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斯特凡·乌罗什三世与斯蒂芬·杜尚:塞尔维亚帝国的辉煌时代

斯特凡·乌罗什三世与斯蒂芬·杜尚:塞尔维亚帝国的辉煌时代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斯特凡·乌罗什二世大势已去,雇佣兵们便开始哗变,索要军饷,洗劫修道院和城池,甚至侮辱已故主人斯特凡·乌罗什二世的尸体。最终,议会确定斯特凡·乌罗什三世为拉什卡和封建领主的最高统治者,同时确定他十四岁的儿子斯蒂芬·杜尚成为泽塔的郡王。于是,斯特凡·乌罗什二世进军亚得里亚海并占领了阿尔巴尼亚的部分海岸。在斯特凡·乌罗什三世统治之初,塞尔维亚王国失去了一处沿海重地。

斯特凡·乌罗什三世与斯蒂芬·杜尚:塞尔维亚帝国的辉煌时代

塞尔维亚王国即将步入权力和荣耀的时代。如同塞尔维亚王国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一样,这个时代的开启也有一种不祥的征兆。随着斯特凡·乌罗什二世大势已去,雇佣兵们便开始哗变,索要军饷,洗劫修道院和城池,甚至侮辱已故主人斯特凡·乌罗什二世的尸体。三个王位候选人开始对继承权产生争议。出乎意料的是,继承王位的是斯特凡·乌罗什二世的儿子。为了惩罚其忤逆不孝的叛乱行为,斯特凡·乌罗什二世曾戳瞎了儿子的双眼;但斯特凡·乌罗什二世的儿子并非完全瞎了,有时也能看见。因此,这个双眼残疾的王子便宣称是上帝显灵恢复了自己的视力并呼吁塞尔维亚人选他为国王。这是典型的中世纪选举国王的方式——人们的呼喊声响彻云霄,同时议会向这个王子敬礼并称他为国王斯特凡·乌罗什三世。但这样一来,塞尔维亚王国便建立了两个平等的王权。最终,议会确定斯特凡·乌罗什三世为拉什卡和封建领主的最高统治者,同时确定他十四岁的儿子斯蒂芬·杜尚成为泽塔的郡王。

斯蒂芬·乌罗什二世的驾崩使塞尔维亚王国混乱不断,同时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其中之一便是塞尔维亚王国失去了对扎库卢米亚的管辖权。扎库卢

① 例如,罗马教皇哈德良(Pope Hadrian of Rome)和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二世(Byzantine Emperor Justinian II)。——原注

② 一个中世纪公国,位于现在的黑塞哥维那和达尔马提亚南部,曾以独立的南部斯拉夫公国的形式存在。米亚的地理位置之所以十分重要,是因为内雷特瓦河谷是通往亚得里亚海的必经之路,而且在贸易和政治上也举足轻重。经过多次混战后,波斯尼亚的统治者仍然是内雷特瓦河谷的主人。塞尔维亚人与波斯尼亚人的混战再次使其自身卷入到同拉古萨人的战争中。在陆战方面,拉古萨人无坚不摧。在海战方面,拉古萨人则有威尼斯共和国的支持。对塞尔维亚人来说,与拉古萨人作战总归是件不幸的事[1]。也就是说,塞尔维亚人与拉古萨人之间的敌意并不会为塞尔维亚王国带来军事方面的任何利益,反而只会给塞尔维亚王国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双方最终言归于好。许多年后,斯蒂芬·杜尚曾表示他充分认识到了与拉古萨人保持良好关系的好处。然而,即使在与拉古萨人关系良好的时期,塞尔维亚王国海上力量的发展也依旧遭到遏制,这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塞尔维亚王国人力和财力的中心远在海上数英里之外,而且来往的道路漫长而崎岖。萨洛尼卡人禁止塞尔维亚人进入爱琴海。都拉佐和瓦洛纳[2]则总是为其他国家所觊觎和占据。虽然科托尔镇通常由塞尔维亚人掌控,但塞尔维亚人从未占据过科托尔周围的任何山丘。科托尔湾气势宏伟,可以环抱科托尔堡周边所有地区,其狭窄的入口足以让一个国家建立一支周围邻国都无法冒犯的海军。但因为塞尔维亚人从未占领过科托尔湾的任何一侧,所以他们无法完成建立一支强大海军的壮举。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时才是塞尔维亚人历史上尝试建立一支强大海军的唯一的机会。于是,斯特凡·乌罗什二世进军亚得里亚海并占领了阿尔巴尼亚的部分海岸。塞尔维亚王国此时的财力和商业已经足够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毋庸置疑,塞尔维亚王国的实力也已经足以征服科托尔湾两岸。但有一个现实问题摆在塞尔维亚人的面前,即与征服马其顿和向东扩张相比,打开通往“亚得里亚海的窗口”和发展塞尔维亚王国海军力量是否会更容易?塞尔维亚王国与拉古萨和威尼斯共和国的冲突肯定会接踵而至。毕竟,塞尔维亚王国只是一个内陆强国。对于塞尔维亚王国而言,与拉古萨和威尼斯共和国的冲突产生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但如果塞尔维亚王国能在科托尔镇建立一个无坚不摧的基地并占领阿尔巴尼亚海岸,那么塞尔维亚王国与这些国家的战争将会出现另外一种结果。当然,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斯拉夫人民族精神在海上就无法体现出来。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的水手海盗渔民们的丰富的航海经验及冒险精神充分证明他们天生对海洋并没有什么偏见。因此,那些认为南斯拉夫人在海洋上无计可施的观点纯属偏见。但同样可以肯定的是,塞尔维亚人中头脑最聪明最有影响力的斯蒂芬·杜尚坚决反对在此建立海军军事基地之类的政策。斯蒂芬·杜尚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向南部和东部扩张。斯蒂芬·杜尚在西部的势力仅限于几个沿海城镇。因此,斯蒂芬·杜尚的政策就是与威尼斯共和国及拉古萨共和国建立友好关系。如果斯蒂芬·杜尚曾想过建立海军基地,那这个海军基地也绝对会选在君士坦丁堡,而不是在科托尔镇,或者说会选在爱琴海,而不是在亚得里亚海。

