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塞尔维亚政治重建:历史触目惊心

塞尔维亚政治重建:历史触目惊心

更新时间:2025-01-14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在塞尔维亚的十个近代统治者中,四个被废黜,三个被谋杀。人们得出这种观点也是情有可原,但关于塞尔维亚处于无政府状态的结论仍有公正之处。塞尔维亚人的民主精神非常强烈。到20世纪初为止,塞尔维亚人的教育完全是由僧侣学校负责的。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曾邀请奥勃拉多维奇到塞尔维亚担任首位国民教育组织者。塞尔维亚的高中主要教授历史、数学和法理学,这对一个民族的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很容易将塞尔维亚人追逐自由的历史视为一场黑暗悲剧,或者一幅令人悲观的黑暗画面。从表面上看,这段历史的确让人感到震惊。在中世纪的九个尼曼雅统治者中,有六个被废黜,一个被谋杀。在塞尔维亚的十个近代统治者中,四个被废黜,三个被谋杀。人们得出这种观点也是情有可原,但关于塞尔维亚处于无政府状态的结论仍有公正之处。值得我们牢记的是,虽然罗马人和拜占庭人经常废黜或谋杀自己的统治者,但每个帝国都高度重视法律和文明,并且在几百年里都保持着稳定的根基。近代塞尔维亚统治者之所以会坐立难安,与其说是因为人们无法无天,不如说是因为自己眼界短浅;更不是因为激进主义,而是因为根深蒂固的保守主义。这种保守主义是塞尔维亚乡村爱国主义本土情感的强大力量的来源,它是事件停滞和动荡的根源。塞尔维亚农民性情炽烈,崇尚自由,既不理解也不尊重官僚或中央的管理。小地主不能迅速致富或创造财富,因为他们没有近代企业所需的资本。因此,即使是小额税收,对一个农民来说也是很大的负担。和平时期,农民们悄悄把自己的教区利益置于整个国家的利益之上,结果给国家政府造成极大的不安和焦虑。塞尔维亚人所争取的是自由生活,而不是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国家。

塞尔维亚之所以能实现独立,是因为人们拥有统一的道德认知,并且酋长和僧侣们骁勇善战,地方政府力量雄厚,但最后两个因素对中央政府不利。塞尔维亚在每个村庄的民主社区和每个地区的民选区都有自治的基础,但土耳其人捣毁了所有高级政府机关,连影子都没有留下。塞尔维亚是一个农业国家,贫困人口众多,因而每个人只拥有少量土地并对其非常依赖。穷人们既民主又保守。出于这两个原因,他们都不愿服从中央政府的管理或也不愿交税。穷人们与土耳其人作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要消灭从贝尔格莱德伸出的干涉主义势头。战斗一结束,塞尔维亚农民就想悠闲地坐在村里的树荫下,喝李子白兰地酒,讲马尔科·克拉列维奇的故事。然而,新政府强加的义务和开销使农民对新的生活境况非常反感。不仅农民的幻想破灭了,那些野蛮的首领也是如此。他们带着自己的手下,却发现再也没有土耳其人可以让他们掠夺了。好战的野蛮首领们不安于现状,准备反对任何已建立的政府,特别是那些与塞尔维亚民主背道而驰的领导者。古老的塞尔维亚地方民主制度根深蒂固,新的封建军事制度目无法纪,这些都对建立一个良好稳定的政府产生了威胁。在这些威胁当中,首先是和平时期的危险,其次是战时的危险。

人们几乎在起义开始时就产生了分裂。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的一些最艰苦的斗争和最伟大的胜利都超过了他的支持者。而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唯一一次失败则来自自己的支持者。战争的第一阶段是由个人首领及其随从起义赢得的,因而他们自然要求在赶走土耳其人的地区里拥有一定的权力。首领们称自己为领军,即将军,其随从则被称为“莫克斯”。原来的由乡村克尼兹和纳希族长们组成的民主组织也自然而然地将权力拱手让给他们。许多克尼兹都不好战。而领军在自己所管辖的地区可任免任何官员。像雅各布·内纳多维奇、科卢巴拉河以西的基乌尔特夏,以及摩拉瓦以东的米连科这样的人,在一段时间内几乎随心所欲地治理辖区。雅各布·内纳多维奇与基乌尔特夏产生了分歧并将其杀死。雅各布·内纳多维奇告诉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他的权力范围以科卢巴拉河为界。然而,作为舒马迪亚的主人,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拥兵自重并逐渐消减了所有的反对力量,直到他的头衔从司令官改为最高领袖。军事首领的统治总比暴政要好。

