交流、如何促进培养班干部、如何推进班集体建设等问题的研究。又如组织教师按照“主题设计—小组研究—活动展示—个人反思—集体反思—形成模式”的程序开展研讨活动,以点带面引导教师进行课例研讨,通过集体剖析、反思、互相启迪,不断切磋,从而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育理念,架起理论联系实际桥梁,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反思能力。

(3)课题研究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开展有效的科研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研究水平,是教师在职业务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学校每年都有一个总课题,学校以总课题为中心,以课题引领研修,以课题带动研修,以课题推动研修。以课题研究并进,基于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成立课题小组,以群众的力量带动个体,让教师在集体中成长。

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①理论引导。学校科研室编辑理论资料或者购买理论书籍,开展理论学习,促进教师提高理论水平。②名师引领。学校开展名师上课、名师讲座、名师协同等形式的活动,为了发挥名师(骨干)的示范效应,让老师们观摩,学习教学理念、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学规范、教学艺术、课题研究等,从而促进教师成长。③勇于实践。在开展科研活动时,学校一般先发范式,让老师照样画葫芦。然后选点,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自己教育教学上最有效的做法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完成草稿后再进行修改、调整。只有实践过了,亲身去做了,才知道自己也是行的,进而克服了心理恐惧感,这样教师们受益匪浅,提高了自身的科研力。(www.xing528.com)

3.构建理想课堂,做“能创新”的现代教师

(1)采用常态课管理机制运行策略:分级定岗、分层推进

第一,分级管理,明确职责。常态课教学管理制度实施策略,从纵向的层次来看,以常态课为中心,实行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教务处、校长室分级管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如图4所示。

图4 学校部门分级管理示意图

备课组长:主持、督促、协调备课组成员之间的活动;做好本备课组老师的点名工作;协调分工好每一次集体备课活动的主讲人;安排好台账的记录工作;负责审核同一备课组其他成员的教案。

教研组长:主持、督促、协调教研组成员之间的教科研活动,负责审核《期初集体备课记载表》,协助教务处检查教研组成员教案,协助教务处做好常态课听课、评课工作。

教务处:安排各类常态教研活动;定期参加、检查和指导各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定期检查教案和作业,并做好记载;经常深入课堂检查常态课质量和做好评课活动;定期检查和展览课堂笔记和纠错本;引导教师研究常态课。

校长室:指导教务处开展工作;经常深入常态课堂了解常态课情况,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提高常态课质量。

第二,步步为营,深入课堂。常态课教学管理制度实施策略,从横向的层次来看,主要完善常态课的常规检查制度和监测制度,成立常态课教学质量监控小组,主要负责:

①步步监控,审核教案。重点监控审核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监控审核常态课学科内容的重难点、深广度,监控审核常态课训练系统的问题,监控审核常态课教学方法的问题,监控审核常态课教学手段的选择问题。

②深入课堂,随堂听课。为了切实了解常态课,最主要的是开展随堂听课、跟踪听课。通过随堂听课,来观察、诊断教学行为的有效程度,是否落实常态课的重难点,常态课的训练系统是否有层次性,学生的听课状态是否聚焦课堂。

③因人而异,目标驱动。根据每位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因人而异,体现教师发展的层次性,实行阶梯目标。为此,我们提出三年以内的年轻教师常态课要上达标课、规范课,一般教师常态课要努力成为有效课,骨干教师常态课要努力上成示范课。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然后用不同的标准去要求,因人而异,促其发展,努力常态有效甚至高效。

(2)常态课管理机制实施途径:录像诊断、反思对话

第一,录像诊断法。常态课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问题的关键不再是简单地分出优劣,而是如何帮助教师诊断,促其提高。作为管理者,我认为最大责任在于此,为教师提供服务,录像诊断法就提供了这种可能。从常态课立项研究开始,对学校的备课组、同课异构常态课、学科带头人展示课、青年教师演练课等都进行了录像实拍。

常态课录像诊断法,从研究的情况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我把它称为“录像诊断四步法”,具体如下:

①主题录像。这一步的实施主要由学校信息中心教师负责完成。在课前做好录像准备,提前在教室架好摄像机,上课一开始立即进行拍摄。在拍摄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不同的拍摄方法。如何拍摄,那就是拍摄技巧的问题了,我这里不细说了。拍摄好之后,进行拷贝,刻盘保存。

②集体诊断。上课结束之后,听课教师对上课教师的情况,结合录像,运用技术处理如快进搜索等,进行评课。每个教师根据事先的分工,从各自观察的视角,进行点评交流,这就是课堂教学的“他评”,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集体诊断是通过同伴互助,共同分析观察资料,共同磋商教学改进的策略,以加强教师对自我教学的改进。这个过程强调教师彼此平等和相互密切互动和支持,是真正的平等合作,既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合作文化。

③自我诊断。通过第二阶段的“集体诊断”,然后反复观察录像,还原教学现场,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反思,消化吸收,实现第三阶段的“自我诊断”,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促进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④录像复诊。所谓录像复诊,就是在前面录像拍摄、集体诊断、自看自评的基础上,对诊断对象进行第二次录像拍摄、集体诊断、自看自评,主要观察与前一阶段诊断相比,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改善和修正,用医学上的术语来说就是复诊。

在“集体诊断”和“自我诊断”的基础上,明确了自己的不足或短处之后,并采取相应的组织修正措施和自我修正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实践之后,进行再次录像拍摄,并完成“常态课录像复诊表”。通过这种反思的反思,促进教师常态课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反思对话法。一位哲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人仍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相互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为此,我们把反思对话法作为常态课教学管理机制的又一个实施途径。

所谓反思对话法,是指学校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基于常态课的教学行为或某一主题而展开的平等尊重、交流提高的反思对话行为,以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常态课教学行为,共同提高常态课教学质量的活动。反思对话,不是漫无目的地闲聊,而是有主题的学术论坛。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内容:常态课堂。围绕常态课堂而展开,包括常态课上的个别教学行为或共性的教学行为,也包括常态课有效教学的专题讲座。

②形式:学术论坛。可以是备课组或教研组或全校范围内的平等尊重、交流提高的学术论坛。下面具体以草根教研对话反思和主题论坛对话反思为例来说明。

③目的:发展提高。遵循“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常态课教学质量,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