在斯特凡·乌罗什三世统治之初,塞尔维亚王国失去了一处沿海重地。斯特凡·乌罗什三世虽然完全放弃了建立一支强大海军的政策,但最终还是带着辉煌的军事荣耀结束了自己的统治。然而,即使结局圆满,其开端也是不吉利的。波斯尼亚人曾不止一次处于塞尔维亚人的控制之下,此时的波斯尼亚人不仅完全获得了自由,而且沿着德里纳河边界洗劫了拉什卡并摧毁了塞尔维亚人的教堂。在外交方面,斯特凡·乌罗什三世虽然不择手段,但仍旧相当成功。此时,拜占庭的安德罗尼卡家族的祖孙之间爆发了内战。斯特凡·乌罗什三世先支持其中一方,再支持另一方,最后设法从二者手中夺取了普里莱普。在塞尔维亚王国成功进军马其顿的过程中,普里莱普要塞发挥了重大作用。后来,普里莱普成了马尔科·克拉列维奇的住所并因此闻名于世。普里莱普坐落在高原上,是许多条小路交会的中心。普里莱普守卫着巴布纳山口,同时是通往莫纳斯提尔和西马其顿的大门。普里莱普虽然不再属于土耳其人,但仍是如铁链般的要塞中的一个突破口。最终,安德罗尼卡三世[3]迫使其祖父[4]进入修道院,同时仍然占领着普罗申尼克、斯特鲁米察和梅尔尼克三地。有人想进攻奥赫里德要塞,结果被安德罗尼卡三世击退。为了使塞尔维亚人更加难堪,安德罗尼卡三世与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皇帝米哈伊尔·希什曼[5]结盟。于是,米哈伊尔·希什曼拒绝了自己的塞尔维亚王国的新娘并将其囚禁,最后娶了一位拜占庭帝国的公主。因此,不管于公于私,这件事都加深了两个国家之间的敌意。保加利亚第二帝国不及保加利亚第一帝国那么强大。罗马天主教和波格米勒派对保加利亚第二帝国进行袭扰。此外,在与邻国的冲突中,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实力也不断遭到削弱。令人惊讶的是,到目前为止,斯特凡·乌罗什三世虽然从未打败过波斯尼亚人,并且只能靠诡计挫败土耳其人,而此时的他却准备用武力战胜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和拜占庭帝国。

安德罗尼卡三世

米哈伊尔·希什曼统治下的保加利亚第二帝国

斯特凡·乌罗什三世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渴望,而是试图通过谈判来避免战争。在中世纪,战争很少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也很少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眼下的这场战争则是个例外。保加利亚人和土耳其人当然令人感到畏惧,这不仅是因为二者的军事实力,而且是因为他们有来自瓦拉几亚人和鞑靼人的援助力量。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军队计划让安德罗尼卡皇帝离开马其顿以迫使塞尔维亚王国军队侧翼朝普里莱普方向转移。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军队及其援军则从索非亚方向攻击斯科普里。在二十二岁的儿子和搭档斯蒂芬·杜尚的协助下,斯特凡·乌罗什三世将部队集中到尼什以南。在确定了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军队的行动方向之后,塞尔维亚王国军队立即挥军南下,在位于近代塞尔维亚王国边境外的丘斯滕迪尔附近占领了一处阵地。之后,两军在丘斯滕迪尔对峙数日。一向爱好和平的斯特凡·乌罗什三世再次向米哈伊尔·希什曼皇帝提出了条件。保加利亚皇帝向来鄙视胆怯的对手,他吩咐手下搜夺财富。可能因为对方增援部队的到来,也可能因为动辄发怒的斯蒂芬·杜尚,最终,斯特凡·乌罗什三世决定发起进攻。虽然双方兵力各有一万五千人,但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军队相对分散,因而并未预料到会遭到对手的袭击。1330年7月8日,这是一个让塞尔维亚人永生难忘的日子。在德意志骑兵保镖的协助下,斯蒂芬·杜尚身先士卒,直奔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皇帝的大本营。人们看到,即使是一向温和的老乌罗什此时也坐在马背上为士兵们呐喊助威。出乎意料的是,在塞尔维亚王国军队第一次佯攻中,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军队便被击溃。在溃败中,塞尔维亚士兵射中了在奔腾的斯特鲁马河两岸上仓皇而逃的保加利亚士兵,后者的鲜血将河水染得通红。保加利亚皇帝跟随逃亡者的队伍落荒而逃,结果中途从战马上跌落,最后被一名塞尔维亚王国的追兵杀死。逃回大本营的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掠夺者遭到塞尔维亚王国军队无情杀害。位于泽门的营地被包围后,营地内的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士兵便自行投降。1330年7月31日晚,战马驮着米哈伊尔·希什曼的尸体来到斯特凡·乌罗什三世面前。1330年8月1日,郁郁寡欢的保加利亚第二帝国贵族们戴着镣铐,排成一列,跟在斯特凡·乌罗什的后面。当侍卫们的马驮着盔甲和战利品从斯特凡·乌罗什三世面前经过时,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贵族们突然发出一阵哀号——队列中的士兵们正抬着米哈伊尔·希什曼的尸体走过。应这些保加利亚第二帝国贵族的要求,死去的皇帝将被安葬在位于库马诺沃附近纳果里钦的圣乔治教堂。斯特凡·乌罗什三世为死者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但拒绝为其盟友鞑靼人举行葬礼,并且任由这些异教徒的尸体在烈日下腐烂。胜利者将胜利的荣耀归功于上帝。伊佩克附近的德查尼大修道院便是这场战役的纪念碑之一。另一处纪念碑是斯特凡·乌罗什三世的贝特修道院[6]。贝特修道院建在获胜前夕斯特凡·乌罗什三世曾安营扎寨的地方,现保存于一座小教堂的废墟中。这座教堂位于丘斯滕迪尔附近一座孤零零的长满藤蔓的小山山顶上。