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没有文化,也很野蛮,却是一个有洞察力的人。在奥地利人的统治下,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看到了足够多的文明化统治方式。他对此十分钦佩并借助这种方式强化自己的统治。塞尔维亚人的民主精神非常强烈。他们对国家的首要要求就是成立一个国民议会。势力庞大的领军及其随从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但一个混乱的勇士大会并不利于组建一个决策机构。于是,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立即着手创建一个决策机构,这是他的一项丰功伟绩。奇怪的是,正是鲁莽而不安分的雅各布·内纳多维奇向国民议会提议成立参议院。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支持这项提议并将其付诸实施。1805年,根据菲利波维奇的提议,参议院正式成立。菲利波维奇是匈牙利王国南部的塞尔维亚人,是一名法学博士。后来的事实证明,菲利波维奇是一个精力充沛且能力突出的秘书。参议院最初负责管理奥斯曼帝国财产的所有权和评估每个地区的税收数额。参议院由分别来自十二个地区的十二名成员组成。参议院的首要任务是任命每个地区城镇的首席奥斯曼帝国法官卡迪。参议院赋予每个村庄的公爵一定的司法权。每个区镇都选举出一个由主席和评审员组成的司法机构。参议院直接任命的秘书或常任法律官员与该机构的成员共事。因此,参议院即成为最高法院,而各地区和村镇法院可向其提起上诉,参议院对每个地区法院常任官员进行管理,以确保一定程度的秩序统一。

即使这种方式可取,参议院也不可能完全拥有司法职能。于是,各种行政事务和行政职责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该机构的成员身上。在这个国家饱受战乱之苦时,为了国家或机构的荣誉,参议院开始建立教育体系。到20世纪初为止,塞尔维亚人的教育完全是由僧侣学校负责的。因为学校数量稀少,教育资源匮乏,僧侣学校常常无法满足当地的需要。每个地区的城镇都设立了一所小学。贝尔格莱德则设立了一所中学。这两项计划都是根据匈牙利塞尔维亚人尤戈维奇的计划制定,同时由著名的南部斯拉夫人奥勃拉多维奇进行改进。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曾邀请奥勃拉多维奇到塞尔维亚担任首位国民教育组织者。塞尔维亚的高中主要教授历史、数学和法理学,这对一个民族的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国很容易嘲笑塞尔维亚这个贫穷的小国为了增强自身实力而做出的粗鲁和充满瑕疵的努力,但事实上,塞尔维亚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的时间比英国早了两代人。

