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适应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适应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较之下,直到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电影的市场观念和娱乐观念才得到“名正言顺”的确认。与此同时,电影创作者、电影经营者也要适应电影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逻辑,形成与市场经济、产业运作相适应的电影观念,才会建构起适应产业化轨道的新电影范式。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适应

以1996年3月的长沙会议为标志,有中国特色的电影新格局得以开启,同时也意味着新时期电影的“终结”。一方面,我国电影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起到了明显的整合效果,并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我国电影运作的主流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和矛盾形成了某种空间和盲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电影资源配置中逐渐提升了比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社会的形成及民间生存空间的扩张,促进了民间资本的急剧增长——从“有益的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构成了我国电影生产力必不可少的力量,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电影分化的趋势。在这一趋势下新主流电影、新人文/艺术电影、新市民/商业电影、新生电影构成了符合当时中国特殊国情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新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突显了新电影范式的雏形。

2001年,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多种力量的冲击和博弈,电影观念的更新不再也不能仅仅停留于美学层面和文化层面,而是开始延伸到社会层面、经济层面乃至资本层面,开始尝试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相符合的电影产业新观念。我们必须承认,“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必然带来人们意识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电影人来讲,讲究商业效益,追求票房价值,再也不是一种可耻的现象,对于消费者来说,吃饭、穿衣不再只是讲温饱,而是追求营养、漂亮。电影业不再只是一种‘载道’和‘说理’,应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娱乐”。众所周知,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够率先在全世界建立起完善和发达的电影工业体系,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秉持的电影产业的市场观念和娱乐观念,即以市场需求和牟取最大利润为核心的娱乐至上观念。

相较之下,直到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电影的市场观念和娱乐观念才得到“名正言顺”的确认。而电影作为文化娱乐工业的观念,直到90年代末才开始得到重视,但却尚未在电影界达成共识。不过仍然有很多人囿于政治意识和文化传统,对电影文化产业本性及其观念持质疑态度。“并不是所有的导演都能承认自己是产业上的一个链条,虽然已经有相当多的导演意识到了拍出的电影要对投资人负责,口头上他们也能接受电影产业化的口号,但感情上不能接受把电影当作白菜萝卜销售的做法。”另外,电影产业观念的更新还潜隐着对政府管理职能发生根本性变革的要求,虽然在WTO运行规则的影响下,电影体制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但作为电影改革最核心层的电影自身管理体制改革,并没有到位。这正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化征程中所不能言说的痛,即遭遇了最严重的“体制梗塞”。(www.xing528.com)

电影产业化首先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对电影的管理从单一的意识形态管理模式过渡到意识形态、产业经济混合管理模式。换言之,政府不仅要把电影看作一种意识形态,也要把电影作为一种产业、一种现代文化产业加以审视,需要严格地遵循现代文化产业的既有逻辑和规律来管理电影。与此同时,电影创作者、电影经营者也要适应电影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逻辑,形成与市场经济、产业运作相适应的电影观念,才会建构起适应产业化轨道的新电影范式。事实上,进入21世纪以来,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及其逻辑已成为一种现实力量,渗透到从电影创作到生产及发行的每一个环节,应用美学意义上的艺术创新亟待更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