米哈伊尔·希什曼之死

米哈伊尔·希什曼的侄子伊凡·亚历山大

西米恩·乌罗什

斯特凡·乌罗什三世对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征服没有遭到任何强烈的反对。被俘的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贵族们渴望自由和财富,而没有被俘的贵族们又无力与斯特凡·乌罗什三世抗衡。曾遭到已故皇帝拒绝的塞尔维亚王国公主安娜被解救出狱,之后登上了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皇位。在儿子伊万·斯特凡成年之前,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将由安娜来统治。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对塞尔维亚王国的这种完全顺服只是暂时的。一年以后,即1331年,一场内部政变推翻了这位来自塞尔维亚王国的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皇后。已故皇帝的侄子[7]加冕称帝。保加利亚人重新实现了独立,但保加利亚第二帝国从未从丘斯滕迪尔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个新王国唯命是从,不会对塞尔维亚王国构成威胁。此时,斯特凡·乌罗什三世在马其顿背叛了安德罗尼卡三世,将其驱逐,并且占领了韦莱斯、普罗申尼克和什蒂普。安德罗尼卡三世急于与斯特凡·乌罗什三世求和,但在求和之后便又立即攻打自己的前盟友保加利亚第二帝国。于是,一场战争让斯特凡·乌罗什三世声名鹊起。在击败一名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皇帝的同时,斯特凡·乌罗什三世还征服了一名拜占庭帝国皇帝。斯特凡·乌罗什三世所做的一切似乎足以受到臣民的爱戴。不幸的是,斯特凡·乌罗什三世父子之间还是产生了争端。这在塞尔维亚历史上是司空见惯的。似乎是出于嫉妒风度翩翩又在丘斯滕迪尔赢得好名声的斯蒂芬·杜尚,斯特凡·乌罗什三世准备孤立他转而支持小儿子西米恩·乌罗什。后来,斯蒂芬·杜尚在公函里记录了这起事件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说辞。其中一种说辞为“邪恶之人”,另一种说辞为“恶魔”,是这些人撺掇斯特凡·乌罗什三世设计陷害斯蒂芬·杜尚。斯蒂芬·杜尚只将自己获得救赎归功于上帝。虽然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这两种说法,但毫无疑问的是,起初斯蒂芬·杜尚只是为了追求和平,到最后则是为了保全性命而被迫发动叛乱。从斯库台湖出发后,斯蒂芬·杜尚便快速行军,因而斯特凡·乌罗什三世无法阻止他。最终,斯特凡·乌罗什三世被斯蒂芬·杜尚俘虏并囚禁在一座坚固的城堡中。1331年9月8日,议会废黜了斯特凡·乌罗什三世。斯蒂芬·杜尚在他的贵族们面前由大主教为他再次庄严加冕。从这天开始的五个星期以后,即1331年11月11日,斯特凡·乌罗什三世,这名被俘的君主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岁。毫无疑问,斯特凡·乌罗什三世的死出人意料,并且极有可能是一起暴力事件所致。一位见多识广的编年史学家曾对整起事件做出了最合理的解释,即当时还不到二十岁的斯蒂芬·杜尚其实就是贵族手里的工具。和热血青年斯蒂芬·杜尚所受到的崇拜一样,温文尔雅且爱好和平的斯特凡·乌罗什三世则遭到了贵族们同等程度的鄙视。好战的贵族们不满斯特凡·乌罗什三世强行任命的新王子,他们知道斯蒂芬·杜尚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勇士,因而想通过支持斯蒂芬·杜尚来进行反抗。无论如何,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斯特凡·乌罗什三世为何无力反抗,那就是他已经完全失去了贵族们的支持。有一些事实表明斯蒂芬·杜尚对于父亲斯特凡·乌罗什三世的驾崩感到懊悔。但斯蒂芬·杜尚身后的这些贵族们则丝毫没有这种感觉。后来,鉴于斯特凡·乌罗什三世辉煌的统治和他悲惨的结局,编年史学家们给他“殉道者”的称号并将其封为圣徒。除非编年史学家们将斯特凡·乌罗什三世从半失明中恢复过来看作是天赐恩惠的表现,否则斯特凡·乌罗什三世是否有资格获得以上称号就会令人产生怀疑。斯特凡·乌罗什三世曾背叛了父亲斯特凡·乌罗什二世,谋杀了弟弟斯特凡·弗拉迪斯拉夫二世,并且试图剥夺儿子斯蒂芬·杜尚的继承权,甚至将其杀死。从斯特凡·乌罗什三世以往的性格来看,即使他成功征服了斯蒂芬·杜尚,他也绝不会对斯蒂芬·杜尚心慈手软。斯特凡·乌罗什三世所表现出的那种爱好和平的倾向是出自胆怯而非虔诚。然而,即使身为中世纪塞尔维亚王国的君主,斯特凡·乌罗什三世的地位也岌岌可危。很少有人会在短时间内从先前的胜利立马转换到灾难重重的局面。也许正是这一反差引起了人们的想象,他们才崇敬这位伟大的圣人。至少,斯蒂芬·杜尚对死者给予了充分的尊重,他将斯特凡·乌罗什三世安葬在了一座为纪念他们共同胜利而建的大修道院中。塞尔维亚王国的农民则仍然以纪念德查尼国王的名义纪念斯特凡·乌罗什三世。

斯蒂芬·杜尚加冕

斯特凡·弗拉迪斯拉夫二世

匈牙利王国拉约什一世

中世纪时,所有的巴尔干国家都有各自伟大的统治者和勇士。保加利亚第一帝国有西美昂大帝和塞缪尔。匈牙利王国有拉约什一世[8]。瓦拉几亚大公国有弗拉德一世[9]。斯蒂芬·杜尚是塞尔维亚王国唯一一位不惧与以上任何一位相比的统治者。和他的前任统治者相比,斯蒂芬·杜尚在政策上的想法尚无不同。这些想法即开发内部资源为打造辉煌外交提供保障、雇用外国雇佣军、塞尔维亚王国对外来民族和民族的扩张以及继续追寻将塞尔维亚王国建立为帝国而非民族国家的目标。斯蒂芬·杜尚已经很明显地表现出上述所有这些倾向。斯蒂芬·杜尚与历任统治者真正唯一的区别在于,他是一个天才,他以一种前无古人的胆量和活力实现了上述所有这些想法。斯蒂芬·杜尚曾担任过议员、外交官和将军。在所有这些职位中,斯蒂芬·杜尚的表现都比他之前的官员更出色。斯蒂芬·杜尚的形象生来就让民众喜爱。他身体健硕,体态匀称。英俊的面庞、浓密的胡须和高大的身材使他的外表在所有的公共场合都容易引人注目。而他过人的胆量及十足的精力使他深受塞尔维亚王国勇士们的喜爱。然而,我们无法通过斯蒂芬·杜尚的外表看到他内在的品质。在政治问题和个人脾气方面,斯蒂芬·杜尚都不曾冲动和鲁莽。他似乎真心希望臣民生活幸福并通过一种相对温和宽容方式来领导人民。在外交方面,斯蒂芬·杜尚非常有耐心。而他对战争所持的激进态度则源自他深思熟虑的军事计划。