参议院的主要成员是姆拉登和米洛里,他们都是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的支持者,但也有一些人支持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的对手——领军。像往常一样,文职机构很快就会表现出对军事管辖的不耐烦并萌生私心。参议院的运作有时存在不公平或腐败现象,有时甚至蔑视最高权威机构。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很快就表明他不会屈服于参议院,他曾用大炮威胁参议院,还解雇了两名俄罗斯帝国特工。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认为这两名特工与参议院议员暗中勾结,有损他的权威。1809年,一场更加激烈的争论爆发了。雅各布·内纳多维奇支持完全服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政策。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和他在参议院的党羽则支持一种更独立的政策。另一位领军则任命自己为塞尔维亚驻俄罗斯帝国大使,控诉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的罪行。雅各布·内纳多维奇还说,姆拉登和米洛里希望成为沙皇,但他希望俄罗斯帝国有一位仁慈的沙皇。有一段时间,雅各布·内纳多维奇占了上风。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的支持者被逐出参议院。1810年,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似乎都支持雅各布·内纳多维奇,但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不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他与俄罗斯帝国首席特工卡缅斯基将军举行谈判,并且诱导他于1810年5月30日发出公告,将塞尔维亚视为“有着共同信仰、观念和血统的兄弟”。俄罗斯帝国承诺将援助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同时敦促塞尔维亚承认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为最高长官,并向对手展示他们的统一战线。这一消息如重磅炸弹一般粉碎了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的反对党的计划,为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带来了彻底的胜利。在接下来的一年,即1811年,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在参议院和国民议会任命了自己的党羽,同时在立法大会上通过了两项最重要的决议。其中第一项决议决定将其他指挥官置于总司令和参议院的完全管辖之下,授予其随意解雇或任命任何人的权力。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因此首次获得了对舒玛迪亚以外地区的军事和民事完全管辖权。第二项决议决定彻底重组参议院。参议院的司法职能被整体转移到了一个名为最高法院的新机构。此后,参议院只具备管理和行政职能并为此成立了常务委员会,负责战争、外交、财政、司法、内政和宗教事务。奇怪的是,在任命支持者姆拉登就职陆军部后,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表示愿意对雅各布·内纳多维奇和米连科及其他在参议院任职的人做出补偿。然而,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坚持认为这些不满分子应该交出军事指挥权,并确保能得到俄罗斯帝国上校和兵团的支持。犹豫了一段时间之后,雅各布·内纳多维奇和米连科答应了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的条件,随后被流放到了俄罗斯帝国。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这一胜利非常重要,标志着新生的军事封建主义决定性的溃败。这有可能会导致国家分裂为多个地区。在这些地区,军事首领拥有像中世纪强盗贵族[10]一样的权力。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的做法不够谨慎,也不合法,因而最后只赢得了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但毫无疑问,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代表的是一个统一的权威。而氏族首领代表的则是一个分裂的权威。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虽然代表的是公民秩序和法律,但他对这两种概念的理解都很奇怪。然而,对于一个无知的军事首领而言,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的思想是真正开明的。迪比奇在1811年提到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时曾说过,“现在有了法院和法律,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将每一件案子都交给了法庭,而且他对民事的判决及时而完善。”虽然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所建立的机构已经被人遗忘了,但1813年土耳其人征服塞尔维亚时并没有将其摧毁。事实上,这些机构是由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重建的。

卡缅斯基将军

如果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能够证明自己是一位优秀的文官统治者,就像他是一位优秀的将军和外交家一样,那么他也将是一位模范统治者。不幸的是,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喜怒无常。外交工作的需要又增强了他的专制倾向。1830年,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被正式确立为塞尔维亚公国国君。当时,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拥有双重地位,他既是一位土耳其帕夏·马哈茂德二世的臣民,要服从于贝尔格莱德帕夏,还是塞尔维亚基督教的主要统治者;同时,他还是掌管三个地区的大公爵和基督教利益的首席代表。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巧妙地利用他在奥斯曼帝国的权力来支持自己对塞尔维亚人的统治,同时利用自己的基督教立场来避免奥斯曼帝国直接干涉内政。

如前所述,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曾诱使奥斯曼帝国帕夏处决了一名公然反抗自己的基督教官员。同样,如果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也会反抗奥斯曼帝国的帕夏。1821年,依靠奥斯曼帝国帕夏支持的克尼兹拒绝接受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命令。塞尔维亚公国统治者以一种既狡猾又强硬的手段愚弄了帕夏,迫使叛军屈服。1824年至1825年,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不得不面对一场更严重的骚乱。这场骚乱是一次农民起义。如果不迅速镇压,那后果将非常严重。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虽然可能会随意使用自己的权力,但他内心仍然恐惧战争和土耳其人,但毫无疑问,随着国家趋于安定,社会民主思想逐渐得到普及,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专制倾向将会越来越不受人们欢迎。

1815年,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开始振兴“最高法院”并将其重新命名为“国家法院”。由奥伯克尼兹主持的这一改革带来了地方法院的复兴。克尼兹们的村庄法院始终完好无损,但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拒绝恢复参议院,也拒绝赋予大法庭法官任何管理或行政权力。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将所有的中央行政权都集中在自己手上,同时任命自己的亲信来完成收税和一般的行政工作。奥伯克尼兹很快便发现,忽视或违抗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声称自己有权解雇克尼兹,也有权干涉一个街区甚至一个村庄的事务。许多“奥伯克尼兹”或“村庄克尼兹”都是军事首领或军事首领的提名者,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手段维持统治秩序,但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拒绝接受参议院常务委员会的指导或管理。对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这一行为心怀不满的不只是领军及其傀儡。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管理方法不规范,甚至对税务的评估和系统化尝试都很笨拙,因而无法纠正既有的弊病。此外,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还进行贸易垄断并肆意没收人们的财产。塞尔维亚1824年到1825年的起义起源于农民的不满,而不是领军的不满。在某种程度上,这次起义可能对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起到了警醒作用。事实上,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虽然同意罢免两个克尼兹,但并未改变政府体制。

