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探析走向差异化的中小成本电影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探析走向差异化的中小成本电影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大片和小片,或者说国产商业大片与中小成本电影,中国人的认识经常陷入某种游移、矛盾乃至两极分化的状态。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探析走向差异化的中小成本电影

面对大片和小片,或者说国产商业大片与中小成本电影中国人的认识经常陷入某种游移、矛盾乃至两极分化的状态。《英雄》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引发了很长时期的“大片崇拜症;《疯狂的石头》和《失恋33天》的“黑马”姿态,则又让很多人看到了“以小博大”的巨大商机和空间,经常性陷入“小片臆想症”。辩证地看,大片及中小成本电影都是历时性的概念,其量化标准也是随着电影,尤其是电影产业及其规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在电影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历史大背景下,大片有自身的商业逻辑,小片也有自身的商业逻辑;大片有大片的观众群体,小片也有小片的观众群体。大片与小片并不完全是天然冲突的,也有可能实现和谐相处。事实上,国产大片与中小成本电影的均衡发展是电影产业成熟的重要标志,国产电影市场的扩容亟待中小成本电影的崛起。

毫不夸张地说,中小成本电影作为整个电影基础的基础,是电影生态不可或缺的“塔基,如果这个基础不甚牢固,整个电影生态圈可能就会产生“塌方式效应”。吴保安曾指出:“中小成本影片是中国电影的塔基,是一个健康成熟的电影产业中的基础部分和重要环节,是衡量电影产业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决定产业发展后劲的关键因素。”其实,中小成本电影也有所谓类型片与文艺片的区分,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后者,而忽视了中小成本电影也具有多元化、多类型、多品种的特征。刘浩东从市场产业角度做过相关分析,认为“中小成本电影有着主流和非主流之分,有艺术电影和市场电影之分,有进入院线推广的电影和属于电影节市场的电表影之分,很难为不同类型的影片提出某种创作策略和市场推广”。这就意味着需要中小成本电影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艺术定位,更需要全面推进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建设,才能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差异化、本土化和类型化的创作格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