更多关于斯蒂芬·杜尚内部政策的内容,我将在其他地方阐述。这里足以说明的是,在武装冲突中,斯蒂芬·杜尚也永远不会忘记臣民们的家庭需要。通过吸引外国人、外交活动和制定条约,斯蒂芬·杜尚尽一切努力鼓励和刺激工商业的发展。撒克逊人、拉格萨人、威尼斯人、希腊人以及阿尔巴尼亚人在斯蒂芬·杜尚的前厅里互相推搡,或在他的军队中并肩作战,或居住在他的城市里,或开采他的矿藏,或驻守在他的堡垒中。斯蒂芬·杜尚煞费苦心地按照当地的法律和习俗管理他所征服的地区。斯蒂芬·杜尚甚至不得不将他在塞尔维亚王国土地上的权力下放给半独立的统治者。在斯蒂芬·杜尚统治的第二年,他又不得不在泽塔镇压阿尔巴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的叛乱。在斯蒂芬·杜尚统治的其他时期,似乎是对他的成就和声望感到敬畏,贵族们表现得比较安分,关于他统治期间国家的财富和国内的和平问题,交口称赞。多年以后,当谈起斯蒂芬·杜尚国王的金腰带和精美的服饰时,人们仍旧无不感到遗憾。然而,这种平静只是人们的一种幻觉。斯蒂芬·杜尚的驾崩标志着塞尔维亚帝国从统一走向瓦解。斯蒂芬·杜尚最伟大的不朽作品是他1349年出版的《杜尚法典》。《杜尚法典》中的法律和习俗清楚地表明了他的理想。斯蒂芬·杜尚确实想用拜占庭国家治理的光芒穿透斯拉夫管理混乱的黑暗。改善臣民中最低阶层的生活条件,依法管理那些骚动不安的贵族们,关于斯蒂芬·杜尚所做的这些努力,人们都看在眼中,并且也都认为他值得称赞。而斯蒂芬·杜尚也因此获得了比他的加冕仪式或赢得战争都更加高贵的声誉。

斯蒂芬·杜尚驾崩

斯蒂芬·杜尚统治期间的外交与军事是不可分割的。在这一点上,斯蒂芬·杜尚有一定的运气并能够很好地把握运气。斯蒂芬·杜尚深谋远虑,是少数几个意识到拜占庭帝国的巨大危机并制定相应计划的政治家之一。无论是在外交上还是在战争中,斯蒂芬·杜尚的目标都是君士坦丁堡。除此之外,其他所有的目标都是次要的。斯蒂芬·杜尚给人的感觉是,他已经准备好为达到实质性的目的而忽略一些微不足道的顾虑并将其他国家和统治者当作他手中的工具。这样的统治者在中世纪极其少见。在执政之初,斯蒂芬·杜尚面对的外交形势十分复杂。在强大的国王拉约什一世的统治下,多瑙河对岸的匈牙利王国很快就威胁到塞尔维亚王国的北部边境。而在塞尔维亚王国西部和南部,波斯尼亚公国统治者的权力越来越大。在波斯尼亚公国的上一任统治者统治期间,波斯尼亚人不仅从德里纳河发起进攻,而且还从塞尔维亚王国夺取了内雷特瓦河谷。斯蒂芬·杜尚似乎已经很清楚,征服波斯尼亚或匈牙利王国的领土不值得动用财力和人力。因此,在军事上,斯蒂芬·杜尚对这两国的政策是防御性的,在外交上则是侵略性的。斯蒂芬·杜尚留下尽可能少的军队来守护塞尔维亚王国北部和西部边界并通过外交手段使他的对手感到难堪。拉古萨人受到了波斯尼亚人沿海挺进的威胁。威尼斯共和国的封建领主也对拉约什一世的海军野心感到震惊。拉约什一世试图征服那不勒斯王国[10],从而使匈牙利王国成为亚得里亚海两岸的强国。斯蒂芬·杜尚巧妙地运用了他的优势。先前的官员们因为卑鄙的嫉妒心经常挑衅拉古萨人。而斯蒂芬·杜尚从未有过这种心理。斯塔尼奥是拉古萨以北的一个塞尔维亚王国的港口。1333年,斯塔尼奥被割让给拉古萨。割让的理由是塞尔维亚王国坚信割让该港口必将增强塞尔维亚王国同拉古萨的友谊,同时拉古萨人也会加强对波斯尼亚人的抵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斯蒂芬·杜尚也得到了回报。在两年后塞尔维亚人与匈牙利人和波斯尼亚人的战争中,拉古萨人支持斯蒂芬·杜尚并为结束这场战争做出许多贡献。几年之后,斯蒂芬·杜尚巧妙地离间波斯尼亚与匈牙利,并支持威尼斯反抗拉约什一世的那不勒斯计划。斯蒂芬·杜尚凭借高超的技巧挑拨了他的对手。1348年,斯蒂芬·杜尚又在威尼斯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之间进行调解。

斯蒂芬·杜尚唯一一次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出征波斯尼亚的情况是在1350年。当时,拉古萨因为瘟疫而人口骤减,同时似乎会失去对海岸的控制。斯蒂芬·杜尚占领了内雷特瓦河的入口。在准备进一步行动时,斯蒂芬·杜尚因为土耳其人的入侵立刻撤回马其顿。斯蒂芬·杜尚的这次示威很成功,得到了威尼斯共和国“善意中立”态度的支持。这次,同其他几个场合一样,斯蒂芬·杜尚试图劝诱威尼斯人与他同甘共苦。斯蒂芬·杜尚虽然很少将威尼斯人当作一个有用的盟友进行保护,但总是依靠他们来运输物资和保护他在亚得里亚海的贸易。斯蒂芬·杜尚与威尼斯人的关系很好。威尼斯人将斯蒂芬·杜尚、斯蒂芬·杜尚的皇后和斯蒂芬·杜尚的儿子斯特凡·乌罗什五世[11]录入其公民的金册中。在上一次与匈牙利王国的战争中,斯蒂芬·杜尚在帝国北部占有优势并第二次将拉约什一世驱离贝尔格莱德。南部则有威尼斯人的支持。在那里,虽然其他达尔马提亚城镇得到保护,但在斯蒂芬·杜尚死后,即1356年,克利萨还是落入匈牙利王国国王的手中。总的来说,斯蒂芬·杜尚通过外交手段达到了他的目的。威尼斯人和拉古萨人并不是斯蒂芬·杜尚唯一的盟友。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小统治者和奥地利大公[12]也是他的朋友。就连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13]也写信给斯蒂芬·杜尚并称他为“最亲爱的兄弟”。查理四世热情地欢迎斯蒂芬·杜尚,不仅是因为他俩都是统治者,而且因为他们都是“用同一种高贵的斯拉夫语”交流的人。查理四世是一位爱国的波希米亚人,他相信“同种斯拉夫语言都是高贵的”,并在这方面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其他中世纪的斯拉夫民族统治者,他们以血统或语言为基础建立了志同道合的共同体。