1827年,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再次当选为大克尼兹,并且得到了国民议会的批准。或许,为了确保自己能够连任,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对自由改革做出了一些模糊的承诺,但承诺的最终结果不过是,他命人以《拿破仑法典》为基础编写了一部《塞尔维亚法典》。《塞尔维亚法典》由武克·卡拉季奇编纂并于1830年生效。不幸的是,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自己根本不遵守法典的规定,他肆意抢夺他人田地,甚至强迫农民不分昼夜地为他劳动。《阿德里安堡和平协议》生效之后,塞尔维亚人不再惧怕土耳其人,反而开始憎恨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此时,对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有利的一件事是,他没有试图将现在授予塞尔维亚公国的王室土地占为己有。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可能已经将大量土地分配给了自己的直系随从,从而像苏丹创立了西帕希近卫骑兵一样创造了一批大地主。然而,面对这种虚假的封建主义,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随从已不再是拥有司法和财政权力的地主了。王室的收入成了国家的收入。这一政策不仅减轻了人们的税收,还维护了塞尔维亚公国作为一个小农国家的地位,即在贫穷、地位和自由方面人人平等,在对专制的仇恨方面也人人相同。

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拒绝重新采用奥斯曼帝国的旧土地政策,为塞尔维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为他罪行众多,结果这一功劳被人们完全遗忘。塞尔维亚人不可能一直忍受这种无限期延长的专制统治。马哈茂德二世曾下令让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管理元老会,但是这一命令被忽视了。而偶尔露面的国民议会的议员们也对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越界行为感到厌倦。传言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曾计划放弃管理长老会,这成了他犯下的最后一起恶行。1835年的头几天,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反对者决定参加大会,以迫使他做出让步。事实上,多数反对者携带了武器,他们聚集在一起,向克拉古耶瓦茨进发。最终,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认识到自己不得不让步,因而同意放权。1835年2月,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在国民议会的开幕演讲是符合宪法规定的。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将独自承担责任,他任命了一个由六人组成的行政部门。这些人同时还应对参议院负责。大公则只保留立法否决权。最终,塞尔维亚公国出台了一部用于规定法官职责的成文法典。上述所有这些原则都在新《塞尔维亚法典》中有所体现。(www.xing528.com)

此时,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进行了自由主义宣讲,消除了一切困难。他曾试图遵守这些规定,但在1835年秋天访问马哈茂德二世时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回国后,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对“宪法改革的所有相关问题”进行搪塞,并发表了一些言论,言论中表达出他将会一如既往地随性专横。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在盐贸易上进行垄断。塞尔维亚公国的大部分盐是从瓦拉几亚进口的,因而这一垄断进一步激怒了臣民。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将从这种特权中获得的利润投资在了瓦拉几亚的土地上。如果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被废黜,那么他便可以在这里度过余生。此外,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强迫农民参加劳动。虽然猪肉贸易是这个国家的主要产业,但为了方便自己养猪,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私自将山林圈闭起来,结果就连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妻子和兄弟也开始反对他。曾在1825年的起义中为他牺牲了一切的武切奇,如今成了反对派的首领。国内民愤高涨,导致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与欧洲各国发生冲突。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愚蠢行为招致了外国的干涉。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一直试图采取明智的政策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外国的干涉对塞尔维亚自由主义构成了严重的危害。

当前塞尔维亚发生的冲突,实质上是一场纯粹的内部争端,但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固执己见给了外部敌人一个机会。大英帝国和法兰西王国支持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专制主义”。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则坚持应让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成为立宪君主。这种情况真是滑稽可笑,就像20世纪初的情况一样。大英帝国驻波斯代表敦促国王借助自由宪法治理国家,同时向国王保证议会政府的优势。波斯的大维齐尔问道:“你能在埃及为我们带路吗?”在大英帝国,所有地方都比表面上看起来更加自由,但这种悖论只能通过外交解释。

