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效率的内涵
“效率”一词最初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意味着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之后,经济学从物理学中承继了“效率”的概念,从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角度来解释经济学上的效率。众所周知,经济学的本质是研究人类无限的需求和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则是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可以说,所有的经济学研究都是对效率的研究。效率作为经济学范围内的一个重要课题,泛指各种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程度。根据通说,效率具有狭义与广义两层内涵。狭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的使用效率,意思是单位生产企业、单位生产部门或者某个生产区域,如何通过使用已有生产要素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得到最高的产量,换而言之,则是要在产出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实现生产成本最小化。广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的配置效率,即不同国家或者地区、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的微观主体(如企业、家庭)之间为实现各决策主体效用最大化的理想而采取的某种资源配置方式,或者说是资源的配置途径。
帕累托在其1906年出版的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教程》中提出了资源配置效率的衡量方式,即所谓的帕累托效率:如果对于某种资源的配置,不存在任何使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可能,那么这个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也是有效率的。帕累托有效,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概念。
2.效率的相关理论
效率理论研究中最受经济学瞩目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提高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清晰的产权、专业化的分工、合理的规模以及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都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由此涉及产权理论、分工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以及X效率理论等效率相关理论。(www.xing528.com)
(1)产权理论。产权理论是以产权制度为切入点来讨论如何提高整个经济系统运行效率的理论。根据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明晰的产权有利于有效提升经济效率。科斯(1960)提出,具有明确的主客体、明显的排他性以及能在市场上自由转让的产权是明晰的,这样的产权能够明显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这种思想被概括为科斯定理。而威廉姆森(1985)又在科斯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的学说,即认为资源配置的效率受交易成本和交易自由度影响较大,将交易成本分为事前和事后交易成本两个部分。事前的交易成本主要由合同签订前的调查、谈判、可行性分析及合同草拟的成本构成,事后的交易成本则是指谈价、监督等执行成本。
(2)分工理论。分工理论主张专业化的分工有助于改善整个经济系统的效率。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分工可以提升经济效率的观点:第一,分工使得劳动者能熟练掌握一门技艺,减少劳动时间;第二,分工有效避免了工种转换间造成的损失;第三,分工带来术业专攻,可以促进技术的改良,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不同国家通过分工合作,生产和出口自己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能够提升彼此国家的福利,进而在全球范围内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3)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揭示了规模经济能够有效地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原理。规模经济的含义是,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或者产量的扩大,其生产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则会下降,久而久之其长期平均成本将随着规模或产量的增加而减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阐述了社会劳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大规模的生产与协作的观点。马克思始终坚持认为,大规模生产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途径,也是近代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观点已经成为马克思的经典思想。马歇尔也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工业上的大规模生产可以通过专门性分工以及精细化流程的路径来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4)X效率理论。X效率理论认为决定企业产出的因素除了常见的投入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外,还有许多重要的却不被重视的未知因素,这些未知因素就被该理论定义为X因素。X效率则是指由这些未知因素带来的效率。莱宾斯坦(1966)最早提出了X效率理论这个概念。X效率理论的拥趸观察到了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并指出经济决策的主体是个人,而个人是不能完全保持理性的,其目标效用函数与企业的目标效用函数也不相同。X效率理论主张企业的内部管理、员工的努力程度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等未知因素造成了企业配置的低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