斯特凡·乌罗什五世

奥地利大公阿尔布雷希特二世

查理四世

与波斯尼亚人和匈牙利人的战争只是斯蒂芬·杜尚壮志雄心之一。进军阿尔巴尼亚和塞萨利才是斯蒂芬·杜尚对拜占庭帝国作战的基础。斯蒂芬·杜尚外交政策的过人之处体现在,1331年,在一场支持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本国王子伊凡·亚历山大推翻塞尔维亚女王的政变之后,斯蒂芬·杜尚并未试图恢复塞尔维亚王国对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直接统治。斯蒂芬·杜尚非但没有干涉此事,还娶了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新统治者的姐姐海伦娜。伊凡·亚历山大则与瓦拉几亚大公国统治者巴萨拉巴通过联姻结盟,因此,斯蒂芬·杜尚若与这两个友好势力结盟。他们便是斯蒂芬·杜尚对抗匈牙利人和土耳其人的可用盟友。1330年,巴萨拉巴对匈牙利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伊凡·亚历山大则是土耳其人的劲敌。因此,塞尔维亚王国北部和西部都有了盟军的保护。斯蒂芬·杜尚便将注意力转向塞尔维亚王国南部和东部。斯蒂芬·杜尚的南征可以这样来概括,在他率领的军队的侧翼安全之前,他几乎不可能进攻拜占庭帝国。1331年,阿尔巴尼亚北部和泽塔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抗斯蒂芬·杜尚的起义。从都拉佐、奥赫里德和萨洛尼卡出发,沿途领土仍然掌握在拉丁统治者和阿尔巴尼亚酋长或拜占庭帝国皇帝手中。只有控制了马其顿平原,斯蒂芬·杜尚才能进军君士坦丁堡。斯蒂芬·杜尚的整个军事行动都有系统性的政策和明确的目标以及一定的外交技巧。此外,斯蒂芬·杜尚的军事行动以包围和封锁为主。毕竟,一场难分胜负的战争只不过是一场灾难。虽然斯蒂芬·杜尚的战争部队主要是雇佣军,但军队能力出众,作战熟练。当斯蒂芬·杜尚亲自督战时,塞尔维亚王国军队不会因为失败而蒙羞。1350年,斯蒂芬·杜尚率军沿纳伦塔河展开行动并闪电袭击了萨洛尼卡。1355年,斯蒂芬·杜尚率军扫荡了多瑙河上游。这些行动都表明斯蒂芬·杜尚具备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所具有的一些品质。

斯特凡·乌罗什三世的驾崩引起了一系列混乱并最终导致他对普里莱普的征服以失败告终。1334年,斯蒂芬·杜尚的南部边界是从迪勃拉到韦莱斯再到普罗申尼克和什蒂普。在第一次对抗拜占庭帝国的战役中,斯蒂芬·杜尚成功听取了一名拜占庭帝国弃将的建议。最终,斯蒂芬·杜尚虽然与安德罗尼卡三世议和并归还了一些领地,但仍然占领着普里莱普和斯特鲁米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斯蒂芬·杜尚忙于塞尔维亚王国西部的一些事务。安德罗尼卡三世则孤注一掷并最终征服了塞萨利、阿尔巴尼亚和伊庇鲁斯。1341年,安德罗尼卡三世驾崩。此时,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已经从萨洛尼卡一直延伸到阿尔巴尼亚海岸。于是,斯蒂芬·杜尚准备利用安德罗尼卡三世的驾崩所引起的混乱。安德罗尼卡三世的两个皇位继承人是约翰·巴列奥略[14]及其幼子约翰·坎塔库泽努斯[15]。作为曾经的拜占庭帝国首相和此时的摄政王,约翰·坎塔库泽努斯一心想登上拜占庭帝国的皇位,他推行的政策纯粹是为了一己私利。对于拜占庭帝国而言,约翰·坎塔库泽努斯的背叛所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因为无法抑制住自己的野心,约翰·坎塔库泽努斯被迫立刻从君士坦丁堡出发,然后在迪莫狄加竖起了反叛的大旗。这次起义[16]所引起的动乱和争端使拜占庭帝国支离破碎了十四年,同时为奥斯曼帝国和塞尔维亚王国的侵略打开了大门。

约翰·坎塔库泽努斯

拜占庭帝国内战的消息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对手。斯蒂芬·杜尚向通往萨洛尼卡的关键地点——沃德纳进军。保加利亚人向北方挺进。阿尔巴尼亚人在自己的土地和塞萨利揭竿而起。土耳其人则掠夺沿海地区。只有两千人的约翰·坎塔库泽努斯向斯蒂芬·杜尚寻求庇护并受到了斯蒂芬·杜尚的盛情款待。约翰·坎塔库泽努斯和斯蒂芬·杜尚签订了割地条约。关于该条约的内容,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我们所知道的就是约翰·坎塔库泽努斯在回忆录中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说了谎。1342年,塞尔维亚人和约翰·坎塔库泽努斯的联军攻入拜占庭领土。斯蒂芬·杜尚率军占领了伏德纳和梅尔尼克。约翰·坎塔库泽努斯则在攻入赛雷之前遭遇了失败。一场瘟疫席卷了约翰·坎塔库泽努斯的来自塞尔维亚王国的援军。因为这场瘟疫,约翰·坎塔库泽努斯部下的人数减少到了五百人。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即1342年,盟军第二次进攻赛雷遭遇失败。这次失败致使斯蒂芬·杜尚抛弃了约翰·坎塔库泽努斯并与拜占庭皇太后达成和解。叛乱分子约翰·坎塔库泽努斯逃往色雷斯和土耳其埃米尔士麦那。第二年,约翰·坎塔库泽努斯以一种非常不愉快的方式向斯蒂芬·杜尚介绍了他的新盟友。在海战上遭到威尼斯人重创后,三千名土耳其水手此时又被塞尔维亚王国重骑兵追捕。在萨洛尼卡和赛雷之间的斯蒂凡尼纳的一座小山上,这些土耳其水手们仍然在做困兽之斗。最终,土耳其水手们抓住了侧翼的塞尔维亚王国装甲重骑兵并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然而,即使遭到土耳其水手们的阻挠,塞尔维亚王国军队的总体行军也依然在正常进行。马其顿被完全征服。雄伟的奥赫里德堡垒为塞尔维亚人所有。其宏伟的废墟仍然俯瞰着湖里蓝色的湖水。法罗拉和培拉特被攻陷。1345年,重要的赛雷城终于向塞尔维亚王国征服者交出了钥匙。就这样,在四年时间里,斯蒂芬·杜尚的势力由西向东扩张。最终,斯蒂芬·杜尚率军征服了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赛雷以外的一系列领土。新土地按照各州的边界进行分配。虽然塞尔维亚王国的州长们在最高权力机构任职,但新领土的特权和习俗得到了红印宪章的精心确认。有证据表明,斯蒂芬·杜尚对希腊人多少都有些敌意。此时,作为管理者的希腊人比拜占庭帝国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活跃。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新占领的领土上都有亲希腊派或亲拜占庭派。因此,不将希腊人安排在重要职位上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但如果希腊官员们不经常受到怂恿,那希腊臣民也就很少会受到压迫。这个时期的土耳其人软弱而贪婪。塞尔维亚王国统治者则富有而强大。毫无疑问,相对于拜占庭的统治者而言,这些地区在斯蒂芬·杜尚的统治下缴税更少,而臣民们却能得到更多的保护。斯蒂芬·杜尚修缮了所有重要区域的围墙,同时派塞尔维亚王国军队来守卫这些区域并以此作为一项预防措施。