直到1830年,俄罗斯帝国才成为塞尔维亚公国真正的朋友。俄罗斯帝国允许塞尔维亚公国在1828至1829年的战争[11]中保持中立,同时兑现了《阿德里安堡和平协议》中涉及塞尔维亚公国利益的承诺。一般情况下,俄罗斯帝国在军事上支持塞尔维亚公国,并迫使马哈茂德二世履行诺言,但在1833年,因为受到埃及反叛傀儡的威胁,马哈茂德二世向俄罗斯帝国求助,并在《皇家码头条约》[12]中对俄罗斯帝国做出了极其屈辱的让步。沙皇尼古拉一世答应派军队帮助马哈茂德二世,以备不时之需。作为回报,马哈茂德二世不仅同意限制所有外国军舰通过达达尼尔海峡,而且做出了其他承诺。这些承诺使马哈茂德二世完全成为俄罗斯帝国的傀儡。当时,大英帝国和法兰西王国对君士坦丁堡的影响已经逐渐消失。俄罗斯帝国主导着奥斯曼帝国的政策。因此,在塞尔维亚公国这种臣服于奥斯曼帝国,但又半独立的国家,大英帝国和法兰西王国才会设法重新树立自己的影响力。1835年,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承诺制定宪法。大英帝国和法兰西王国的机会来了。帕默斯顿子爵亨利·约翰·坦普尔[13]和路易·菲利普一世[14]认为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对塞尔维亚公国的干预令人厌烦,他们试图让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暴君,以此来摆脱这两国的影响。从理论上看,自由的斯拉夫国家是抵御俄罗斯帝国侵略的最佳屏障。大英帝国驻奥斯曼帝国大使威廉·亨利·怀特爵士后来也同意这种观点。帕默斯顿子爵亨利·约翰·坦普尔将塞尔维亚公国的自由理解成了一种绝对的专制。这种专制不允许奥斯曼帝国或俄罗斯帝国干涉,却引起了民愤。1837年,大英帝国领事霍奇斯上校奉命利用自己所有的影响力来支持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专制统治。大英帝国专制主义传教士借此机会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同时为平息宪政风波做了许多工作。

路易·菲利普一世

帕默斯顿子爵亨利·约翰·坦普尔

尼古拉一世

塞尔维亚公国于1835年颁布的宪法让奥地利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都感觉到了恐慌。在克莱门斯·冯·梅特涅的领导下,奥地利帝国拒绝将其付诸实施,但俄罗斯帝国的态度与奥地利帝国不同,也更加狡猾。斯拉夫民族性格的神秘之处无疑展现在其外交手腕中。在外交中有两种态度,一种来自沙皇,另一种来自国外大使馆,但两种态度却大相径庭。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政策特别令人费解:当时大使们在外国首都宣扬民主,而他自己却在实行专制。对这种不同寻常的二元论政策的解释,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随着君主、法院和大使本身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但与其他任何时期的统治相比,尼古拉一世的统治都更加简单明了。尼古拉一世性格强势,总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下属。1828年,尼古拉一世曾建议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不要参战。他表现出了自己的无私,因为他看到塞尔维亚公国最后会从条约中获益。尼古拉一世此时的想法似乎是,如果马哈茂德二世支持塞尔维亚公国立宪,俄罗斯帝国将会在实践中践行并保证宪法的实施。奇怪的是,意志坚定的中央专制君主马哈茂德二世出于个人原因,也愿意批准塞尔维亚公国的宪法,因为他认为这是在塞尔维亚公国重新树立奥斯曼帝国权威的一种手段。因此,两位公认的专制君主尼古拉一世和马哈茂德二世都对塞尔维亚公国的宪政主义表示拥护,而帕默斯顿子爵和路易·菲利普一世这两位崇尚自由主义和议会统治的人则强烈反对塞尔维亚公国实行宪政。