斯蒂芬·杜尚的目标非常明确。他试图建立一个拜占庭式的世界性帝国——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控制和管理一个多种族和多民族的混合体。自查理曼大帝之后,所有的野蛮统治者都渴望称帝。而与西欧的统治者相比,东欧的统治者更容易称帝。长久以来,保加利亚统治者们都称自己为皇帝。而斯蒂芬·杜尚,这个和所有保加利亚统治者一样强大的人,也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同样令人自豪的头衔。但拜占庭帝国的危机和斯蒂芬·杜尚的野心让他此时称帝更加意义重大。毫无疑问,斯蒂芬·杜尚认为他不仅拥有帝王头衔,而且还是拜占庭帝国皇位的继承者。斯蒂芬·杜尚早就已经公开宣称他是塞尔维亚人和希腊人的统治者,以及塞尔维亚人和罗马尼亚人的国王和独裁者。在复活节这天,即1346年4月16日,塞尔维亚王国的议会正式宣布塞尔维亚-罗马帝国成立。在议会的见证下,塞尔维亚帝国和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两位族长为这位塞尔维亚征服者加冕[17]。同时,斯蒂芬·杜尚的配偶海伦娜加冕为皇后。斯蒂芬·杜尚的儿子斯特凡·乌罗什五世成为塞尔维亚王国国王。加冕现场非常壮观。拉古萨、塞尔维亚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大臣,阿尔巴尼亚的贵族以及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和塞尔维亚帝国的修道院院长和主教们,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人汇聚在一起并以此证明斯蒂芬·杜尚的统治和权力的范围之广。斯蒂芬·杜尚成为塞尔维亚王国国王和罗马帝国皇帝的那个复活节是塞尔维亚人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时刻。

斯蒂芬·杜尚统治下的塞尔维亚帝国

虽然斯蒂芬·杜尚已经完成了对征服地区的安置工作,但他的新头衔和他的官员的头衔和级别也要做出改变。如果没有在精神上实现平等,那么即便成为一个皇帝必是不完整的。因此,伊佩克的大主教转变成为宗主教。这一称号意味着伊佩克拥有独立自主权。为了效仿拜占庭帝国,斯蒂芬·杜尚慷慨地在自己的茹潘中间分发空头衔。斯蒂芬·杜尚将国王这个最高头衔授给了他的儿子。专制君主的最高头衔被授予三个统治者。卡萨的最高军衔则被授予两个在南方行军的统治者。至于“至尊者”[18]这个华而不实的拜占庭头衔则是自由分配的。三年后,即1349年,斯蒂芬·杜尚出台了《杜尚法典》,为塞尔维亚帝国的目标和权力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该法典旨在将拜占庭帝国法律的最佳元素与塞尔维亚民族习俗相结合。

斯蒂芬·杜尚的加冕仪式所显示的财富和权力可能与一个有趣的时尚形成鲜明对比。一年后,即1350年,卑鄙的约翰·坎塔库泽努斯试图在君士坦丁堡模仿斯蒂芬·杜尚。当谈论到镀金皮革和彩色玻璃珠宝的冠冕以及一场约翰·坎塔库泽努斯的崇拜者们用锡和铅制的黄铜色大口杯向他祝酒的宴会时,拜占庭历史学家们不无轻蔑。斯蒂芬·杜尚加冕典礼之壮观是举世公认的——华丽的服饰、金色的布料、紫色服饰和珠宝以及斯蒂芬·杜尚送给他的支持者的丰富多彩的礼物。在斯蒂芬·杜尚的那个时代,斯蒂芬·杜尚所拥有的这些成了一种传统。斯蒂芬·杜尚与约翰·坎塔库泽努斯存在的差异是真实的。斯蒂芬·杜尚的雇佣兵收入颇丰。斯蒂芬·杜尚的统治也井井有条。斯蒂芬·杜尚的实力远超破产的拜占庭帝国皇帝约翰·坎塔库泽努斯。在人格方面,斯蒂芬·杜尚和约翰·坎塔库泽努斯这两个统治者也同样存在区别。约翰·坎塔库泽努斯虽然狡猾且让人捉摸不透,但无能。斯蒂芬·杜尚则既富有远见卓识又睿智勇敢。

很快,斯蒂芬·杜尚便发现,虽然约翰·坎塔库泽努斯为人卑鄙,但他所依赖的土耳其盟军并不如此。在试图安抚斯蒂芬·杜尚无功而返后,约翰·坎塔库泽努斯诱使一个土耳其东道主攻击塞尔维亚帝国边境。土耳其人失控,结果掠夺和抢劫了希腊人。约翰·坎塔库泽努斯想要安抚这些希腊人,便侮辱了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然后带着战利品回到了亚洲。此时,斯蒂芬·杜尚正在波斯尼亚前线忙得不可开交。1348年,也就是东方“黑死病”之年,斯蒂芬·杜尚率军前往约阿尼纳[19]并征服了伊庇鲁斯的要塞。之后,斯蒂芬·杜尚率军在东西海岸迅速平行推进,最终占领了从阿尔塔[20]到沃罗[21]全部希腊北部城市。除色雷斯、伯罗奔尼撒半岛、都拉佐、萨洛尼卡和拜占庭周围的地区外,所有巴尔干地区现在都处于斯蒂芬·杜尚联盟的控制之下。斯蒂芬·杜尚忠实的朋友拉古萨王国和威尼斯共和国急忙派人赶来向这位塞尔维亚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新征途表示祝贺。(www.xing528.com)

1350年,在对塞尔维亚帝国驻威尼斯共和国大使做出的指示中,斯蒂芬·杜尚清楚地表明了他的野心。为了征服君士坦丁堡,斯蒂芬·杜尚正式提议与威尼斯共和国建立进攻联盟。将年幼的拜占庭皇帝从约翰·坎塔库泽努斯手中解救出来。约翰·坎塔库泽努斯曾背信弃义地囚禁了他。君士坦丁堡将在威尼斯共和国舰队的帮助下被攻陷。作为奖赏,威尼斯共和国将得到伊庇鲁斯省和在君士坦丁堡的商业特权。威尼斯共和国在外交方面一向谨慎。他们拒绝了这一令人心驰神往的提议。如前所述,1350年,斯蒂芬·杜尚率领一支强大的军队来到内雷特瓦河河口,他希望在此击溃波斯尼亚人并用实力震撼威尼斯共和国。约翰·坎塔库泽努斯立即抓住斯蒂芬·杜尚不在的机会,与土耳其盟军一起入侵塞尔维亚帝国领土的东部边界。约翰·坎塔库泽努斯的整体入侵行动非常成功。约翰·坎塔库泽努斯攻陷了维里亚和伏德纳,只有在入侵塞萨利时遇到困难阻碍。之后,斯蒂芬·杜尚充分展示了他作为杰出的军事首领的才干。斯蒂芬·杜尚立马从波斯尼亚赶回来,然后带着一小支军队行军到萨洛尼卡城门口。这一巧妙举动的意义在于,萨洛尼卡的市民们实现了独立。萨洛尼卡的市民们痛恨约翰·坎塔库泽努斯并不止一次地考虑过将城市交给斯蒂芬·杜尚统治。约翰·坎塔库泽努斯匆匆赶往萨洛尼卡并在城墙外会见了斯蒂芬·杜尚。谈判时的约翰·坎塔库泽努斯一如既往地谎话连篇。虽然约翰·坎塔库泽努斯指责斯蒂芬·杜尚的做法,但这并不会影响到后者。最终,双方放弃了谈判。约翰·坎塔库泽努斯驶回君士坦丁堡。斯蒂芬·杜尚也率军返回并在1351年新年前后攻打了佛德纳。当时,驻守萨洛尼卡的是年轻的约翰·巴列奥略。斯蒂芬·杜尚试图与约翰·巴列奥略结盟以共同对抗约翰·坎塔库泽努斯。1352年,在拜占庭帝国内部统治者之间再次爆发内战之际,惨遭重创的约翰·巴列奥略向斯蒂芬·杜尚求助。斯蒂芬·杜尚于是派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前去支援,结果却大败而归。由苏莱曼一世[22]率领的一支土耳其人骑兵部队被派往阿德里安堡协助约翰·坎塔库泽努斯。这支骑兵部队在途中偶遇一支由希腊人、塞尔维亚人和布尔加亚重骑兵组成的巴列奥略王朝混合部队。谁都没想到战争会这样开始。土耳其轻骑兵大获全胜。塞尔维亚人虽然惨遭重创,但其麾下的其他人员则冲破了土耳其人的防线成功突围。这是土耳其人第二次击败塞尔维亚人。阿德里安堡战役通常被认为是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虽然土耳其人在欧洲的出现无疑是近代巴尔干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但要弄清土耳其人出现在欧洲的原因并不容易。这并不是土耳其人第一次击败基督教武装。关于土耳其人出现在欧洲的时间,我们必须追溯到1343年,即约翰·坎塔库泽努斯邀请奥斯曼帝国军队进入巴尔干或塞尔维亚的反攻时期。1354年是土耳其人进入欧洲的准确时间。这一年,苏莱曼一世占领加里波利半岛并在此驻防,从而控制了达达尼尔海峡,以使他能够将军队从亚洲运送到欧洲。

此时,整个欧洲开始意识到土耳其人的危险。而斯蒂芬·杜尚早在十年前就发现了这种危险。脆弱的约翰·坎塔库泽努斯无法管理他强大的援军。这些土耳其人肆意掠夺并最终占领了像加里波利这样重要的地方。希腊人、保加利亚人和威尼斯人都意识到了危险。斯蒂芬·杜尚则因称帝最终被拜占庭宗主教逐出教会。如今,斯蒂芬·杜尚又开始向教皇寻求支持和帮助。斯蒂芬·杜尚希望教皇任命一位基督教领袖来对付土耳其人。几年前,斯蒂芬·杜尚曾私下暗示他愿意信仰罗马天主教。1354年,斯蒂芬·杜尚又重申了这一想法。对此,阿维尼翁的教皇表现得极其谨慎。最终,教皇怀着极大的喜悦接受这一消息并祝斯蒂芬·杜尚万事顺利。令人好奇的是,教皇称呼斯蒂芬·杜尚为雷克斯·拉西埃,这或许是为了让塞尔维亚人信仰罗马天主教。也就是说,在斯蒂芬·杜尚没有公开承认信仰罗马天主教之前,教皇拒绝授予斯蒂芬·杜尚皇帝的头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更加慷慨,他说了几句问候的话,对斯蒂芬·杜尚的帝国主义主张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认可。这或许是因为查理四世对自己和斯蒂芬·杜尚之间那种“高贵的斯拉夫语”的交流充满了热情。