这场关于政体的斗争在1837年打响了。霍奇斯曾特地来到塞尔维亚公国,说服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继续做专制君主。与此同时,一名俄罗斯帝国特使来教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如何成为宪政统治者。不久之后,受俄罗斯帝国的影响,马哈茂德二世派人告知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他对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没有按照《阿德里安堡和约》的承诺设立长老会议感到十分遗憾。于是,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便派代表团去君士坦丁堡讨论此事,其中包括亚伯拉罕·彼得罗尼耶维奇。因为自1835年以来,最后一次关于政体改革的提议是反对派提出的,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俄罗斯帝国的干预下,《塞尔维亚宪章》开始起草,最终于1838年12月公布。该宪章的主要目的是,迫使君主服从参议院或常务委员会的约束。该机构将由十七名成员组成。成员由君主选出,每一名成员代表现塞尔维亚分开的十七个纳希。要想成为参议员,候选人必须年满35周岁且拥有不动产。参议院的权力范围涉及很广。未经参议院批准,任何新的法律或税收政策不得生效。参议院是宪法的监督者,避免宪法权威受到挑战。除非苏丹明确指出参议员违反了国家法律,否则任何参议员都不能轻易被免职。三个大臣,即财政部大臣、内政部大臣和司法部大臣,将组成行政机构,并且也将成为参议院的议员。所有官员都是塞尔维亚人。农民不再被强迫劳动。国内贸易自由的公告摧毁了贸易垄断制度。最后,在法院开庭审理之前,任何人被关押在监狱中超过二十四小时都属于违法行为。虽然法官不能被解雇,但司法和行政职能将完全分离。一般来说,参议院成员一旦确定便拥有高于君主的地位。长期以来,贝尔格莱德的奥斯曼帝国帕夏一直都是被关在城堡里的无为官员,如今他们可能会直接干预塞尔维亚的内政,这也是一项潜在的危险。苏丹保留了解释宪法的权利,同时有权决定是否开除参议员,以及是否按照他新迸发出的帝国主义狂热来执行司法,以实现严格管理。因此,对于奥斯曼帝国获得的权利,只能用沙皇确定自己的控制权来解释了。1835年,尼古拉一世将民主宪政转变为一个狭隘的寡头政体并从中获益。

1838年12月24日,奥斯曼帝国颁布了新宪法。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对此深恶痛绝,同时想加以制止。如果反对派不知道这部宪法的重要性,也没有迅速采取行动,那么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很可能真会这样做。国家法院从未忘记自己对行政权的要求,它实际上篡夺了授予君主的提名权,同时拥有了任命参议院和内阁人选的权力。第一个被任命的参议员是武切奇。两个大臣分别是宪法起草人彼得罗涅维奇和普罗蒂奇。这三个人是公认的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对手。其余的人也都不是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朋友。因此,君主受到一个宪法机构的约束,但在法律上又无法将其解散,也没有对该机构人员的任命权。然而,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对宪政的看法不可能因这是他第一次实行宪政而得到改变,而且据说必须与朗茨·约瑟夫在同一主题上所持观点相似。宪政政府不好。它意味着大臣们会安然无恙,而君主则会受到迫害。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没有抵抗的条件。起初,因为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在多瑙河对岸的塞姆林[15]隐退,同时声称在自己的主要反对者被逐出参议院之前,他不会回来。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这样一来,参议院便能够合法地行使所有行政权。虽然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随从们开始在山里组织力量反叛,但大多数人对他持坚决反对的态度。1825年,武切奇曾以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名义镇压了叛乱,如今,他又以参议院的名义镇压了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叛乱。武切奇对这次叛乱大为吃惊,他将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大批随从们团团围住,逼他们投降。经过一两个小时的战斗之后,武切奇率军向贝尔格莱德挺进,结果在途中发生了一出戏剧性的事件。武切奇半路上在一家客栈里停了下来。一位精神紊乱的女人走到他面前,哭喊着要向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寻仇。因为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宣判了她儿子死刑。此时,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正独自一人无助地坐在贝尔格莱德的家中。曾经,他就是在这里统治着整个塞尔维亚。从根本上说,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失败的迹象日渐明显。一天早晨,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窗外传来了叫喊声和马蹄声。他向外望去,看见暴徒们得意扬扬地牵着自己的随从们所捕获的马。几天后,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告诉他哭泣的妻子,包围他们住所的军队已经撤走了。最后,武切奇全副武装,走到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面前。他的身后跟着一名莫克斯。武切奇粗暴地告诉这位前独裁者,这个国家不再承认他为统治者。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回答道:“如果不再需要我,那就罢了。我也不用在国家面前卑躬屈膝了。”1839年6月13日,在简短的判决之后,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签署了一份文件,传位给其长子米兰·奥布雷诺维奇。两天后,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带着尊严,默默地离开了贝尔格莱德。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一些对手在萨瓦河岸上向他告别时流下了眼泪。人们说武切奇这样做是将一块石头扔进了河里,他们哭喊着:“当这块石头浮起来的时候,你将回到塞尔维亚。”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最后一次回头时说道:“我将以塞尔维亚统治者的身份死去。”他的话打破了此时的沉默。在这片土地上,吟游诗人将政治写进了诗歌。不久,许多歌曲便开始讲述武切奇和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结局。

米兰·奥布雷诺维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