征服拜占庭的计划规模庞大,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但拉约什一世突然插足此事并入侵了塞尔维亚帝国北部边境。如前所述,斯蒂芬·杜尚向匈牙利王国发起了进攻。1355年,双方在中途达成停战协议。1355年秋天,在塞尔维亚帝国的东部边境,斯蒂芬·杜尚为1356年的一场伟大战役做着准备。斯蒂芬·杜尚对这场成功夺取拜占庭的战役志在必得。但到1355年冬天,一个比土耳其人或希腊人更强大的对手袭击了斯蒂芬·杜尚。在斯蒂芬·杜尚长期的组合计划似乎确定成功的那一刻,他戏剧性的死亡促使一些人将他的死标记为世界历史事件。一位非常著名的评论家曾评论道:“除了学生,也许很少有人了解过斯蒂芬·杜尚对君士坦丁堡的远征,但这无疑是欧洲历史上最关键的时刻之一。”[23]斯蒂芬·杜尚既没有能力保护威尼斯共和国舰队,也不确定从陆地发动进攻是否会成功。然而,斯蒂芬·杜尚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拜占庭有争议的继承权和拜占庭内部可能发生的叛乱,这一切都有可能打开君士坦丁堡的大门。斯蒂芬·杜尚很有可能会征服君士坦丁堡。然而,即使斯蒂芬·杜尚真的征服了拜占庭,塞尔维亚帝国就会比拜占庭帝国更长久吗?的确,斯蒂芬·杜尚计划建立一个伟大的联盟以对抗土耳其人。如果斯蒂芬·杜尚的计划成功了,那可能会使他的盟友和他结成一个稳定的联盟。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塞尔维亚帝国统治君士坦丁堡将会在塞尔维亚帝国内部引入新的纷争因素。而这可能会摧毁塞尔维亚帝国的所有优势。在斯蒂芬·杜尚统治下,塞尔维亚帝国的异族政府虽然温和,但彼此之间似乎并未和解。甚至在塞尔维亚人已经统治了两代的斯科普里,也有一个不忠诚的希腊人的政党。1350年,维里亚和伏德纳轻易投降,则说明斯科普里内部的希腊人发动了叛乱。在斯蒂芬·杜尚死后,整个塞尔维亚帝国的国家机构几乎立即崩溃。这些事实表明,如果塞尔维亚人的统治者不如斯蒂芬·杜尚那样威力强大同时又足智多谋,那么即使他们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也不会持续永久。然而,因为历史总有一种不确定性因素,所以这类问题很有魅力。在塞尔维亚帝国,民众凭借一种正确无误的直觉牢牢地抓住了这一点。当时,比他父亲斯特凡·乌罗什三世要年轻十几岁的斯蒂芬·杜尚正值盛年,并且还率领南斯拉夫民族人民在丘斯滕迪尔取得了胜利。斯蒂芬·杜尚召集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占领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并击溃了奥斯曼军队。幸运之神眷顾着他,并且似乎向斯蒂芬·杜尚许诺他会取得更大的成功。然而,就像古老民歌里表达出的那种温柔的哀愁那样:

临近皇城之时,

斯蒂芬·杜尚灭亡之日

事实上,对中世纪的塞尔维亚和它最辉煌的君主来说,末日即将来临。

【注释】

[1]14世纪时的拉古萨非常富有。拉古萨与塞尔维亚王国的重要关系体现在,当时拉古萨从塞尔维亚王国租借了三座年租金为30万达科特的金矿。阿瑟·约翰·埃文斯爵士估计,这笔租金相当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总收入的一半。——原注

[2]阿尔巴尼亚城市,位于亚得里亚海域。

[3]安德罗尼卡三世(Andronikos III Palaiologos,1297——1341),拜占庭帝国皇帝,1328年到1341年在位。

[4]即安德罗尼卡二世。

[5]米哈伊尔·希什曼(Michael Shishman of Bulgaria,约1280——1330),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皇帝,1323年到1330年在位。

[6]即战役修道院(Battle Abbey),该词来源于英国,为纪念战争领导者的英勇功绩而修建的修道院。此处是为了纪念斯特凡·乌罗什三世而修建的修道院。

[7]指伊凡·亚历山大(Ivan Alexander of Bulgaria,?——1371),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君主,1331年到1371年在位。

[8]拉约什一世(Louis I of Hungary,1326——1382),安茹王朝的匈牙利王国国王和波兰国王,1342年到1382年在位,被称为匈牙利王国最强大的君主。

[9]弗拉德一世(Vlad I Wallachia,?——1397),中世纪瓦拉几亚大公国统治者。

[10]那不勒斯王国,存在于1282年到1816年,由意大利半岛的一部分组成。它是西西里岛晚钟事件的产物,当时西西里岛起义,被阿拉贡国王征服,成立独立的西西里岛王国,即那不勒斯王国。

[11]斯特凡·乌罗什五世(Stefan Uros V,1336——1371),他继承王位后统治无力,最终导致塞尔维亚帝国分崩离析。

[12]指阿尔布雷希特二世(Albert II of Germany,1397——1439),奥地利大公阿尔布雷希特四世之子,1404年继承奥地利大公国。

[13]查理四世(Charles Ⅳ Holy Roman Emperor,1316——1378),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355年到1378年在位,在位时间长,统治有方。他是第一位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波希米亚国王。

[14]约翰·巴列奥略(John V Palaeologus,1332——1391),拜占庭皇帝,1341年1376年,1379年到1391在位,安德罗尼卡三世之子。

[15]约翰·坎塔库泽努斯(John VI Cantacuzenus,1292——1383),拜占庭贵族、政治家和将军,曾为约翰·巴列奥略摄政,1347年到1354年任拜占庭帝国皇帝。

[16]安德罗尼卡三世去世后,皇太后安娜和大主教等人设计陷害约翰·坎塔库泽努斯,他被迫起兵反叛。史上称此次内战为“两约翰之战”。

[17]两种仪式举办地之间可能存在混淆,1345年斯蒂芬·杜尚在塞尔维亚宣布成为皇帝,1346年在斯科普里举行加冕仪式。

[18]在希腊语中意味“高贵的统治者”。“至尊者”最早是皇帝阿历克西乌斯一世·科穆宁创造的一个称呼,是希腊语“独裁者”和“显贵”的结合。第一个被授予“至尊者”头衔的是阿历克西乌斯的兄长伊萨克。本质上来说,这个头衔不具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仅用于表示持有者和皇帝的亲密程度,但在等级序列上仅次于专制公。

[19]Ioannina的塞尔维亚语名称,希腊西北部伊庇鲁斯的城市。——原注

[20]希腊西部的一个城市,伊庇鲁斯区首府。——原注

[21]希腊的一个城市。

[22]苏莱曼一世(Suleiman the Magnificent,1494——1566),奥斯曼帝国的创建者,1520年到1566年期间担任奥斯曼帝国第十位苏丹,也是在位最长的苏丹。

[23]查尔斯·艾略特:《土耳其人在欧洲》,1908年,第38页。——原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